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的需求未必是孩子的希望

我坐在李莫家那张宽大的沙发中,直着身板,两眼盯着手中的那张学习课程表,上面写着英语、书法、钢琴、跆拳道、小主持人、相声。这是一个八岁孩子每个周末需要学习的课程,它几乎占满了孩子的所有时间,别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大人也难以承受这么多课程所带来的压力。

“看完了吗?”坐在我对面的张玲单刀直入地说,“我认为这是培养一个男孩各方面素质的最佳课程。”

张玲是李莫的好朋友,据李莫说她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当张玲得知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后,情绪仿佛失控了一般,对她儿子进行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控诉。张玲抱怨儿子软弱,远不如她好强。她说她小的时候,家境不好,但这不妨碍她努力学习。经过多年的奋斗,她创造出了一番事业的同时,也为儿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可儿子太不争气,连这么几门课程都学不好。

我朝她挥了挥手中的课程表,说:“这么多课程,哪里是一个八岁孩子能学得过来的呀。即使孩子能学过来,你想想他该多累啊!”

对于我的话,张玲表现出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她说:“我小的时候,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远比他大得多,即便如此,我妈还老说软弱,一点抗压能力都没有。”

“你让孩子学习其他课程尚可理解,可是为什么还要求他学相声?”我好奇地问。

她说:“男生很需要幽默呀!”

我不由得一乐,可张玲却无视我的笑,她严肃地说:“当下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更别说以后了。现在让孩子多学习,也就等于以后拥有了竞争力。况且,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学习的,如果我的孩子不去学,以后拿什么和别人竞争?我这么做,也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张玲的话让我陷入了沉默。是的,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成龙成凤,于是每个周末,他们会带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放学之后立刻去学钢琴,学完钢琴再学美术,回家之后再做作业,一直折腾到很晚孩子才能休息。

记得我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儿子精心挑选了钢琴课,意在培养儿子一些艺术气质。可儿子对我私自为他选择兴趣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告诉我说,他不喜欢钢琴和音乐,只喜欢绘画。

因为之前我听过著名钢琴家郎朗的现场演奏,我至今记得,那晚郎朗身着一袭黑色西装,蝴蝶领结,款款走上舞台,像一个翩翩公子。还未等他正式演奏,场内不少女士都不可抑制地发出了惊叹声甚至是尖叫声。而等他正式开始演奏后,听着那美妙的琴声,看着郎朗那双不断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飞跃跳动的修长手指,我被震撼了。我想,我的儿子如果以后也能像郎朗一样,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基于这样的愿望,所以我对儿子的抗议置若罔闻,先是费尽口舌地说明学钢琴的种种好处,甚至还狂热地在网上找出郎朗弹琴的视频,意在让儿子遵从我的安排。可儿子似乎对我的努力并不领情,依然坚定地说不喜欢学钢琴。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失控地对他吼道:“我已经给你报了名,钱也交了,也无法退掉,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儿子终于妥协了,每个周末都会去学钢琴。我作为最后的“胜利者”不免有些沾沾自喜,这小子以后真要成了钢琴家,指不定能迷倒多少小女生呢!可我美好的幻想还未持续多长时间,儿子的日记就让我变得心情沉重起来了。

一天晚上,儿子上床休息了,我在帮他整理书桌的时候,无意中翻开了他的日记本,上面写着自从他学钢琴后的感受。他说他不喜欢学钢琴,可妈妈很霸道,总强迫他去学,他其实最喜欢画画。他不喜欢这样的妈妈,以前那个善良的妈妈去哪儿了?

儿子的日记让我心头一震,心里难过极了,这可怎么办呀!我心乱如麻,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回房把儿子的日记告诉了先生。先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也是一个睿智的人,每次我遇到难题,他总能一下抓住问题的关键,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先生沉思了一会儿,说:“自从儿子学钢琴后,就明显有情绪,我看着也心疼,而你却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停止学琴,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就可以了。”

我虽然心疼那笔不菲的报名费,但为了儿子,我还是选择了停止,并诚恳地告诉儿子:“以后妈妈不会强迫你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了。不过,你要知道,一些原则性问题,比如放学回家要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的事情,这些你必须听妈妈的。至于兴趣选择,比如你喜欢画画,以后妈妈不仅不会干涉而且还会支持你!”

儿子有些不相信我的转变,当他再次向我确认不用学钢琴之后,终于变得高兴起来,而我也终于松了口气。

事后,我又反省了整件事情,突然发觉,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十分熟悉,可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我居然会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的这种低级错误!真可谓“知易行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任务要完成,不能提前或者滞后。对于孩童来说,除了学习之外,家长应该给予他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即使有意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也要征求孩子的同意,要知道很多父母也会像我一样,他们的愿望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愿望,而他们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就如同给不饿的孩子喂食,给不渴的孩子强行喝水,必然只会引起孩子的痛苦和反感。

当我把我和儿子的故事分享出来后,张玲沉默了好久,说:“确实,我和原来的你一样,希望儿子以后能够成为我所期待的样子,并以我的经验和阅历,把一些东西强加给孩子,这其实就是一场自以为是的爱,对孩子并不公平。”

听了张玲的话,我也松了口气,我想她终于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jX4aECqkuJEdBC+jfcdR60b04KaML1aIDA4XhL5yIzcc7sqdwNqKUvoYL56AMXe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