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胆石、胆瘅二案

胆石案

颜某,女,58岁,退休职工。

初诊: 2001年5月,患者诉胃脘胀闷不舒1日,因前日与家人外出游玩时吃了冰激凌,约半小时后感胸口胀闷绵绵而痛,当时未予以重视。中午与家人一起在外用餐,吃了海鲜后觉胃脘胸胁部窜痛加剧,立即返回家中,赴医院求针灸治疗。患者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坐立不安,手按在上腹部,时欲呕,吐出黄色苦水。查:肝、脾肋下未触及,中脘、右侧期门穴压痛明显,苔黄、脉弦数,BP:100/50mmHg。B超等检查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

【诊断】
1.中医诊断

胆石(湿热蕴结,肝胆气滞型)。

2.西医诊断

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辨证分析: 患者体型偏胖,有胃病史,本次发病乃过食寒凉刺激食物,损伤脾胃,湿浊内阻,积久成热,湿热交阻,蕴结中焦,而致肝胆气滞不顺。

【治疗】

治则: 清泄肝胆湿热、理气镇痛。

1.体针

取穴 :四白(双)、足三里(双)、侠溪(双)、手三里(双)、丘墟(双)。

治法: 针刺双侧四白、足三里,且连续捻转行针,约5分钟后疼痛稍有好转,继续针刺侠溪、手三里、丘墟穴,其中手三里、丘墟两穴采用平补平泻,侠溪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间隔5分钟行针一次,并配合深呼吸。每日针灸2次。

2.静脉滴注

因患者对阿托品等药物的副反应大,故采用山莨菪碱静滴。

二诊: 次日,患者诉疼痛减轻,但背部因受到空调冷风刺激又发作,患者拒绝手术,故而继续采取针灸治疗,在昨日的治疗方案中,配合耳针及耳穴压豆。选肝、胆、神门、皮质下、交感。并嘱其口服曲匹布通片和消炎利胆片。避免寒冷刺激,禁止食用冰冷、油腻食物。

三诊: 采用上述方法连续治疗5天后,患者诉疼痛发作程度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近日来未见发作。嘱患者回家中可自己按摩四白、足三里,继续口服消炎利胆片、曲匹布通片,避免油腻食物及寒冷刺激。

【按语】

丘墟为足少阳胆经之原穴,胆腑病变之反应点,“五脏有疾,当出十二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丘墟功善疏肝利胆、通经活络,为治疗肝胆气郁、湿热所致诸疾之要穴;侠溪为胆经荥水穴,刺泻本穴能清泻肝胆实火,故丘墟配侠溪共奏清肝利胆之功。四白为和胃利胆经验穴。

胆瘅案

陈某,女,48岁,工人。

初诊: 1973年5月,严师带西学中学员去某工厂医院实习,前往急腹痛患者家中出诊,见一女性患者面色晦暗,右上腹疼痛难忍在床上翻滚嚎叫,问其家属,言及患者近日来常发右上腹疼痛如刀刺样、拒按,触摸右上腹胀满有一手掌大小范围包块,兼口干口苦、心烦、甚或呕吐苦水,双目结膜呈淡黄色且尿黄、便结。肌注阿托品疼痛暂缓,约2小时左右后复发,疑其胆囊炎、胆结石。舌暗少苔,脉浮弦紧。

【诊断】
1.中医诊断

胆瘅(肝胆气滞、血瘀阻络)。

2.西医诊断

胆绞痛(胆结石、胆囊炎待查)。

辨证分析: 患者右上腹疼痛难忍,乃肝胆经脉痹阻不通。口干、口苦、心烦、呕吐苦水,且双目结膜及尿黄,是肝胆湿热壅滞所致。上腹痛如刀刺样、拒按,触之有包块,兼舌暗、脉弦紧,乃肝胆气滞、血瘀阻络之证。

【治疗】

治则: 疏泄肝胆,调理三焦,通络止痛。

1.体针

取穴: 丘墟透照海(双)、胆囊穴(双)、行间(双)、支沟(双)。

治法: 上穴均用捻转提插泻法,配合深呼吸,吸气短而呼气长,反复5~7次,疼痛稍有缓解。于支沟、胆囊穴按电针仪密波50Hz/s通电,留针20分钟。

2.梅花针:膈俞(双)、胆俞(双)梅花针重叩刺络拔罐放血。

二诊: 次日复诊,言及昨日治疗后疼痛缓解,未见大发作,继按上法治疗,并配合耳针胆、交感、三焦、皮质下、神门留针30分钟,拔针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嘱其每日3次,每次、每穴按压半分钟左右。另配合中药金铃子散加味:金铃子15g,玄胡索15g,柴胡12g,白芍10g,枳实10g,郁金15g,龙胆草10g,黄芩10g,鸡内金10g(焙干打粉兑服),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 甘草6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两次。并嘱其控进油腻食物、避风寒、多饮水,半月后追踪,症状基本控制。

【按语】

该例为一急腹痛患者,结合脉证,属中医学中“胆瘅”范畴,根据疼痛部位与证候,为肝胆气滞、血瘀阻络,取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直透照海、配合经验用穴胆囊穴及足厥阴肝经之荥穴行间,疏肝利胆,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支沟,通调上、中、下三焦,并配合中药金铃子散加味,针药结合,加强疏肝利胆之功。嘱患者注意饮食清淡,避受寒邪,进一步检查确诊,以便中西医结合治疗。

严师点评

胆石、胆瘅,其主症均属“胁痛”范畴,见于西医学中之胆结石、胆囊炎。胁肋部位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分布之处,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两经互为表里。故胆道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时,除右上腹疼痛外,又常见于中上腹疼痛,并伴恶心呕吐等症,临床上称其为“胆胃综合征”。胆囊炎与胆结石常互为疾病。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由胆结石、胆道痉挛、水肿及寄生虫而引起胆道阻塞,急性发作时出现胆绞痛,以女性多见。

本案两例患者皆为中年女性,主症均为上腹或右上腹疼痛难忍,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例一为过食寒凉之物伤及脾胃致湿浊内阻、郁而化热、蕴结中焦、肝胆气滞而发病,初期误以为“急性胃肠炎”,经B超确诊为“胆结石”伴发胆囊炎。本科研团队经大量临床与实验观察发现,针刺四白、足三里穴可明显使健康人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面积增大。动物实验显示家兔胃及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增强,伴血浆胃窦平滑肌、Oddi括约肌中胃动素(MTC)、胆囊收缩素(CCK)含量增加。该例患者根据症情配合针刺胆经荥穴侠溪、原穴丘墟更获清热利胆之功,加刺手、足三里调理胃肠,故使胆绞痛恶心呕吐缓解。案二限于条件虽未做进一步检查,然究其症状体征,可初步断为急性胆囊炎而出现的胆绞痛,伴黄疸,采用针药结合以达疏肝利胆、调理三焦、通络止痛之功。

该病当注意少食油腻之物,避受风寒,必要时当进一步确诊,可予手术治疗。 p2pw1UceDEkH0RnRBAHNVm+i0DFsIF9u3GjgdtAS4wVlW/MDMKRlE5KC+TpIXO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