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一毕业就急于创业,多半会失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约为20%,中国却只有2%。这两者差距跟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更多的因素应该是中国大学毕业创业者自身的问题。

大学创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热潮,很多大学生此前对经商没有过接触,现在天使投资人那么多,拿到投资的瞬间他们肯定以为自己会越走越远,然而有98%的创业大学生都失败了。

高浩,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参加了不下二十场招聘会,他发现要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同样,他在与招聘人员的接触中了解到,企业也为如何能招聘合适的员工而烦恼。

于是,高浩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

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成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

万事俱备,仅仅只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浩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而网站的建立则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

高浩向身边的好友发布信息,最后只找到一个高中时期的同学,而这个高中同学虽然学的是电脑方面的知识,但对于做网站而言并没有丰富的经验,而这个网站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创建。

苦苦寻找数月无果,孤军奋战的高浩只能退下阵来。

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是这样创业的:创业项目没想好,合伙人没找到,存款只有两万,但就是想创业。甚至有人说出:“干什么都行,我就要创业。”很多大学毕业生合伙创业连合同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注册一个公司就算开始创业了。

盲目、鲁莽是创业中的大忌,而这又常常是一腔热血的大学毕业生常犯的毛病。对创业项目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就敢去创业,对市场预测过于乐观,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细分,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都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谈及大学生创业时表示,20多岁的大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读书,大学生创业九死一生,要善于把握机遇,学会体验苦难。在马云看来,大学生创业第一件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把书读好。

20多年前,马云第一次踏入美国,美国之旅的第一站是西雅图。在西雅图,马云第一次认识了互联网。

回到中国之后,马云告诉朋友们,他打算开一家互联网公司。马云几乎所有的朋友们劝他说:“忘了它吧!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个叫做互联网的东西,千万不要去尝试。”只有一个人对他说:“马云,我相信你,虽然我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就大胆去做吧,因为你还年轻。”那年,马云30岁。

没有任何的计算机知识、商业知识,马云开始了创业之路。他开办了他的第一家公司,和他的妻子,还有一位同学。他们东拼西凑了1000美元,创业之路非常艰难。1995~1999年这期间,马云的创业失败了,因为没有一样条件是成熟的。

马云曾说:“不是说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一定会失败,而是说这种急躁的心态要不得。”比尔·盖茨、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都是大学辍学创业的典范,但是不要去模仿他们。比尔·盖茨的母亲曾是华盛顿大学校董,还跟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CEO埃克斯共事过,比尔·盖茨13岁时为了玩飞行棋便写出了第一个软件程序,他跟保罗·沃伦高中时候就开过一家公司,他从哈佛退学前思考了很久……这充分说明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突发奇想的偶然,我们看到的是比尔·盖茨辍学创立微软的光鲜,却看不到他拥有的知识和背后多年的努力。

《礼记》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有一句俗语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都是在讲耐心准备的重要性。无论创业与否,在任何时候,要不慌不忙地准备妥当后才能更有成功的把握。 J64cNw2EV66S74hGkxiWOMUJv3rRcPSwULH2S9soSEmlM7eVzMfoOev6dj0U6e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