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本草之学皆宗托名“神农氏”的《神农本草经》,故我国古代中药类的书籍多称本草,《本草经集注》《唐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救荒本草》《本草蒙筌》……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其中又以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翘楚。

《本草纲目》凡五十二卷,一十六部,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余首,是李时珍用时二十六年,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三易其稿而成,可谓集本草之大成。刊行后,即成本草传世典范,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与稍早东传的《救荒本草》等一道引起了当时日本学者的巨大兴趣,不仅对医药学产生极大影响,还给日本的本草学界及后来的植物学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至江户时期,许多学者对本草植物存在不少疑问。本草学家岩崎常正决心弄清楚这些问题,亲自到山野考察采集,用几年工夫盆栽园培植物2000余种,根据实物把每种植物的形状临摹下来,编辑成书。最终,于日本文政二十一年完成了当时植物学上最有价值,彩色图说2000余种植物的《本草图谱》。在这部九十六卷的植物图鉴中,所绘根茎花实,分析毫芒,瑰丽华美,细腻雅致,颇合格物致知的理念。除内容具学术价值外,其丰富的色彩与传统中国本草类著作的单色表現大异其趣,写实细致的描绘亦提供类似摄影的精细效果,不仅有助学术研究,亦深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两相比较,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本草著作长于说而略于图,日本岩崎常正的《本草图谱》则长于图而略于说。所以,我们取本草著作的文字、择《图谱》中精丽详密之图,合为一书,分“草”“木”“果”“菜”“谷”五章内容。文中除所摘文字与图片外,同时辅以精简的博物学知识,介绍本草之性状、功能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本草,绝非仅止于上述五种,还有玉石、兽、禽、虫、鱼等。但中药品中以草木最多,故古人代之以本草,沿用至今。

此外,本书所选取的200多种本草均由致力于中医文化推广的张宝旬老师遴选完成,从而让本书更具实用和参考价值。张老师不仅家学渊源,且极具互联网精神,在微博、微信上以“小妙招治大病”的理念、方法受到二百多万粉丝关注追随,对中医文化的发扬光大有莫大功业。

我们亦期望过这本小书,能将博大精深的东方生活美学和传统文化展示一二。

寒来暑往,冬去春回;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编辑部
二〇一九年初春 rnFie2bXGp/n/X7WlduhBbAjGL0L7E7CZeVyIkLQou0Bp2ob8VhcytjD7zg2co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