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4岁,学校职工子弟。
1984年9月就诊: 其母代诉,半年多来食欲减退,甚至不欲食,平素喜好零食,大人因其正餐摄食太少,故不便断其零食,如此反复至正餐量越来越少,且有偏食习惯,每至就餐,则令大人深感头痛而来求治。观患儿面色少华,精神欠佳,形体偏瘦,大便时而不成形,头发稍见稀疏,口不渴,睡眠多易惊醒,头部易于出汗,尚未见肚大青筋,舌淡,苔薄,脉无力,家长提及做过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提示缺锌。
厌食症(脾胃气虚型)。
厌食症。
辨证分析: 小儿本脾胃虚弱,由于长期的饮食喂养不当,至脾胃更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厌食,久之则营养不良而见面色少华、肢倦乏力和形体偏瘦。由于钙、锌不足而出现睡眠增强,头发稀疏,易于出汗。
治则: 健脾益胃。
取穴: 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四缝。
治法: 两穴进针后均小幅度提插捻转10~15秒,不留针,每日一次。四缝穴用圆利针点刺并挤出黄白色黏液或血水(若无亦可),3~4天1次。
轻叩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从胸椎至腰骶椎5~7次,待皮肤微红,再重叩脾俞、胃俞10次左右。
上法治疗一疗程(10天)后,食欲明显增加,睡眠、精神转好。嘱家长顺势培养好小儿的饮食习惯,继服参苓白术散7剂健脾和胃益气,以调理脾胃。一月后追踪观察,患儿饮食恢复正常,精神活跃,遂停止一切治疗。
小儿厌食症应当与小儿疳积相鉴别,小儿疳积以面黄肌廋、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青筋暴露、精神萎靡为特征。本案患儿多由于喂养不当所致,它的治疗原则是健脾益胃消疳。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两穴合用可以健脾益胃,配合梅花针叩刺膀胱经可以增强疗效。四缝穴乃治疗小儿厌食、疳积的经验用穴。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明显增强胃肠的蠕动功能及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助于机体各种消化液的分泌。
黄某,女,3岁半。
1994年5月就诊: 患儿近半年来食不甘味,原自己吃饭,每餐约一两多,现要大人追喂,每至40分钟左右方能勉强将一小碗米饭(不足一两)吃完,兼夜卧不安,时而惊醒,面色萎黄,形体瘦弱,毛发干燥稀疏,尤以后头、两侧顶角处明显,大便时稀,每有不消化食物残渣,睡眠时露睛且头部多汗,时有磨牙声,暂未见腹大青筋,舌淡苔薄黄,脉沉细。
疳积(心脾气虚型)。
小儿消化不良,缺钙。
辨证分析: 患儿近半年来食不甘味,面色萎黄,形体瘦弱,毛发干燥稀疏,大便时稀,每有不消化食物残渣,睡眠时露睛,舌淡苔薄黄,脉沉细,四诊合参乃脾气虚弱、运化失常之象。夜卧不安,时而惊醒且头部多汗是为心脾血亏,血不养心。睡眠时磨牙多有虫积之可能。
治则: 健脾理气调心。
取穴: ①四缝(双)、足三里(双)、大横(双);②阴郄(双)、上巨虚(双)、复溜(双)。
治法: 四缝穴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黄白色黏液或淡红色血水,余穴用轻捻转加震颤,每穴约20下,不留针,一日一次,两组穴位交替治疗。
上法治疗7次后,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睡眠好转,出汗减少。遂以中药太子参6g,炙黄芪10g,白术6g,茯苓6g,甘草6g,扁豆6g,陈皮6g,煅牡蛎10g,大枣5枚。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以健脾调心镇惊止汗。半个月后家长告之,患儿恢复正常。
疳积多由损伤中焦脾胃,运化失常,形成积滞,日久纳运无权,乳食精微无从运化,以致脏腑肢体缺乏濡养,渐至身体羸瘦。取经外奇穴四缝消食导滞,健脾除积,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调和胃肠,脾经大横消食除积。患儿多汗、易惊,乃心主血脉、元神,主汗,血不养心则魂不守舍,心气虚则多汗,故取心经之郄穴阴郄养血敛汗,调神镇惊。又因肾主骨,骨通于髓,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补肾之母穴复溜,有利于滋发、润发、生发。
厌食与疳积,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因喂养不当,长期偏食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功能相互关联。若胃不受纳,则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使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又因脾主四肢、主肌肉,脾气弱则面色少华、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西医学认为,小儿喂养不当则会导致营养不良,甚或丢失相关的微量元素,故而不思饮食,久之缺钙而出现毛发脱落、夜卧不安、多汗。
该二例患儿均属喂养不当,致不思饮食。例一由偏食所致,证属脾胃气虚。例二除食不甘味、夜卧不安外,尚见毛发干燥、睡眼露睛,多汗是肾水不能上布于心,又因心主汗,肾主骨其华在发,故而出现上述诸症。睡梦中磨牙,多认为虫积所致。根据病情除用四缝、足三里健脾益胃外,并配合大横消食除积,又针心经郄穴阴郄、肾之母穴复溜滋肾调心,配合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更奏补气健脾、调心安神之效。并建议大便检查,以便配合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