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挤在“小房间”里的
话剧“大舞台”

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发生了数起强奸案,警察经过严密侦查,终于抓到了犯罪嫌疑人比利·密雷根。可令警察没有想到的是,比利并不知道自己曾经做下的案件,他否认了所有指控,并最终获得了法院的无罪开释。

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原来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的精神疾病,犯下多起案件的是他身体中的一个人格。当警察将比利抓捕归案的时候,犯下罪行的人格便会隐藏起来,由别的人格来使用身体,所以警察面对的就是一无所知的无辜比利。

之后,无罪的比利被送往疗养院,医生们组成专家团队对比利进行会诊,最后得出结论:比利的身体中存在23种人格,加上他的主人格就是24个,简直就是人满为患。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通过比利的事迹改写了一部小说——《24个比利》,在这部小说中,他将比利所有的人格进行了整理和介绍,为我们展现了这24个人格在同一个身体中所上演的各自的故事。

24个人格把身体当成一所大房子,他们都拥有一套单独的房间,“大房子”中有一个大型客厅,客厅中央有一个舞台,每一个想要掌控身体的人格只要登上这个舞台就能够对身体行使使用权。他们就像一个个房客,聚集在一处旅馆之中,为了保证房客之间不会因为分配不均而产生争吵,这栋房子便出现了两个管理者,他们是比利的两个不同人格。其中一个形同英国绅士,说着一口英式英语,虽然年纪轻轻,为人却非常冷静、理性,他自学了物理和化学,还能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不过这个人格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虽然是个年轻人,却非常顽固,思想也很保守,而且是个无神论者,没有任何信仰。他是第一个发现其他人格的人,因此成为了管理者,并且还有权利决定哪一个人格在什么时间来支配身体。

另一个作为管理者的人格是协助者,每当“大房子”里出现暴力的时候,这个人格便会出现并进行武力压制。这个人格存在强烈的仇恨心理,该人格出现于比利被继父施虐、心中产生憎恨但无能为力的时候,每当比利受到伤害时,他就会出现并进行反击。这个仇恨型人格拥有强壮的体魄,精通各种枪支武器,性格暴躁。在他支配身体时,比利曾吸毒并有过犯罪行为。

每个房间都要对外建立联系,因此一个专门对外的人格出现了,他是个小骗子,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能混一天是一天,根本不管第二天怎么生活。不过他很有艺术天赋,精通架子鼓,还会画肖像,他是这24个人格中唯一一个吸烟的人格,在情感上他很亲近比利的妈妈。

另一位女性人格精通家务,会烹饪、会写诗歌,不过她有些内向、害羞。

其中同时还存在帮助比利逃避伤害的人格,有的人格会为比利承担痛苦记忆,帮助他发泄心中痛苦;有的人格会出现在比利受到责骂的时候,因为这个人格天生耳聋;有的人格承载了比利对生父所有的向往和爱,这个人格如比利的生父一般,是23个非主人格中唯一有信仰的人格,他总是在比利无法承受来自生活的重压时站出来,通过宗教使比利的心灵得到安宁。

其余的非主人格都是不被欢迎的,或者说他们性格上都存在缺陷,因此非主人格的管理者便极少安排他们出现。他们的性格要么懒散,要么敏感,要么还是三四岁的小孩子,所以就被安排在房间里自行生活。

对于人格分裂症患者,他的主人格和非主人格在性格上是各不相同的,在身份、国籍、种族、学识还有身体特征上也都存在一定差异,就连声音都是不同的。其中甚至还出现了男性身体里有女性的人格,或者女性身体里有男性的人格,这些人格会按照自己的性别选择恋人,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性取向上的差异。不过,如果这些非主人格控制身体时犯下了罪行,就如比利一般,他的主人格在沉睡的时候,其中一个人格接管了他的身体并出去犯下了多起强奸案,最后却被无罪释放,这样的判决是否合理?他本人又是否需要为这些案件负责呢?

诊断一个人是否患上多重人格分裂症主要通过两种方法,一种是DSM-IV分离性障碍的结构性临床访谈,这种诊断方法是心理医生经常使用的方法,它的临床访谈有277个题目,这些题目就是用来确定病人是否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并用来诊断病人的人格分裂症属于哪一种。人格分裂症的表现主要有:经常会忘记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做过什么,如同头痛过后失去了一段记忆,感受不到现实,活在属于自己编造的虚幻空间中,对现实的感应消失不见;身份认同混乱;身份交替以及人格分解。当然,为了弄清楚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医生还会深入地了解病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在发病前是否经历过重大的精神刺激等等。

另一种诊断方法是分离性障碍访谈表,这个访谈表上有132个是非题供患者来回答,以此来判断患者属于哪一种的人格分裂。分离性障碍也叫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病发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这种精神分裂的状况,主要表现为身份识别障碍,记忆被丢失、被遗忘,或者是受到刺激时,为了保护自己而将记忆进行分离等。

由此可知,要对多重人格分裂进行正确诊断是非常繁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最终确定病人是否患此疾病。这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有人刻意假装自己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企图以此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对于这种“钻空子”行为,精神科和心理医生能够将这些穿上伪装外衣的不法之徒找出来吗?美国曾发生10起女性被奸杀的案件,嫌犯是洛杉矶山区的肯尼思·比安奇,人称“山坡绞杀者”。虽然嫌犯已被逮捕归案,但是审讯并不顺利,当时肯尼思·比安奇的第二个人格突然出现,并对警方诉说了自己杀害那些女性的过程,承认了所有的罪行。

这突如其来的第二人格的出现,导致案件无法正常开展,警方为了确定肯尼思·比安奇是否真的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就向很多精神科领域的专家和心理学专家寻求帮助,请他们对肯尼思·比安奇进行精神评估和诊断。通过诊断,肯尼思·比安奇被确诊为多重人格分裂症,这代表着他将被无罪释放。但是警察们又怎么甘心将这个残忍的杀人犯放走?他们再度请来了一位更具权威性的精神科专家马丁·奥恩,经过这位专家的诊断,确定肯尼思·比安奇并没有患多重人格分裂症,他身体中也没有另外的人格,警察最终将这个恶魔关入了监狱。肯尼思·比安奇通过自己精湛的演技骗过了除马丁·奥恩以外所有为他诊断的专家,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依旧要为自己所犯下的恶行付出代价。 eUqkKAJ8yPwQZ6xdZEbJGB29g9xdUo9QOMpa7Y78CPefb5W8zxZJN2BM1ppd/0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