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收集数据

当孩子的行为达到某种程度,也就是被认为有问题时,父母们总感觉这种行为一直都在发生。因此,收集一些数据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类信息大致分为3种:问题行为实际发生的频率、问题行为的背景观察和孩子的发育水平。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信息做些简要的探讨。

1.频率

如何才能获取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呢?我们可以简单地设置一段具体的时间(如几分钟、几小时或者几天)。在这段时间内,必须仔细地观察孩子,并记录这种行为发生的次数。一般来说,取几次观察的平均值比一次的观察更准确。记录这样的数据是很有用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它可以帮助父母客观地掌握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2)父母可以以此为基准线来衡量该行为的频率是否发生变化。比如在上述情境一(p027)中,记录孩子粗鲁行为的数据显示,孩子每天其实只抓了母亲的眼镜1次。当母亲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后,孩子每天抓眼镜的次数反而达到了3~4次,这时母亲便意识到自己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加重了。因此,记录具体行为发生的频率还有助于评估解决办法的有效性。

2.背景观察

观察那些不可接受行为发生的背景同样很有帮助。行为发生的背景包括该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理解行为发生的背景往往可以帮助父母正确地处理问题。例如,孩子咬人的行为通常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1)孩子正在长牙,喜欢牙齿咬合的感觉;(2)孩子把咬作为一种表达需求的方式。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换用替代物,给孩子嘴里放些东西让他咬;在第二种情况下,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

3.检查发育水平

想要孩子表现出父母期待的行为,就要检查孩子的发育水平(练习2-2,p030),了解孩子4岁前可能学会的典型行为。有一点必须明白:孩子通常要经历长时间的尝试和失败后,才会完全熟练掌握一项技能。很少有1岁的孩子用汤勺时不会乱洒,不过大部分孩子到了2岁就会使用汤勺了。同样,多数孩子在这个年龄学会了自己脱衣服,但也有不到1/4的小孩只会穿些简单的衣服。还有3/4的孩子直到4岁才不需要父母的指导,自己穿好衣服。

许多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经常会用手去抓别人的眼镜和胡子,特别是那些不熟悉的东西。如果你很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他的智力发展,那么当孩子抓你的眼镜和胡子时,你的反应方式就不应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2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指令和要求,(例如,由4~5个字组成的命令:“把那本书给我”“把你的娃娃放在那边”)。如果地方太乱,幼儿往往很难决定该拿哪个玩具,也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可以分步骤地给孩子指派些小任务,鼓励他们与父母一起打扫卫生,例如“把玩具汽车都放在这个盒子里”。用这种方法,孩子们就只需要选择从哪一辆玩具车开始了。

4.谁的烦恼?

托马斯·戈登博士(Dr.Tomas Gordon)在他的著作《论父母的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一书中解释了烦恼的归属这一概念,根据“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烦恼的归属可划分为下面3类。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在下面3种情况下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1)孩子的烦恼

我2岁大的女儿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玩自动倾卸卡车,但她突然哭了起来,因为她没法让玩具车动起来。我虽然知道她那时很沮丧,但她的房门关着,因此我并未受到她的干扰。这是孩子的烦恼,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很显然这不是我的烦恼,因为我的需求并未受到影响。

(2)不存在烦恼

接下来,女儿终于让玩具卡车动了起来,还驾驶着那辆车满屋跑呢!她从自己的房间里装了一车积木,再把积木倾倒在客厅的地板上,玩得很开心,而我在一旁看得也很开心,我和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于是都没有了烦恼。

(3)父母的烦恼

最后,女儿在家里运积木运烦了,就到外面装了一车沙子回来,倒在客厅的毯子上。我并不喜欢毯子上有沙子,很明显这成了我的烦恼。女儿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她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干扰了我的需求的满足。

将特定的行为对号入座、进行分类,是有必要的。例如,当马克在客厅里玩滑板车时,母亲“有烦恼”,因为家具都是崭新的,她怕马克的滑板车撞坏家具。而在玛丽姑姑家玩滑板车就“不存在烦恼”了,因为姑姑家的家具大多很旧,且房间很宽敞。但要是在一个太小的房间,滑板车回转不开,那孩子就有烦恼啦。请阅读练习2-3(p033)中的情境,并判断“谁的烦恼”。

选择什么解决方法,要看谁有烦恼。如果你特别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当孩子有烦恼的时候,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积极倾听(将在第三章中讨论),这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支持,还赋予孩子自己掌控问题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如果父母有烦恼,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首先,调整自己,想一想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值和自身的需求,看看孩子的行为是不是可以接受;其次,通过改变环境(将在第六章中讨论)来提高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最后,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可以采用“我讯息法”(第三章)或者第三、第四、第五章中的其他技巧,通过解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来说服孩子。 BfNdib20st9z/gtcxegGLIe511xriGeSmjN7VV/qQa1xZ8GaNqFv73wUgBnPbZ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