约瑟夫·德拉维加曾在1688年时写下一部名为《混乱的困惑》的书。他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投资”以及“投机”的词汇,从此以后,这两个词语就一直成为金融字典里使用率超高的单词。
然而过了三百多年,直到现在,“投机”才被赋予准确的定义,就是进行短期交易,是那种今天买了明天就想赚到钱的投机心态。这种心态最害人,要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投资目标,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那么最后十有八九会把自己搭进去。
在飞机上,金发女郎与商人毗邻而坐。于是,商人提议:“我们玩一个游戏,我问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出,你就付我5英镑。反过来也一样。”金发女郎却对此不感兴趣,宁愿只打打瞌睡。
“好吧,好吧。”商人又说,“你不知道答案,给我5英镑,我答不出给你500英镑。”
商人喋喋不休的话语让金发女郎有些头疼,无奈之下金发女郎只好同意。因此,商人问第一个问题:“地球离月亮多远?”
金发女郎连想都不想,就从钱包中取出一张5磅钞票递给了商人。
“很好,爽快!”商人说:“该你提问了。”
“什么东西上山时三条腿下来时四条腿?”
商人被难住了,他取出电脑,在网上搜索。但没有找到答案。他又给所有的朋友和同事发电邮,但是,毫无效果。
一小时后,商人摇醒金发女郎,并递给她500磅。金发女郎谢了,转过身,又闭上了眼睛。
“喂,”商人稍有点恼火地说,“你至少告诉我答案吧。”
金发女郎没说一个字,又从钱包中抽出一张5磅钞票递给了商人,说“我也不知道”,就高兴地慢慢进入了梦乡。
投资,就像放长线钓大鱼,不但要机智多谋,还要有投资的勇气,最后还要有耐心和信心,即使这样,投资也不是顺风顺水的。
做事情要有长远的打算,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做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切勿操之过急,仓促行事,以免造成不可预算的损失。
许多时候,我们很着急地做出一些决定,但这些决定让我们后悔万分。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智地思考问题,把问题想得长远一点儿,把事情做出推理,然后慢慢等待。就像种树一样,栽下一棵小树,你需要小心地呵护,然后等它的枝叶足够强健的时候,它就会结出果实。这就是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沃伦·巴菲特是如何成就其“股神”地位的?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能够做到心中无股。别人天天看的是股价,想的是股价,做的是差价,而巴菲特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巴菲特不看股票看公司,不想价格想价值,不做投机做投资。与很多人不一样的是,巴菲特做的是像合伙人一样的投资,“你买的不是股票,是公司”。
巴菲特不打不胜的仗。很多人宁愿为了赚钱进行巨额投资,但巴菲特却强调安全第一,只有在赔钱可能很小、盈利机会很大的情况下才出手。巴菲特说:“安全边际是投资成功的基石。”而安全边际往往出现在股市大跌、优秀的公司股价大跌之时。
巴菲特选股票眼光更是独到。别人选股的时候十分轻浮,而且一直频繁换股,巴菲特却讽刺股市为“一夜情”,他本人也选股票如同选妻子:“我们寻找投资对象的态度和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他选股态度慎重,标准严格而且数量极少。他选择的股票大多都是自己非常熟悉和了解的优秀公司股票。他一再强调的是:“能力的大小并不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
巴菲特最著名的做法就是长期持有。用他自己的玩笑话说就是用屁股赚的钱比用脑袋赚的更多,因为他比别人拿得住。巴菲特曾说过:“我最喜欢持有一支股票的时间是:永远。”当然,巴菲特长期持有且一直不卖的只有极少数股票,很多股票巴菲特会在持有几年后及时卖出。
的确,只有长远的目光,才能换得长远的利益。投资,就是考验你对未来的一种预判,如果你的判断正确那就代表你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反之你将只能收获失败的泪水。
有个哲学家曾说:“不同的眼光看到的是不同的未来。”将这句话放在投资上也同样适用,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儿蝇头小利就损失了以后的巨大利益,短暂的诱惑只会让你失去成为胜者的资格。
我们不能在今天做出投资,就想着明天一定可以赚钱,这种“投机”心态是不对的。想要获得巨大的收益,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
性子急的人想要做投资,必须打磨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慌不忙,也不能乱出手。“见好就收”固然是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法则,但关键时刻相信自己的眼光则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