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摄影时代,摄影就离不开暗房制作,因为,拍完的胶片需要经过严格控制药水的温度去显影,同样照片放大也需要严格地控制色彩、药水的温度,以及选择合适的纸张,只不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交给了专业的图片社去加工了而已。如今的数码摄影时代,摄影就更离不开后期制作,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明室数字暗房”,即计算机与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自己加工与处理摄影作品。为什么说摄影一定要有后期呢?难道没有后期就不行吗?准确的回答是:摄影没有后期真的不行!
下图是笔者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处理的一幅作品。当时制作这幅作品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由于那时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很差,而且关于Photoshop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只能自己慢慢探索,一步一步通过实践来摸索学习。这花费了两天的时间,通过橡皮擦工具把画面中的人物从背景中脱离出来,然后再与画面中的背景合成在一起。当时这幅作品制作完成之后,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影展,获得了银奖。这个结果提升了笔者学习Photoshop的信心,促使笔者每天废寝忘食地学习Photoshop的各个性能和技巧。
在此,笔者把摄影需要后期的理由归纳为以下几点。
虽然当今数码相机中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指环境光中最亮与最暗之间的光感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胶片的曝光宽容度,但还达不到人眼所见的程度。当在逆光与大光比环境下拍摄照片时,会出现若照片的暗部细节清楚,则高光处必然过曝,而若高光曝光合适,则暗部细节尽失的情况。如果想要获得暗部与高光都有细节的高品质图像,不进行后期处理是很难实现的。
原图
效果图
在测光方面,数码相机是用18%的反射率来测光的,所以18度灰就成了测光表的基准。当拍摄环境中亮于或者暗于18%的反射率时,如果照片按正常测光拍摄的话,就会出现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的现象。虽然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获得相对准确的曝光,但还是很难获得正确曝光的图像,因此,通过后期处理来修正轻微的曝光差异是最快捷的手法。
原图
效果图
数码相机中虽然备有多种色温供用户调节,另外,自动白平衡功能也可以大致满足大部分拍摄环境的色彩还原需求,但是,相机中所提供色温的配置,对于色彩的准确还原只能是大概准确,而不是精确还原。虽然相机中也提供了手动白平衡功能,但是在实际拍摄中操作还是比较麻烦的,况且用户如果没有色温表的话,也无法测量拍摄现场的准确色温,因此同样得不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如果想尽可能还原现场的真实色彩,借助后期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还有很多不需要准确还原色彩的画面,例如各种特殊色调的渲染。要想准确地表现出作品的思想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依靠相机中所提供的色彩优化设置是远远达不到的。
原图
效果图
在摄影创作的现场,光线的方位、强弱与色温决定了照片的影调,这是任何人在现场都无法去改变的事实,然而,一幅作品的影调结构不仅决定了主体突出与否,而且还决定了画面的意境与气氛。如果天气不行,光线不好,被摄主体不突出,此时要依赖相机中的功能去控制影调的话,那也太难为相机了,因此,影调控制必须通过后期处理,才能满足创作者的意图。
原图
效果图
被摄画面如果有污点与不想保留的杂物;被摄人物身材、五官、皮肤需要修饰;被摄体需要纠正变形、透视等等相机都无法完成,这些修饰工作唯有后期才能完成。
下面这个例子中,原图人物面部有黑头污点,因为视角关系前胳膊有些粗壮,并且因为曝光关系人物正面不够明亮,这些问题通过后期修饰,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原图
效果图
拍摄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空气中有雾霾,画面太平淡,噪点太大,或画面不锐利等因素均导致达不到最唯美的效果,总有遗憾与不足存在。后期处理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可以弥补这些遗憾。
原图
效果图
在拍摄现场大家同台竞技时,要想作品与众不同,那么后期能够帮你化平淡为精彩。
原图
效果图
那些奇思妙想的创意,那些巧夺天工的画面,那些寓意深远的构思,唯有通过后期制作才能使原本看似是废片的画面变废为宝。
原图
效果图
通过以上所列几点可以看出,当今的数码摄影时代,离开后期是万万不能的!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笔者轻摄影、重后期,而是想告诉大家虽然前期“谱曲”很重要,但是后期“演奏”同样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没有太多机会去拍摄,同时又秉承以艺术摄影为主的创作理念的影友,就更应该学好后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搜尽奇峰打草稿”。通过后期制作来“闭门造车”,便更能培养创意思维,练就扎实的后期技术;再以后期思维引导前期拍摄,必定会事半功倍,拍摄与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原图
效果图
原图
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