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上映了一部名为《梦想合伙人》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小镇姑娘、一个拜金女和一个女强人合伙创办了一个网上销售网站的故事。期间,她们的公司因为急于上市,面临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库存量不足而导致发生了一系列问题。到最后,和她们签约的诸多公司纷纷撤出,差点儿“一朝回到解放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究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急于上市”四个字。事业扩张太快,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错不在事业,错在人心。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但真正能够成就大事的又有几人?基于年轻企业家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刺激,许多企业家都不会选择最安全稳定的那条路发展,他们宁可赌一把,宁可从最大的风险中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导致了悲剧。
20世纪90年代,在巨人集团的董事会会议上,一个名为“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被提出: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史玉柱亲自挂帅,成立了“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八大方面军和30多家独立分公司,各级总经理都改为“方面军司令员”“军长”“师长”。
对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对这个市场的开拓中,由于不了解该领域的消费者特性,尤其不熟悉这一新领域的资金运作和营销策略,巨人集团越陷越深。虽然1994~1996年间,巨人集团在保健品市场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出现全面亏损。
当时,巨人集团在现有主业的基础上,未能有效地运用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巩固和发展核心能力,而贸然跨入一个自己完全生疏的行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持续存在。
尽管这种外延式扩张的道路暂时掩盖了各种矛盾,但因缺乏培植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为企业理下了致命的隐患。最终导致巨人集团破产倒闭。
现实中,企业因扩张导致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但依旧有那么多人选择冒险,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飞扬跋扈,最后却把自己赔了进去,到头来追悔莫及。
我们要知道,每一份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我们锻炼得坚强,使我们成长的过程。而事业扩张太快,很容易造成根基不稳,导致最后满盘皆输。
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作出裁定,那么就请仔细地考虑,因为每一次的赌都只看到了胜利的一面,但是失败的一面习惯被忽略。事业不能着急扩张,要走得稳稳当当,这样才能立足于众。
“稳扎稳打”是沈阳威尔盛电子有限公司的经营之道,看似简单,坚持下来却很难。大道至简,在经济转型期的自我救赎中,他们用了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方法。
威尔盛公司总经理夏雷很推崇陈丹青的名言:“年轻人生存要紧,然后再谈理想和艺术。”夏雷认为,做企业也是如此,作为dell(戴尔)东北地区的总代理,沈阳威尔盛恰当地给自己定位,“不为上,不为下”,为了生存下去。dell一改过去“高大上”的面孔,从客户的设计需求出发,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服务。
夏雷经常对自己员工说这句话:“毕竟,作为中小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先活下来。”
企业运营就如身处江湖,有的企业适应了江湖,就会在血雨腥风的江湖厮杀中生存下来;有的企业猛冲猛打,结果撞得头破血流,不是被江湖遗忘,就是被江湖所绞杀。在夏雷看来,“稳扎稳打就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生活中,许多创业者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快速发展,希望销售收入能以15%~20%或者更高的速度增长。但企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患,因为所有事情都发生得很快,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也可能让你撞上南墙,难以恢复。
对企业来说,学会生存就意味着要能够识别那些正在迫近的危险信号,例如:现金流不足,客户开始抱怨,随意招聘员工,工作环境过于压抑,不愿意变革等。
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当然是令人欣喜的,但这需要进行细心地规划与实施。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而盲目地快速发展,也许企业的服务就会掉队,利润也会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