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看重什么,并且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价值观会如何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那么他们采用的教育方法就会更加有效。明确自己为孩子设定的目标,有助于父母决定是否有必要干涉孩子的行为。了解自身的价值观,还有利于父母解决不同价值观产生的冲突。例如,就远期目标而言,你希望孩子学会独立;而就近期目标而言,你希望孩子不要给自己带来过多的麻烦。那么,当两岁半的儿子说想帮你做炒鸡蛋时,你就需要斟酌一下他的建议。你可以趁着孩子还小,早日明确自己的想法,以便日后的行为和想法保持一致。孩子是会跟着模仿的,而且学得很快。
价值观包括信仰和态度,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价值观对个人或全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若要实现真正的价值,就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或想想而已,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对一个人十分重要的态度或行为,对他人来说未必如此。随着个人的成长,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当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了新的观念后,先前的某些观念也就不再那么重要。当人们讨论争议性话题的时候,价值观的差异最容易反映出来。
在继续探讨其他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自己的价值观。下面是两则练习,第一则练习集中讨论了儿童的理想特质(练习1-1,p005),第二则练习要求你对这些特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练习1-2,p006)。
无论是个人信仰还是你看重的孩子身上的品质,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许你会发现,自己认为对孩子重要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你自身在不断变化;第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你对他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个1岁的小孩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你会觉得他很可爱,但是同样的行为如果发生在一个5岁孩子的身上,你便会觉得他很不礼貌。同理,当一个1岁的孩子嘴上嚷嚷着“不,不”转身就跑走时,你并不会觉得有问题,但是当这个孩子3岁时还这样,你可能就会生气了。因此,每隔一两年重新做一下练习1-2是很有用的,这可以帮助你察觉自己对孩子的价值标准是否发生变化。
看看自己选择的孩子身上的特质,哪些在你看来是最重要的?哪些是相互矛盾的?有些理念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比如节约与慷慨,服从与独立。然而,还有些理念之间的矛盾不易被察觉,比如好奇与自控,诚实与礼貌,受人欢迎与爱较真。
如果不把相互矛盾的价值理念理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困惑。例如,你告诉女儿要诚实,自己却为了获得优惠而谎报她的年龄,她就会认为省钱比诚实更重要;如果你既看重顺从,又看重独立,那么你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在哪些方面要听话,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自己做主。例如,在家里,我希望孩子在以下两个方面听我的话:健康和安全(比如“不要在大街上乱跑”);尊重他人的生活(比如“不能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