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章

耕作与两性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欧洲各国在春夏交替时的一些习俗,根据习俗对比,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推断:那些原始人将植物的各种能力拟人化,比喻成男性和女性,并且依照顺势巫术的原则,树木的精灵被拟人化,成为降灵节新娘和新郎、五朔之王和王后等,通过精灵的婚配来促进花草树木的成长。这样一来,这些形象就不单单是用来教育村民的游戏形象了,它们都是拥有魔法的精灵;也不仅仅是象征性和拟人化的草木精灵了,它们可以让树木茂盛地生长,也可以让草儿欣欣向荣,谷物茁壮成长,鲜花美丽绽放,总的来说,它们可以促进一切生物的繁衍。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如果那些使用树叶和鲜花装扮而成的树木精灵的雕塑,形象越来越逼真,则它们婚配所产生的生长魔力就有可能越大。同时,如果那些粗犷的表现是仪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不是偶然的行为,那么可知,仪式的举行者认为,植物得以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是异性的结合和婚配。

如今,在欧洲,像这种为了促进农作物和树木生长的民俗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一些原始的族群还被继续保留着,他们通过两性的婚配来确保植物的茁壮成长,农作物的丰收。到目前为止,在欧洲个别地方还保留着这些习俗。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古代的很多习俗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在中美洲,帕帕尔人进行播种的前四天,为了保证播种的前一夜夫妻可以放纵情欲,二人一定会暂时分开居住;他们甚至被要求在种子下土的同时,进行性行为。在这类种族中,祭司往往会责令农民在播种的同时,和自己的妻子进行性行为。这种农业行为,已经带有明显的宗教活动的义务。如果哪个农民没有那么做,那么他的播种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印第安人将人类的繁衍过程同植物的生长培育过程混淆了,这是此类风俗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他们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进而求助于人类的繁育。

爪哇国的一些地方,在稻子开花结穗的那个季节,期望获得好的收成的农民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在稻田中性交。

在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之间的洛迪、萨马他的一些群岛,太阳被人们看做是男性的本源,地球被认为是女性的本源,这样一来,以女性为本源的地球因为有了以男性为代表的太阳的普照,具有了生育繁殖的能力。“乌普-列拉”是太阳的另外一种称呼,也有人称呼其为太阳先生的能力用椰子叶做成太阳形状的灯,来代表太阳,这种灯在人们家里或者是无花果树上随处可见。有的人家会在无花果树下放置一个很大的平坦的石头,作为祭桌。祭桌在古代是放敌人脑袋用的,现在只是偶尔这么用了。据说,每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太阳便会降临在无花果树上,给予大地关爱,使大地受精。为此,人们还特意在无花果树下,放置了一架由七根横档构成的梯子,方便太阳下来。梯子上有一些雕刻,描绘着许多鸟儿呼唤并迎接太阳出来的画面。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们都杀鸡宰羊来祭奠这个日子,然后纵情狂欢。太阳和大地就在这样公开的歌舞声中神秘地交合,现实中的男女们则是在树下进行真正的性交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用于向太阳祈雨、求丰收,希望家庭幸福、多子多孙、牲畜繁育、财富丰裕,等等。有些养羊的人希望自己每一头羊都可以多生几只小羊羔。有的人则是希望家里人丁兴旺。还有的人希望家有余粮,等等,不一而足。节日里,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用猪肉、美味佳肴、稻米作为祭品,向太阳祈求。

在巴伯尔群岛上,每逢这天,都会悬挂一种由九尺高的白棉布制成的特殊的旗帜,这面旗帜是用来表示太阳特殊的创造性能力的。旗帜上还绘有一个真人大小的人像。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活动并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是一项为了使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为了粮食可以获得丰收,而进行的庄严肃穆的宗教活动。

上面那些刺激农作物生长的手段,同样也可以用来保证树木结出果实。在恩波依娜,当丁香树可能收成不好的时候,当地的男人们便会赤身裸体在夜里跑到树林里面,用与女人性交的方式去给树受精。他们一边受精,一边还说着:多长一些丁香吧。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丰收,让这些树多生长一些丁香。古代的巴干达的人对两性交合与大地丰收之间的关系非常迷信,他们认为,如果妻子不能生育,那么男人就可以以妨碍生产这个理由将妻子赶走。

以此相对的是,假如这对夫妻生育了很多子女,那么这就代表他们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大,巴干达人便会认为,这对夫妻拥有可以使农作物丰收的特殊能力,如此一来,就会有人向他们提供日常的粮食,作为回报,他们会举行一些仪式来促进那户人家农作物的生长。如果母亲生出双胞胎,那么在双胞胎出生后不久,就会举行一次非常盛大的仪式,在仪式中,母亲会仰面躺在草地上,两腿之间放置一朵芭蕉花,她的丈夫会用自己的生殖器将芭蕉花挑走。这种仪式的目的是,让这对夫妻将自己的繁育能力传给树林中的所有果树。除此之外,这对父母为了给好友的果树林带去更好的收成,还会时常跑到好友的果树林里面去跳舞。

欧洲,春夏交替的时候,也会有类似这种源自于古代原始观念的习俗,这种观念认为,人类的性交同植物的生长之间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在圣·乔治节的时候,乌克兰村庄牧师会穿着法衣,在随从的陪同下,走到村里的地头,为刚刚生长出来的庄稼嫩芽祝福、祈祷。而后,年轻的夫妇到新近播种过的地里,在上面翻滚几次,这样一来就可以加速农作物的生长。

在俄罗斯的乡间,这种风俗的表现形式更为激烈,当地的农妇会把牧师推倒在田地里,要求牧师在地上翻滚。假如牧师不肯这样做,那么教徒们就会埋怨神甫:“神甫,你没有真心实意地为我们好啊,尽管你是依靠我们过活,但是你却不为我们祈福谷子丰收而努力。”

德国的某些地方,农作物收割完成的时候,为了给予土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男女们会在地里打滚,这是一种更加古老的习俗的演变,这样的方式同古代中美洲帕帕尔人的方法,以及爪哇农民种植稻谷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有一个很有趣的风俗值得学者们去考察。两性关系被原始人认为同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感应关系,于是,有些人为促进农作物生长,将进行性行为作为手段;当然也有许多人采用不同的手段达到丰收的目的,其原理是一致的。例如,尼加拉瓜的印第安人从玉米开始播种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收割,都会实行夫妻分居,沐浴斋戒,不喝可可,不吃盐,不喝玉米酿造的啤酒等,一直禁欲。一位西班牙的历史学家指出,就印第安人而言,“这是一个禁欲的季节”。作为中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手段,这样的传统一直保持到了今天。更有甚者,凯特奇印第安人还规定,在玉米种植之前的五天之内,不允许吃肉,也不能和妻子行房事。咔加波尼罗人、蓝魁尼罗人在这段时间也是禁欲的,而且长达两个星期。一些居住在特兰西瓦亚的日耳曼人则是明文规定,那段时间不能和妻子行房事,农民们认为,如果不按照规定做,违反者的庄稼就要烂掉。澳大利亚中部的凯迪希部落也规定,酋长在进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巫术期间,严禁夫妻同房,如果违反,就会阻碍农作物的发芽生长。在一个名叫美拉尼西亚的群岛上,也有类似的风俗,就是在当地的蔓藤山药整枝期间,所有的男人都得睡在园子附近的地里,不能接近妻子,倘若谁打破了这个规定,那么园中的果实就会烂掉。

对于同样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手段,不同的民族竟然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方式来对待,一种是完全禁欲,另一种则是公开纵欲。如果我们按照原始人的思考方式去想,就不难找到背后的原因。在原始人有限的认知中,他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自己和大自然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又不能区分自己的欲望和繁育同大自然动植物的生长、繁育之间的不同,结果他们就会得到这样的论断:通过放纵情欲,可以促进农作物、牲畜的生长和繁育;或者相反,不孕育后代、禁欲,也就是养精蓄锐,同样也可以促进农作物、牲畜的生长和繁育。由此,对自然相同的认识,同样的原始观念,不同的原始人得到了禁欲或纵欲两种不同的原则。

我对于未开化民族和原始族群所遵循的节欲准则的某些解释,在一些推崇东方禁欲宗教思想的读者看来,似乎是牵强的,可信度不高。读者们认为,单以人类社会道德的高低、纯洁与否来判断就可以了。在思想上,他们认为,禁欲是同道德的完美程度有着密切联系的。或许,他们的观点可能更有力地支持了米尔顿的观点:那些能克制住自己强烈情欲冲动的人,他们的品质高于普通的大众,这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值得我们给予圣洁的称号。这种思想方式在读者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本该如此,但是对于那些未开化的人类而言,这样的禁欲却是不可理解的。他们禁欲是为了达到一些实际的目的,比如为了农作物丰收,他们可以暂时禁欲,暂时牺牲自己的肉欲,但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崇高的理想,或者是对完美道德的追求,对于挣扎在基本温饱线上的人而言,如果肚子都无法填饱谈何道德的追求?

当原始人本能的、对性的欲望同寻找食物的本能发生冲突时,他们为了获得食物会暂时牺牲掉自己的情欲。克制情欲也有可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身处战场的战士和他们远在家乡的亲人都认为,克制住自己的性欲,就能给他们带来击败敌人的力量。对于我们来说,类似于播种者的贞洁能促进种子生长的观念,是非常荒谬,不可理解的。然而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这种做法并不是全无好处,它所带来的人类的自我克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人类进化和提高了文明程度。一个民族就如同一个人,优劣与否,决定于其是否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是否懂得牺牲,能不能为了未来的幸福而放弃眼前短暂的欢愉。这种懂得放弃的能力越高,其品质就越高尚,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为了赢得自由、幸福、真理而奋斗,放弃一切的伟大精神就变成了英雄主义。 ed7+OjDxgyD/BRG3CldfYHF0tJy+v2Jg4BjKY1Ur6xM9JstmkkjOdS+j4gvuqmh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