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温病虚证的发热最好治

温病虚证是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中提出的。彭先生对温病很有研究,发现有些温病用传统的《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等方,治疗效果并不好。后来他研究了自然中的六气,发现我们有些时候会出现类似于外感风热的症状,其实并不是因为吸入了风热之邪,而是因为大气中的六淫邪气偏盛,我们内在脏腑之气受到感召,而出现本气自病。

打个比方,本来自家的孩子在家安安静静地做功课,结果院子外突然来了好多人在聚会做游戏。自家的孩子立马坐不住了,哭着闹着想出去看热闹。结果大人不允许,对他们又打又骂,家里闹得一团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外人进到家里来胡闹吗?其实不是,是自家人因为外面的环境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争执吵闹。

这个就叫作本气自病。

【主要症状】无明显外感表证,症见发热,且多为低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口干,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小便量少,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虚浮。

这时候我们就要判断,到底是风热感冒还是温病虚证了。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辨证要点:

1. 看脉象。 风热感冒的脉,轻按、重按都快而有力。温病虚证的脉,轻按或洪大而快或虚小而模糊,但是深按、重按下去,一定是非常虚弱的,甚至没有。

2. 看精神。 风热感冒后,身体会出现酸痛感,但只要不是高烧,便精神尚可。但是温病虚证是由于内在相火漂浮上炎,中下空虚,所以整个人会显得非常虚弱、无力、精神不振。

3. 看舌苔。 风热感冒的舌苔或薄黄或黄厚,但是温病虚证的舌苔,有可能薄黄,也有可能少苔、无苔。

由于一个是外感实邪,一个是内病虚证,因此虽然都是热证,但是用药思路截然不同。温病虚证,切不可贸用寒药。

【治疗原则】收敛浮火,酸甘化阴。

脉象轻按洪大而模糊,重按为虚为空,尿少尿黄,用乌梅白糖汤。

乌梅白糖汤

药品名称:乌梅白糖汤

组方:乌梅7颗、白糖50克(视情况可加薄荷叶)。

功效:酸甘化阴,收敛浮火。

最宜温病虚证(脉洪大,深按弱或无)。

乌梅酸收,疏肝气、降胆气,敛浮火,补木气,为治疗肝胆虚证的要药。白糖补中气而不横滞,与乌梅酸甘生阴,最宜温病虚证。

这个方子是典型的食疗方,非常安全。乌梅,最好为烟熏乌梅。对于治疗效果,彭子益先生在书里列举了十几个医案,我随机摘录两个,供大家参考。

有位中年男子在春天时突然生病了,症状为满身疼痛、恶寒、发热、神志昏迷。家人都以为他是外感了寒邪,就用正常治疗感冒的方法,无一见效,只好找到彭子益先生诊治。

彭先生一摸脉,发现脉象虚大而且模糊,由此判断为温病虚证,就开了乌梅白糖汤这个食疗方。这个病人温服一大碗以后,立即“汗出而愈”。然后这个病人就告诉彭先生,说去年过年他也得过一模一样的病,可是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慢慢好。

另一个人,和上面的先生症状一样。医生先用汗法后用下法,又用补法,结果大热不退,牙龈皆是血,好几天夜间辗转反侧,小便短而赤,经常又是喘息又是摇肩,常常说胡话,脉为虚小而数(脉小是因先用了汗法,耗损了津液)。后彭先生用乌梅4枚、白糖2两,浓煎后让病人服下,病人当晚就出了汗,汗后一晚安睡,呼吸平稳,早上小便顺畅且高烧退去,并且索要米粥服用。

为什么乌梅白糖汤可以这么有效地治疗温病?这是因为温病的起因是肝胆疏泄过度,导致胆火上浮,就会出现很多上焦的热证。但此时中焦虚弱,人就会出现神志昏迷、精神倦怠等症状。

乌梅入肝经,有平肝气、降胆火的功效,不但能够收敛浮火,还可以大补肝气。白糖甘味入脾,不但可以补中气,还不会形成积滞。二药同用,最适宜治疗这种温病虚证。

偶尔遇到兼有恶寒症状的病人,彭先生的解释是身体既感受了大气中疏泄之气,又感受了收敛之气,所以毛孔闭合了,此时只需在乌梅白糖汤里加一小把薄荷叶,把毛孔打开,这个病就好了。

而脉象轻按虚小模糊,深按为空为虚,小便清长时,用 乌梅三豆饮

乌梅三豆饮

药品名称:乌梅三豆饮

组方:乌梅7颗,黄豆、黑豆、绿豆各一把。

功效:收敛浮火,补养肝气、脾气,兼清肺热。

最宜温病虚证(脉虚小)。

黄豆、黑豆补养肝气、脾气,帮助肝恢复正常的疏泄功能,同时降胆气养津液。绿豆补养肝气和中气,兼清肺热。三种豆子和乌梅一起用,该收的收,该补的补,该清的清,气血调和,病自然就痊愈了。

三豆饮服用时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将豆子煮烂且汁浓,最好要煮上1.5~2个小时。当日煮当日服,绝不能过夜服用,放冰箱也不行,怕过夜后豆汁产生毒性。

下面也举个乌梅三豆饮的小医案。

一位妇人70余岁,夏日发热导致气短,用乌梅三豆饮一起煎,服后满身出疹,热退而愈。

乌梅三豆饮不仅仅可以治疗温病虚证,也可以治疗肺炎或者肺炎后期的咳嗽。只要是发热、脉虚,舌苔薄黄,甚至无苔,精神萎靡,有口干咽痛等津液缺失的热证,乌梅三豆饮就可以用,不必拘泥于病名。

举一个朋友的父亲的医案。朋友的父亲因肺炎住院治疗,挂水后效果很不好,一直有高热、脉虚、昏睡、咳嗽等症状。朋友根据我的推荐,给父亲用了乌梅三豆饮。几天后,这位叔叔的症状全部消失,病愈出院。

不管中医学到什么程度,一定要谨记这个概念:不要听病名治病,要看症状。只要症状符合,就可以对证用药,千万不要拘泥于病名,被病名束缚思路。 ujZd6LvkZxWznxgqwj3A2l+gAvdzPeqiqdk5eiYddyjElG0Hjyt+3m6h3InGd7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