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学生通过留学追求“内在自我提升”
与去年相比,留学意向人群更加重视内在自我提升的驱动,这也是选择出国最主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期望通过留学来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人生经历。外部因素的干扰并不会直接影响留学意向人群的决定;较为功利化的留学因素均呈下降趋势。
留学目的
更多家庭从孩子小学阶段开始思考出国
留学意向人群产生留学意向的时间在本科阶段达到最高,一半的学生在就读本科时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和学生相比,家长考虑的因素更多,会更早地开始规划孩子的出国留学问题。
留学意向产生时间
留学意向产生时间分布-学生/家长
更多家长接受孩子高中阶段出国留学
对于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和去年一样,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留学至少要从本科阶段开始,但随着留学低龄化趋势,也有更多家长接受孩子高中阶段就出国留学。如果孩子的心智比较成熟,自控力比较强,可以考虑更早地进入留学规划期,但具体还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判断。
认为孩子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阶段
近半数人群的留学决定由全家共同决策
关于留学决定的决策人,对比4年数据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倾向于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商量做出留学决策。相比较而言,父母会更尊重孩子意愿,毕竟留学作为整个家庭的重要教育目标还是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
出国留学的决策者
美国仍是最热门留学国家,欧亚留学比例有所提升
美国连续四年成为最主要留学目的国,近半数的学生倾向选择美国,但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英、澳、加紧随其后,整体国家分布格局稳定。
但通过4年的数据对比发现,倾向选择德国、法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等欧洲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比例有所提升。欧亚很多国家拥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及较为低廉的留学成本,吸引了很多普通家庭或喜欢该国文化的学生。
意向留学国家/地区TOP 10
注:由于中国香港教育体制与中国大陆不同,本书将其列入留学范畴内
实际留学国家/地区TOP 10
教育水平仍是第一考虑要素,安全、政策关注度上升
教育水平仍是留学意向人群选择留学国家的首要考虑因素。
对于留学生安全及该国对留学生的政策的关注度,在今年的调研中呈现大比例上升。不难看出,近一年政策调整及留学安全的大幅新闻报道,对留学意向人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媒体互联网时代新闻监管难度高,建议留学意向人群不要被舆论误导,可多角度获取信息,明确分析自己的留学目标,做出理性的选择。
选择留学国家/地区的考虑因素
安全问题的影响程度
专业仍是选择学校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学校是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仍然是留学意向人群选择就读学校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学校排名。此外,安全问题、师资力量、升学就业是上升幅度较大的考虑因素。可见留学意向人群开始更加重视留学后的发展。
选择就读学校的考虑因素
选择专业更趋理性,愈加考虑录取率和课程难易程度
兴趣依然是留学意向人群选择专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但比例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关注就业前景、是否与自己更合适的人群占比开始上升;相比去年,关注专业录取率和课程难易程度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说明学生开始有意识地避免盲目扎堆,留学更趋理性。
选择专业的考虑因素
商科连续三年成为最倾向的专业
针对留学意向人群对专业的调研中,商科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学生的首选,热度不减,这也和商科就业面较广有关系,排在第二位的是工科。然而对比实际留学人群的就读专业,文科专业的比例更高,可能是由于工科受课程和录取难度所限,尽管留学意向人群较感兴趣,但实际就读情况不如文科。
感兴趣的专业类型
实际就读的专业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