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粉刺二案

粉刺案一

吴某,女,19岁,学生。

初诊: 1997年4月,患者诉面部及颈后、肩胛内缘等处长出类似结节样小疙瘩,红肿时觉疼痛,此起彼伏延绵数月。其结节的顶端有约为一黑头或小脓疱,以手挤之可有乳白色小米样物渗出。观其面部前额、唇周及鼻部两侧油脂分泌过旺,且有大小不等之结节样丘疹和色素沉着,小如芝麻,大如绿豆,按之疼痛,后项肩胛上方及内缘亦有散在丘疹样结节,泛红。兼有口干、纳呆、便结、胃腹胀满。舌红,苔中黄厚,脉滑数。

【诊断】
1.中医诊断

粉刺(胃肠湿热型)。

2.西医诊断

痤疮。

辨证分析: 患者由于青春期气血旺盛,恣食厚味辛辣之品,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于肠胃,不能下达,上蒸头面胸背而成,结合舌脉辨证为胃肠湿热型。

【治疗】

治则: 清热利湿,和营通腑。

1.体针

取穴: ①神庭、印堂、承浆、颧髎(双)、合谷(双)、风池(双)、足三里(双)、中脘、内庭(双);②阳白(双)、四白(双)、夹承浆(双)、上迎香(双)、曲池(双)、肩井(双)、血海(双)、天枢(双)。

治法: 一日一次,两组穴交替。其中神庭向上沿皮刺1~1.2寸,阳白等余穴按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中途行针2次,10次一疗程。

2.挑刺法

取穴 :①大椎、肺俞(双);②陶道、膈俞(双)。

治法: 两组穴交替,5日1次。挑刺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针挑破表皮3~5mm,继以消毒圆利针挑断皮下(或皮内)纤维样物若干根,碘伏消毒,若有出血或渗血用消毒棉签或棉球压迫片刻,止血后用创可贴敷在创口上。

二诊: 10天后,患者大便恢复正常,食欲好转,面部及后项部粉刺颜色变淡,红肿减轻。

继按上穴上法针刺。挑治改为梅花针叩刺足太阳经第一侧线,由头、项、胸、腰至骶部5~7次,使皮肤微红,隔日1次。心俞、风门交替刺络拔罐放血。另配合耳穴心、肺、额、颈、三焦、内分泌、脾针刺留针20分钟,1天1次,两耳交替。嘱其少食油腻食物,多饮水,多食蔬果,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早晚用硫磺香皂洗面。鼻口周围粉刺不可用手挤压。

1个月后粉刺生长得以控制,原有粉刺渐渐隐退,其他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好发于青春期,男性略多于女性。针刺的治疗在于疏通经脉,颜面部、背部取穴在于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皮脂代谢,由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手足阳明经穴用泻法以清胃肠湿热。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个人卫生习惯,可收良好效果。

粉刺案二

李某,女,28岁。

因工作原因不顺,暴饮暴食,性情急躁易怒,继而出现颜面部痤疮、黑头粉刺,以两颊部多发红,肿痒难忍。伴有口臭、便秘、尿黄。月经时间正常、量较多、色暗,偶有血块。自诉痤疮与月经无明显关系。寐食尚可,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滑数。曾多方寻求皮肤科医生中药、外用药进行诊治,具体治疗药物不详,病情控制不理想,故来求针灸治疗。

【诊断】
1.中医诊断

粉刺(肝脾湿热证)。

2.西医诊断

痤疮。

辨证分析: 患者因近期工作不顺,性情急躁易怒,暴饮暴食发病,以脸颊部多发,脏腑辨证属肝气不舒,郁火上行,兼横逆犯胃,脾胃蕴热,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胆湿热,蕴结中焦之证。

【治疗】

治则: 清热化湿、凉血疏肝。

1.体针

取穴: 阳白、颧髎、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行间。

治法: 除大椎点刺放血,隔日一次外,诸穴均常规针刺,针用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耳针

取穴: 内分泌、神门、肝、胃、大肠、三焦、面颊等穴。

治法: 用王不留行籽贴压。2~3日一换。10天为一个疗程。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0.5~1分钟。

3.刺络拔罐

肝俞、脾俞处刺络拔罐,两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以上治疗方法配合运用,10天为一疗程,嘱其保持面部清洁卫生,忌食辛辣、油腻及糖类食品,饮食清淡,规律作息习惯,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巩固1疗程后未再发新痘。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痤疮是容易复发的疾病,且本身病情轻重波动不定。影响痤疮的因素很多,单一治疗往往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针灸治疗痤疮有一定疗效,此案取阳白、颧髎疏通局部经气,使肌肤疏泄功能得以调畅;大椎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取合谷、曲池清泻阳明邪热;足三里、阴陵泉清热化湿;丰隆利湿化湿。针刺行间配合肝俞、脾俞刺络拔罐则清泻肝脾郁热,通经活络。配合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则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严师点评

粉刺常称“青春痘”,西医称之“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始发于颜面、胸背,多因青春期激素分泌旺盛,致皮脂腺分泌过多和毛孔皮脂腺管口角化栓塞,以致皮脂淤积于毛囊内,加之毛孔壁脱落的角化表皮细胞和细菌,堵塞皮脂腺口,致细菌继发感染而引起的炎症。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肺经积热上冲颜面、胸背,熏蒸肌肤致血热蕴阻。气滞血瘀而生痤疮,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食,胃肠功能失职,致湿热内生蕴阻肌肤而生本病。故治疗除针刺局部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外,尚需根据具体脉症予以配合辨证选穴。如案一重在针刺足三里、曲池、内庭、中脘、天枢清泻胃肠积热,又配合血海、膈俞和营通腑;案二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滑数,除兼有胃肠积热如口臭、便秘外,尚有肝郁脾湿之征。故治疗拟结合脉症重在取行间、肝俞、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疏肝解郁,理脾化湿。二案在治疗方案上,除体针局部加循经辨证取穴外,尚配合耳针重在刺激内分泌,以及刺络拔罐放血,挑治以清泻郁热,梅花针调理整体而达到治疗目的。 sLy4FpawqGHcZufkhlOXER4Ty+sdDEh/SS1YIyxHwso7j6obTFj8rJE+FvumRl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