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在一个团体之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时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盘上,难免会受到上司的戒备、同僚的排挤。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找准位置,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权,才能走出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
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角色关系被确定,人们就会依照彼此间所认可的相互交往方式同对方“打交道”。作为上司,应依据法律或章程赋予的特定职责和权限进行工作。作为下属,应围绕上司去实现目标。上司和下属都各干各的事情各守各的本分。既不应该让上司领导去干下属的事;也不应该让下级人员去做上级的事,出现“越位”即越权。要准确地认知自己的社会角色,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克服“越位”现象,找到一个稳妥的出力方式。
身在职场,要想真正成为领导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把握好办公室工作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让自己越位,也不要让别人占据自己的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团体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共同的事业向前发展,如果大家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团体工作便无法协作进行。
当然,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一个人要想达到升迁的目的,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非自己权限范围的事务,最好不要随便掺和或插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不尊重上司,或者想抢占上司位置的感觉。否则,锋芒毕露,显现自己的野心,将会受到同僚的攻击、上司的防备和打击,从而严重影响个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事业的发展。
有些能力突出的员工,为了让公司看到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抢活干。不仅抢同事的,还抢上司的。如果是初来乍到,偶尔这样表现一次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总是这样,同事和上司就都会心中犯疑。特别是领导就会强烈地产生“越位恐惧”。他们会想: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位老总一次在查账时发现,有一个10050元的单是店长签的字。于是,老总把店长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因为,店长的签字权限是不超过10000元的。
当店长到来明白了事情的原因后,解释说:我认为10000元和10050元差不多,所以就签了。
可是,在老总看来,现在虽然是只差50元,但是一旦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差五百、五千也会觉得差不多。因此,老总把店长原来的签字权限收了回来。
这个店长就是明显地越位了,虽然只是越了50元的位。但就是这50元也是权力等级的象征,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大笔一挥的。在领导们看来,下属这样擅自越权好像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触犯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威,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公司的管理规定,因此是绝对不会允许的。有些领导也许念你是初犯,第一次可能不说你,但是,也许此后他就不会再信任你了。因此,做下属的一定不能越权,哪怕一点点。对于那些该自己做的工作,必须做好;不该自己管的,碰都不要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要存在都是依靠规矩来维持的。任何企业都会有自己的规矩,没有规矩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不仅企业,任何机构组织都需要规矩,而其中有一条重要的规矩就是不要越级行事。每个班子机构的设置和每个岗位的设置都有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它。一个人存在于一个企业或组织中,就应该是谁的职责谁来做事,不能随便改变。
小李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贸机械设备公司工作。一次,他拿着整理好的报价单去找经理,让他确认,如果没有失误就给客户发过去。经理看了一下,问道:“有没有给你们主任看过?”小李略微迟疑了一下,答:“没有。”
这时经理笑了,让小李坐下,说道:“小李啊,你工作一向还是很好的,但是有一点不足:凡有什么事情呢,你应该先向你们的主任汇报一下,毕竟他是你的直接领导,有事一定要先给他打个招呼才对……”
小李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地方失误了。主任是部门的直接领导,很年轻,不比小李大多少,但因为毕业早,已经工作几年了。主任是学外语出身,对于机械方面的了解也不是太多,有些问题他也解决不了,还要进一步询问经理,而经理才是机械方面的专家。时间一长,小李有事就很习惯性地直接去找经理,而不经过主任。小李自认为并没有不尊重他的意思,只是疏忽了这一点。
经理的话让小李意识到,作为下属,如果有事情,一定要向直属领导汇报,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越级,那是对他人的尊重。
越级汇报、越级执行在职场上可是出了名的“扫尾哈雷”,一直被职场人视为不可触碰的雷区,谁碰上就是麻烦了,操作得当,也可能侥幸过了这一关;操作不当,不但容易得罪上司,丢了帮手,还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作为下属,用四个字来概括你的定位就是:贯彻执行。贯彻的是上司的思想,执行的是上司的决策,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接受上司的考核。和上司相处,你是他的下属,当然必须尽己所能助他一臂之力,但是,请不要忘记自己“参谋”的身份,切莫自作主张,喧宾夺主。
一次,销售部张经理带小赵出差谈生意,因为客户代表是小赵的大学同学,张经理希望小赵能以这层关系为突破口,搞好公关。
小赵确实很快就和老同学热乎起来,不仅给他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产品,还天南海北地聊起来。然而,在谈到一些合同细节时,小赵竟完全没有征询张经理的意见,最后,竟然自己拍了板,商定了合同,让坐在一旁的张经理很尴尬。
用餐时,小赵又自作主张点了满满一桌菜,和那位老同学继续神聊,把张经理撂在一边。看到满桌的菜肴剩下大半,餐费大大超过预算,张经理心里更加不满意。回公司的路上,小赵得意地问张经理:“张经理,我这次表现还可以吧?”
张经理冷冷道:“嗯,不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小赵意想不到的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出差的机会了,彻底被张经理给“雪藏”起来了!
虽然在这次谈判中,小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却忘了职场上的规矩,凡事都自作主张,根本没把上司当回事,这样做,如何能得到上司的信任呢?
因此,在与上司相处的过程中,大到与客户谈判、日程安排,小到出去买水、确定住宿标准,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先听听上司的意见,以免出现不合时宜的言行,最佳做法是当好“参谋”,提出建议,说明理由,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上司,切莫自作主张。
每个单位都像一部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固定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保障整部机器的正常运转。作为下属,应对自己的职务、职权、职责负责,在任何情况下,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到位而不越位讲的是“度”的问题。有的员工长期在上司身边工作,深得上司的信任,就产生错觉,以为深受重用就消除了与上司之间的界线,从而不自觉地站在上司的位置上,替上司做起主来。
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上司分忧,也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但即使你做对了,上司心里也不会舒服,因为做决定的应该是他。所以,在工作中,无论你与上司的关系多么亲密,无论你的看法多么正确,也不要逾越与上司之间的界线。
而有一部分人为了突出自己,老是喜欢搞越级活动,这些人大都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信任或者不服气。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损害了与上司之间的感情,给自己的日常工作,甚至以后的晋升制造了障碍。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到位即可,千万不要越位。
如果你不得不越级报告,首先,要语气诚恳,形式直观。在态度和语言上都不要否认你的顶头上司,不然会留给人搬弄是非的看法。在形式上也直观一些的好,是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搞得云里雾里。其次,要就事论事,别介入个人情感判断。最后,最好公开,不要让人觉得你在搞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