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科留学篇

美国

数据解读:2017-2018美国本科留学现状

中国第八年为美国最大生源国,竞争依旧激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赴美留学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据《2017年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7年留美国际学生第二年突破百万,达到1078822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虽是连续第11年保持增长,但增长率已连续第二年放缓,由2015-2016年的7.1%减缓为2016-2017年的3.4%。但中国依旧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中国已连续8年是最大生源国),同比增长6.8%,达到350755人,占美国留学生总数的32.5%。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7中国留美本科生人数较上一学年增长5.3%,已经连续第三年超过研究生人数。虽然众多美国大学对更多的国际学生伸出了橄榄枝,但美国TOP 50名校的录取比例非但未增,甚至有下降的趋势。逐年激增的学生申请基数迫使美国名校录取竞争压力持续增大。

2014-2017年美国本科申请量(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从前途出国2014年-2017年的申请量数据来看,同样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此外,除了申请人数上发生了变化,本科申请的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

本科申请方式多元化,早申请人数逐年增加

由于常规申请越来越难,申请人数也越来越多,学生希望更早拿到录取。对于非常优秀、计划冲刺名校的学生来说,EA/ED等提前批次申请环节变得愈发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提前批次申请,该环节的竞争愈发激烈,录取几率越来越低,竞争压力也逐年明显加大。

2014-2017年美国本科早申请人数(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2017年前途出国美国本科早申请人数达到1030人,较2016年719人,增长了43.25%。其中早申请人群共提交了早申请3200份,占全部申请的12.59%,早申的申请量较2016年的10.77%,提升了1.82%。

提升背景软实力持续升温

近年来,随着赴美申请竞争愈演愈烈,各分数段标准化成绩,尤其是中高端学生的成绩有显著的提高。未来能否进入TOP 20的名校,对学生的文书、面试,以及软实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学生应注重丰富课余活动,从软实力方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竞争力。其中,暑期课程是近年来提升背景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7年美国本科有暑期学校经历学生(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2017年有暑期学校经历的学生为280人,占2017年申请人数9.48%,较2016年的5.39%提升了4.09个百分点,暑期学校经历的学生数量再创新高。

2017年美国本科暑期学校背景学生录取(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2017年美国本科有暑期经历的280名学生,录取到U.S. News TOP 60的学校的比例为70.88%,由此可以看到参加暑期院校对于提升学生的软性背景,未来申请美国大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科专业Undecided为大多数选择

在2017年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本科的申请中,“专业未定(Undecided)”申请占比为32.27%,依然是多数学生的选择。多数美国大学在新生入学的前一到两年以基础课程为主,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尚未明确的国内高中毕业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更加有利于在初入大学后通过活动和经历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

此外,与2016年相比,除Undecided依旧位居首位外,社会科学、商科、数学与统计、自然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专业依旧为学生们热衷申请的专业。

2017年美国本科各学科申请分布(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2017美国本科申请专业分布(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注:数字为提交申请份数

SAT改革之年,ACT考试申请人数达历史新高

2016年3月,新SAT首考,所以2017申请季是新旧SAT交替的第一年。在SAT考试改革之际,有不少学生选择了ACT考试。2017年前途出国学员使用SAT(包括新旧SAT)成绩申请的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占比为41.66%,较2016年使用SAT成绩申请的人数下降了20.85%,此消彼涨的是使用ACT考试成绩申请的学生占比达到了26.5%,同比上涨19.1%,达到历史新高。

2017年美国本科学生标准化考试(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名校竞争激烈,AP成绩增添砝码

2017年美国本科学员提供AP考试成绩申请美国大学的人数为149人,占美国本科申请总人数的5.17%,较2016年提供AP考试成绩的人数(3.58%)提高了1.59%。伴随着名校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提前准备AP考试,这样不仅可以在激烈的录取竞争中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尽早了解自己未来在美国大学的必修课,有助于到校后更好地适应即将开始的大学学习。

2017申请美国大学提供AP成绩的学生占比(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提供AP考试成绩的149名学生,一共申请了1715所学校,录取了727所学校,录取率为42.39%,其中TOP 50录取的学生占到了59.83%,由此可以看到AP考试的成绩对于申请美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帮助很大。

2017提供AP成绩被录取的学生占比(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竞争激烈,学生托福成绩大幅提升

随着申请趋势的加剧,学校对于申请者的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赴美留学重要申请条件之一的托福考试。通过前途学生的申请数据来看,学生在英语能力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通过2017年美国本科学员提供托福和雅思考试人数的占比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申请前参加考试,提供语言考试成绩来申请美国大学。2017年美国本科学生的托福分数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在101-110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已经超过600人,较2016年该分数段人数增长39.04%。托福高分申请者越来越多,学校的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大,由此来看,美国本科的申请竞争已经从单一的语言成绩的比拼转移到学校的综合实力,如学生的学术能力、活动背景、GPA等综合素质。

2013-2017年美国本科学生在托福不同分数段人数(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TOP 50学校申请量上升,学生勇敢冲击名校

从始至终,学生们对于名校的热衷程度都有增无减。2017年TOP 1-TOP 30的申请量由去年的2.15%激增到12.44%,净增长率10.29%。同样TOP 31- TOP 50申请量也由去年的19.58%激增到2017年的31.05%,与2016年相比,净增长率11.47%。美国本科的名校的录取数量不断增加,前途出国一直非常注重学生的早规划,通过提供优质和多方位的服务,帮助学生更加完善自身背景。

2014-2017年美国本科不同排名段的申请量(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2017年美国本科奖学金较2016年增长了70.24%。一方面是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认可度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也掌握了更多的申请奖学金的渠道。

在2017年美国本科奖学金统计的数据中,文理学院发放奖学金的金额占美国本科奖学金总额的25.34%;综合大学发放奖学金金额占美国本科奖学金金额的64.88%。两者相比较而言,综合大学发放的奖学金发放人次较多,但人均奖金额度较文理学院略少。综合看来,文理学院发放奖学金人均金额更加丰厚可观。

2017年美国本科奖学金分布(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从发放奖学金学校的类型来看,私立学校所发放的奖学金金额占比为72.27%,而公立学校所发放的奖学金额占比为27.73%,对于打算申请奖学金的学生而言,如果学生选择私立的文理学院则获得奖学金的几率较大。

2017年美国本科公私立学校奖学金分布(前途出国申请数据)

美国本科留学教育体制

相比较国内大学和其它国家的大学,美国大学不仅数量多,分类也相对更细,初步接触美国大学申请的学生和家长,往往会有点无从下手。尤其是面对知名综合大学的激烈竞争,我们应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美国高校的分类。

美国有将近4000所大学院校,从名称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综合大学(University)、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和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其中,社区大学相当于国内的大专院校,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同样为综合型大学培养实用型的本科生生源,一般是两年制,有住宿也有走读。所以,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并希望获得本科文凭的,通常需要申请综合大学(University)或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或者也可以先入读社区大学,之后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转入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就读。

综合大学

综合大学又称作国家级大学,提供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位课程,诸如哈佛、耶鲁这样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顶尖名校都属于综合大学。综合大学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种。公立大学规模比较大,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一到两万人,学生来源比私立大学广泛,学费标准分为州内学生、州外学生和国际学生三种,国际学生不能与本州学生一样享受低廉的学费;而私立大学的财政来源是私人捐款,州内学生和州外学生学费标准相同,学生人数通常不超过一万人。

综合大学规模庞大、组织复杂、师资充实、设施完备,一般设有以文理学院为核心的若干学院,各种专业设置一应俱全。大部分综合大学注重研究工作,不仅拥有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也设有以向高校和社会输送教学和研究人才为双重使命的研究生院,因此这些大学又被称为研究性大学。此外,综合大学还设有若干高级专业学院,如法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管理学院等。进入这些专业学院学习,往往需要有4年制大学的本科学历,学制通常为3-4年,时间长、费用高。

文理学院

对于很多国内学生和家长来说,对哈佛、耶鲁之类的综合大学更为熟悉和了解,而像威廉姆斯学院、波莫纳学院等文理学院的知名度和被认可度则逊色不少。事实上,美国的文理学院与综合大学一样,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中不乏美国本土排名超越常春藤学校的顶级名校。

关注排名的学生和家长一定会注意到,在US NEWS排名中,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是分开排名的,因为这两者之间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

文理学院专注本科教育,大部分文理学院都只颁发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没有研究生院。美国文理学院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并以出色的本科教育为特色,注重全面的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文理学院一般校园规模不大,学生人数在2000-4000之间,小班教学,上课的老师都是教授,因为文理学院以教学为核心,教授不需要担任科研任务,他们专注教学。由于学生和教授的比例较小,课堂讨论多,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授足够的关注,对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比较有帮助,学生的个性也能够得到保护,所以在个人发展方面,大多比较有后劲。

文理学院的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始终坚持通才教育,专业选择没有综合大学多,课程设置以基础性的课程偏多,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更高一些。另外,为了弥补实验设施条件的不足,很多文理学院都跟综合大学合作,提供3+1,或3+2的项目给学生,即学生可以通过交换生项目到其他国家的综合大学学习一年,或者参加学校跟综合大学的本硕连读项目,获得提高综合技能的锻炼机会。

有的学生或家长会认为文理学院的知名度较低,影响力小。事实上,在美国许多文理学院的声誉不亚于哈佛、耶鲁等名校。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因而成为很多美国贵族教育子女的首选。有调查显示,很多政界和商界的知名人士,本科都是在文理学院就读的。最近几年,随着去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快速增长,美国文理学院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重视。

社区大学

社区大学为两年制学院,又称初级或技术学院,大部分为公立,多半为地方社区所举办。美国约有1200所社区学院,40%美国本土学生选择在两年制的学院完成大学前两年的课程,毕业后获得副学士学位(Associate),选择就读社区学院的国际学生人数近年来一直在迅速上升,社区学院因其高质量的教学、合理的费用、较高转入名校的成功率等原因成为学生追求赴美读本科的新选择。社区学院的课程有两类:一类为过渡性文理课程,相当于四年制大学的前两年,学生毕业可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终止性职业技术课程,毕业生直接就业。社区学院颁授的学位是准学士学位。社区学院录取要求宽松,不限年龄,亦无须通过入学考试;入学时间灵活,一年四季开学,学费低廉,而且针对在职人员开设实用课程便于就业,因此广受青睐。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社区学院是进入名牌大学的跳板,入学时对语言成绩和专业基础的要求不像四年制大学一样严苛,同时提供专业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国际学生可以利用宽松的环境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为两年后的转学做准备。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社区学院更适合三校生(中专、技校、职高),只要年满18周岁,可以提供学校证明,就可以申请。美国普通大学很少考虑接受三校毕业生,而社区学院可以为三校生提供一个跳板。通过两年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再申请美国大学甚至名校,社区学院的升学指导老师将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大学。

美国本科留学指导

美国大学不鼓励学生刚上大学就一头扎进某一门专业知识,本科教育的理念不是培养某种专业的技术人才,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美国大学前两年主要是核心课程,专业课学的不多,换专业相对容易,这就给很多一开始不知道想学什么的学生一个很大的空间。

在申请过程中,中国学生大多数不知道想学什么,不清楚自己适合学什么,所以在申请表上专业选择的一项往往犹豫不决或者直接写Undecided(不决定专业),这些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对于未来是几乎没有影响的。

关于早申请与常规申请

美国大学本科的申请方式主要有三种:早决定(Early Decision,简称ED)、早行动(Early Action,简称EA)和常规申请(Regular Decision,简称RD)。其中ED和EA,我们通常统称为早申请,申请程序上,ED和EA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ED被录取后就必须前往学校注册,EA被录取后可去可不去,通常中国学生选择ED方式居多。

ED顾名思义就是提早决定申请和入读的学校。申请者在提交申请材料时,需要同时提交一份Early Decision Agreement(早决定协议),核心内容是:申请者同意在提供ED选择的学校中,仅申请一所作为首选院校;一旦获得该校录取,将取消其他学校的录取结果并且不再增加申请学校。就同一所学校来说,学生在一个申请季节里,只能选择一种申请方式申请一次,即选择了早申请,就不可以选择正常申请。ED的好处之一是大部分院校往往对提前申请的人有更高的录取率,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注意到了这一申请方式,并且都争取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但大家要了解的是,并非所有学校都提供ED申请方式。比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已经取消了ED的申请方式。另外,ED并非因为申请早而增加获得奖学金的机会,有些学校甚至会明确指出不提供奖学金给ED申请者。并且学校在ED录取时是不会降低学术标准的。申请者如果能在申请截止时间前提供基本达到学校录取要求的语言成绩,可以考虑ED;另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申请者清楚自身定位,有着明确目标学校,ED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这些时间完成其他事情。部分大学的ED有ED1、ED2之分,即若被A大学的ED1拒绝或者推迟,可以再申请B大学的ED2,但无论ED1还是ED2都遵循ED的绝对唯一和捆绑承诺的原则。

而除了常规的EA以外,个别学校还会提供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限制性提前行动)如斯坦福大学,或SCEA(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单选提前行动)如耶鲁大学。一旦申请这些院校的REA、SCEA就需要遵守这些院校的申请规则,同时可以以RD的形式申请其它学校。SCEA各方面与EA相同,但早期申请只能是一所SCEA的学校。也就是在收到这所学校的录取决定以前,不能同时申请别的EA或ED学校。REA类似于SCEA,但有些学校没有SCEA严格限制,可以申请别的EA学校,但不能申请别的ED学校。如果REA或SCEA被拒后,学生可以ED2的形式申请其它学校。

RD即常规申请,截止日期一般是1月初或中旬,录取通知不迟于4月1日,属于非绑定性录取,对于提交申请的数量没有限制。

不同申请方式申请规则汇总及要求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常规申请的录取结果有以下几种:

1.正式录取(full admission):经过评估后符合要求,学校直接发放无条件录取。

2.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admission):通常是申请者其他方面(特别是在校成绩)符合学校要求,但语言成绩达不到学校要求时,学校可能会给予申请者有条件录取。一般情况下,学校会给出一个去掉“conditional”的时间期限,比如允许申请者在入学前只要提供符合要求的成绩,即可去掉“conditional”,被正式录取。

3.双录取(ESL/ELC/EPC/LBC):因为申请者语言成绩达不到学校要求,但其他方面符合学校要求,学校在录取时要求学生在入学后,到学校规定的院校或者语言中心上指定课程,成绩通过后方有资格就读本科课程。至于语言课程要上多长时间,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4.候补(waiting list):如果学校招办委员会认为申请者各方面不错,但没有优秀到足以让他们马上决定直接发放录取的学生来说,学校方面有时会给予候补的机会。也就是说,一旦已经录取的学生中有不去的,或者决定接受学校录取的学生总数低于学校希望招收并报到的人数,那么候补的申请者就有机会获得录取。

5.拒绝(denied):通常情况下,学校不会告诉申请者被拒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一般学校是不会轻易改变录取决定的,所以申请者一旦被拒之后就很难再争取到被录取的机会了。

关于如何选校

包括综合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在内,美国大学有近4000所,如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往往是学生在申请时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对于众多学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选校方案,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虑:

1.合理定位自己,平衡自己的能力与需求

首先,在选校前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许多情况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比如,同时具备排名高、地理位置好、专业方面强等优势的学校真的很少,即使这所学校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强,但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又是否真的具备很高的录取率?

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排名、地理位置、热门专业这几点核心的选校要素上有一个侧重,结合未来的发展和实际需求分出主次,选校方案以其中一到两方面为重点,其它需求做出辅助参考,这样方可彼此兼顾。许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依然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对于自己本科阶段没有实现的目标,未来依然有机会改变,本科留学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开始。

2.理智看待排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现在各种大学的排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事实上,各种排名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所以大家会在不同的排名榜单中看到同一所学校的排名有很大不同,仅凭排名来确认选校方案有些绝对。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在意的排名榜单来圈定一个大致的选校范围,之后再结合排名深入地调研这些学校的信息,如专业、学费、奖学金、学习氛围、海外学习机会、未来的就业情况等。学校的排名高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但并不代表这所学校一定最适合自己,理智地看待排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方为上策。

3.本科申请,专业选择是否重要

对于许多美国本科的申请者而言,院校的排名是选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专业选择往往在学校的高排名吸引下被大家所忽略了。国内高中教育基本以文理科为主,学生在高中阶段课业压力很大,对于学业方面的兴趣往往在学业负担下弱化了,所以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于专业无感。另外,中国家长一般占有主导地位,部分学生也会盲从家长的想法,比如家长的职业为经商,也希望孩子未来子承父业,导致学生按照家长的意图追求热门专业,从而忽视了这个专业是否真正地适合自己。

与申请研究生时需要细化申请相比,本科申请在专业选择方面简单了许多,只需明确大致的专业方向即可,建议对于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非常明确的学生,在申请时尽力以自己的专业兴趣为侧重点,特别是商科、工程等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有一定要求的专业,尽力在申请时明确专业方向。对于未来发展没有明确方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未定(Undecided),通过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来明确未来的专业选择。不太建议学生因追求高排名而忽略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尽管美国大学实行的是通才教育,院系之间的转换专业相对灵活,毕竟热门专业录取要求高,通过以转换专业为跳板,依然不能忽视专业对于GPA以及专业先修课程的各项要求。

成功申请的要素

如果说让申请者可以在众多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其中最大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让招生官用飞快的速度阅读完你的所有材料之后,留下一个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生提前很久就开始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以下从三个方向来说明如何深入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脱颖而出。

第一是学术能力。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学习成绩,申请留学各项标准化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相对较好攻克。但是,对于美国大学所提出的“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思维方式、极有深度的想法、创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评估标准却往往不好体现。“学术拓展”是这样的过程: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出发,主动地搜寻信息、整合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新观点,从而对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得更加深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感想与收获,既可以作为申请文书的重要素材,又可以辅助其开展以申请为导向的课外活动,从而实现学术拓展、活动经历和申请文书三者的紧密结合,确保时间精力的投入能够“一举多得”。

第二是专业兴趣。专业意向的阐述是美国本科申请中较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大学,如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即使学校允许学生选择Undecided,但仍然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专业意向文书的写作。学生需要阐述自己为何想学某一专业,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以及希望如何利用学校的资源来探索自己的兴趣。所以专业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尽早进行,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去探索书本以外的知识,去审视自己的喜好与兴趣点,并把兴趣爱好与具体学科领域联系起来,从而寻找可行的、适合的本科专业,然后进一步去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虽然美国本科可以允许学生转专业,但毕竟跨学院和热门学院的入口很紧,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早有准备的出色人才。

第三是综合素质。对于美国本科的申请准备中,课外活动历来是争论最多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在学校官网上看看招生官对于申请者课外活动的期待,我们就会发现,学校提到的往往没有头衔高低、奖项数量,而是更注重学生是否花了心思,是否真心热爱,是否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做讲演、做调查、自己开课、办体育竞赛、策划专题采访……号召周围的人和你一起、针对一个特定群体做些实事,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不仅丰富知识和经历,更能够具备责任感、统筹能力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全心全意做实事、追求自己的快乐,并用这种快乐与热情来感染别人,这也是令申请文书能够撼动人心、在同等成绩水平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xEeVvCBFUximxjGt/KUnQpn1LR9yxz/FZ1y0h3f89/syDrREDvSfDFvW7xoOxW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