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量子成就

我们的问题到了20世纪由于量子理论的出现才有了明确的答案:答案是“肯定的”。

量子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物质。这个理论有一部分重要的构成是方程式,它们常被称作“标准模型”,这个毫无新意、平淡到无聊的名字简直不配命名这么重要的成就。从撰写《存在之轻》( The Lightness of Being )开始我就呼吁把这个名字改了,换上恰如其分又响亮的字眼:“核心理论”(Core Theory)。

从“标准模型”到“核心理论”的这一改变不单单是为了恰如其分,因为:

其一,“模型”含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意味,有待“实物”所取代。但“核心理论”已然是对于物理实相精确的陈述,未来任何假想的“实物”都要将其考虑在内。

其二,“标准”意味着“惯例”,它暗示了一种高级的智慧,但这种高级智慧并不存在。其实我认为,尽管“核心理论”将被有所增补,但它的核心却岿然不动——堆积如山的证据也佐证了我的这个观点。

“核心理论”将美的概念具体化了,描述原子和光的方程几乎可以同样成为控制乐器和声音的法则。自然赋予实体世界千变万化的勃勃生机竟然就靠那么几个雅致的设计简单地组合而成。

我们的“核心理论”描述了四种基本自然力——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力的核心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原理:局域对称性。读者将会在后面的章节看到,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追求和谐以及观念上的纯粹,他们的理想因为这个原理得以实现。不仅如此,原理已超越了他们的理想。我们还将看到,这个原理构建在布鲁内列斯基的几何艺术之上;牛顿和麦克斯韦在自然色彩上的真知灼见也是它的基奠;但它对于上述成就均有所突破。

对实用性来讲,“核心理论”对物质进行了完整的分析。运用这个理论我们得以“推断”究竟存在何种物质,即都有哪些原子核、原子以及分子存在,我们甚至可以“推断”都有什么样的恒星存在。我们让这些元素进行更大规模的集成并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编排和干预便制成了晶体管、激光以及大型强子对撞机。检验“核心理论”的方程所要求的精度和极端条件要比化学、生物学、工程以及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所要求的条件高得多。想必有很多事物不为我们所知——我会随时涉及一些重要的未知事物!但我们终于明白了人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也了解了我们日常生活里所碰见的东西都是什么物质(反正我们也不是化学家、工程师,更不是搞天体物理的)。

尽管“核心理论”有这么多好处,它却不是完美的理论。实际上,这恰恰因为它把实相描述得太真实了。为了给我们的问题寻找答案,我们不得不用审美的最高标准揆度。在我们审慎的目光下,“核心理论”暴露了瑕疵。它的方程是倾斜的而且存在着一些松散之处。此外,“核心理论”也没有将所谓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考虑在内,尽管这些物质很稀薄,就在我们周遭却由于微不足道而被我们忽略了,但它们却在星际和星系的太空中弥漫不散从而成为宇宙总体质量的主要成分。基于上述诸多原因,我们并不满足。

我们已经在世界的核心之地品味了美的甘甜,于是我们渴望得到更多。在这个探索之旅中,我认为没有比“美”本身更光明的指路灯塔。我会向读者提出一些暗示,它们表明确实存在一些具体的可能性让我们改善对于自然的描述。我渴望在灵感的激发下进行大胆的猜想,因而“美”变成了我的灵感源泉。你们将看到这个灵感源泉让我屡试屡爽。 4YY7piTFhRylQfy5yOu+d3GcH205zGB0rL0N/nhVYiulqfIpJitm3GY3qAVFzq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