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胃痛、胃痞六案

胃痛、胃痞案一

刘某,女,54岁。

初诊: 2011年10月,患者有浅表性胃炎病史10余年,期间胃脘隐痛不适感反反复复,此次症状复发加重半月,现觉胃胀痛,喜暖,时嗳气,打嗝,但不反酸,四肢不温,大便时稀,小便正常,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查胃镜示:胃窦部炎症水肿,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1.中医诊断

胃痛(脾胃虚寒)。

2.西医诊断

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析: 患者有胃病史多年,脾胃阳虚则寒,故胃喜暖、大便时稀,胃气失和、胃络不通则见呃逆,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皆为脾胃阳虚所致。

【治疗】

治则: 温经散寒,理气和胃。

1.体针

取穴: 中脘、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神阙、天枢(双)、气海。

治法: 除神阙外诸穴均常规刺法,针用补法。足三里用温针灸,神阙施行艾条悬灸。每天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2.耳针

取穴: 取胃、脾、肝、神门、交感。

治法: 毫针浅刺,每次刺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每天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二诊: 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仅偶见打嗝,大便仍稀,天枢加灸,继续治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按语】

胃脘痛、嗳气、打嗝等是胃系疾病之主症,根据脉证互参,该患者属脾胃虚寒型,故以针刺配合艾灸,其中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腑会,配合胃之合穴足三里,通调腑气;又于神阙施灸,足三里温针灸,可温胃散寒;内关、公孙乃八脉交会穴的配合运用,理气降逆;气海、天枢调气疏理肠道;又加刺耳穴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功效。

胃痛、胃痞案二

彭某,男,38岁,在职员工。

2012年7月就诊: 患者原有胃痛病史,近几月饮食不节后胃痛、胃胀明显,服药效果不显,觉胸骨柄下酸痛,烧心感,兼反酸,无口苦。纳食正常,小便可,大便次数正常,但稀薄不成形,夜寐欠安,舌淡苔白,脉弦滑。胃镜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

【诊断】
1.中医诊断

胃痛(肝胃郁热)。

2.西医诊断

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分析: 患者本有胃痛病史,此次复发,乃脾胃气虚在先,饮食不节,伤伐胃气,胃气不降则肝气亦不得升,导致肝胃气机不和,久而郁滞化热。热积中州,故胃脘剑突下有烧心感;肝热犯胃,故胃酸,胃胀;肝胃不和,气机疏泄不及,碍及脾运化湿,故大便虽次数正常,但稀薄不成形;肝胃藴热,上扰心神,故夜寐欠安;舌淡苔白,为脾运气机所困之象,脉弦滑,为肝胃郁热之征。

【治疗】

治则: 清肝泻热,和胃止痛。

1.体针

取穴: 四白(双)、关元、足三里(双)、太冲(双)、公孙(双)、梁门(双)。

治法: 平补平泻为主,关元温针灸,太冲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耳针

取穴: 内分泌、肝、胆、脾、皮质下、交感。

治法: 每日针刺一次,每次刺一侧耳穴,留针20分钟,两耳交替,连治一疗程(10次)。

针灸1个疗程后觉胃痛好转,诉咽喉不适,有痰,加复溜穴;第二个疗程因患者需出差,遂中脘、胃俞埋线。

【按语】

胃痛是以各种性状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兼见胃脘部痞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腹胀等症。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胃痛与胃、肝、脾关系最为密切。病位初起主要在胃,间可及肝,病久损脾。本例患者有胃病史,脾胃之气已损,故以本经配穴为主,取胃经之足三里、梁门、四白穴和胃止痛,脾经之公孙健运脾胃而利水湿。取肝经之输穴太冲以疏理肝气,勿使横逆犯胃,而太冲不仅为肝经之输穴,亦为其原穴,《难经·六十六难》指出“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如此肝气得疏,脾胃得健,而胃胀等症乃解。

胃痛、胃痞案三

丁某,女,31岁,职员。

2012年9月就诊:患者诉胃痛、胃胀7月余。经治疗后胃痛缓解,仍胃脘胀满闷痛,嗳气,无反酸,大便欲解而不出,解出则先干后稀。饮食尚可,睡眠欠佳,月经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细。2012年2月行胃镜、肠镜示:浅表性胃炎,肠炎。

【诊断】
1.中医诊断

胃痛(脾胃气虚)。

2.西医诊断

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析: 患者青年女性,或外感寒邪,或内伤情志,戕伐脾胃,虽经治疗后有缓解,但邪虽去大半而正未全复,脾胃正气已虚。胃主通降,胃气不足则胃通降不及,故出现胃脘胀闷疼痛;浊气不降,气反上逆,故嗳气。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胃气不荣则脾气不运,湿化不及,故大便欲解而不出,解则先干后稀;“胃不和则卧不安”故睡眠欠佳。脾胃为后天之本,虚则气血不荣,故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胃气虚之体现。

【治疗】

治则: 健脾和胃。

1.体针

取穴: 四白(双)、梁门(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上巨虚(双)。

治法: 平补平泻为主,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

2.耳穴贴敷

取穴: 肝、肾、心、皮质下、交感。

治法: 每次一侧耳穴贴敷三天后,换对侧耳穴,嘱每日每穴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约30秒。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

【按语】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称之为胃痛,又称胃脘痛。胃痛以各种性状的胃脘部位疼痛为主症,往往兼见胃脘部痞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等症。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经严师所在科研团队临床与实验观察,证实针灸治疗胃脘疼痛以及其伴随症效果良好,可有效地缓解胃肠痉挛状态;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增强代谢与血液循环作用,减少渗出消除炎症;通过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促使胃蠕动恢复正常;并可通过神经与神经体液及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增强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与修复作用。本例患者辨证为脾胃气虚,故取穴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为主。取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合治内府”,《素问·咳论》亦云:“治府者治其合”,《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总括了足三里对胃肠腑病的治疗作用,刺之可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凡胃脘疼痛,不论其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其与本经四白、梁门、上巨虚相伍匡扶胃气;公孙为脾经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与内关相配专治心、胸、胃病证。

胃痛、胃痞案四

江某,女,44岁,办公室文员。

初诊: 2012年3月,患者诉上腹部胀满伴嗳气五年余,2009年9月于湘雅医院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阳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一周前起居不慎,受寒致上症加重,自服斯达舒等药物后无效而来门诊求治。近几日来上腹部胀满感,嗳气,食欲不振,怕冷,易疲劳,小便正常,大便稀溏,睡眠尚可。上腹部及脐周轻压痛,苔白质暗,脉沉细。既往有胆囊炎病史,自服消炎利胆片症状缓解。月经量少,色淡暗。

【诊断】
1.中医诊断

胃痞(脾胃虚寒,兼肝气犯胃)。

2.西医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析: 患者以上腹部胀满伴嗳气乃肝气犯胃,兼有食欲不振、怕冷、大便稀溏是脾阳不振,脾气虚之表现;加之患者患病日久,体质虚弱,脾胃不健,运化无权,且有感受风寒,致寒邪客胃,胃气受伤,和降失司,发为胃痞,此乃脾胃虚寒之证。

【治疗】

治则: 温中健脾、疏肝和胃。

1.体针

取穴: 四白(双)、梁门(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脾俞(双)、胃俞(双)、太冲(双)。

治法: 针灸并用,补法为主,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且嘱其清淡规律饮食,忌过饥过饱、饮食生冷,避受风寒。

2.耳针

取穴: 胃、十二指肠、脾、神门、交感。

治法: 每次选取一侧耳部5个穴位,每日1次留针15分钟,两耳交替针刺,10次为1个疗程。

3.中药:理中汤加味

党参15g,干姜10g,白术15g,炙甘草10g,白芍15g,厚朴15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0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 上法治疗一疗程后,上腹胀满感较前稍好转,但仍见便稀,且腹部脐周有压痛。上法加阴陵泉、天枢平补平泻,针后埋置皮内针,留置48小时,间隔2天后再次埋置。

三诊: 二诊之法继治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天枢压痛消失,腹胀、便稀消失,继治3次以固疗效。

【按语】

临床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也有一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如下:上腹部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慢性胃炎的病史常不典型,症状并无特异性,体征较少。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如上腹部饱胀、疼痛等,可怀疑慢性胃炎诊断,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患。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辅以胃分泌检查。该病需和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症、慢性胆道疾病等加以鉴别。本例患者因患病日久体虚,结合脉证辨其为肝气犯胃,脾胃虚寒型,结合足阳明胃经分布特点及临床经验采用三段取穴(即头部四白穴,躯干梁门穴,下肢足三里穴)以调理胃气,脾俞、胃俞健脾和胃,太冲疏肝理气,上巨虚乃大肠之下合穴,以复肠道功能,配合中药理中汤加味更奏健脾和胃之功。

胃痛、胃痞案五

程某,女,23岁,大学生。

初诊: 2012年5月,患者诉胃部胀满一年余,喜温喜按,平卧或受凉后加重,无呃逆反酸,睡眠欠佳,神疲,四肢不温,消瘦,时有汗出,月经量多并经常延期,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沉缓。曾于2011年12月19日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诊断】
1.中医诊断

胃痞(脾胃虚寒)。

2.西医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分析: 胃部胀满一年余,喜温喜按,受凉后加重,四肢不温,月经量多并时常延期,大便时溏乃脾胃素虚,运化失职,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神疲,乃中阳不足,清阳不升;月经量多并常延期,则乃脾虚不能统血。

【治疗】

治则: 健脾温胃。

1.体针

取穴: 四白(双)、梁门(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公孙(双)、中脘。

治法 :四白、内关、公孙平补平泻,梁门、足三里用补法,配合温针灸,中脘用艾条悬灸。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且嘱其躺卧时将头部抬高,晚饭后不宜再进食,少食甜食,饮食清淡。

二诊: 上法治疗10次后腹胀好转,但仍见大便溏,四肢不温。因患者学习紧张难以坚持每天针灸治疗,故改服中药治疗。

中药: 附桂理中汤。

制附子6g,桂枝10g,党参15g,干姜6g,白术10g,炙黄芪20g,苡仁20g,陈皮10g,芡实10g,砂仁10g,甘草10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

【按语】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黏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本例患者诊断为脾胃虚寒型痞满,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凡胃脘病,不论寒热虚实,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沟通三焦,功擅理气降逆,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取之可畅达三焦之气,和胃降逆止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调整脾胃而止痛,也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四白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严师曾研究四白之经穴效应,发现四白有很好的促进胃蠕动作用。

胃痛、胃痞案六

黄某,男,42岁,市委机关干部。

初诊: 1964年5月,患者诉胃脘胀满,常有烧灼感,尤以右侧卧位时症状明显,食不甘味,嗳气反酸,口苦,兼失眠多梦,烦躁易怒。一年前X线钡餐检查,诊断其为:胃黏膜脱垂。观其面色萎黄,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
1.中医诊断

胃缓(肝气犯胃、肝胃不和)。

2.西医诊断

胃黏膜脱垂。

辨证分析: 患者为一中年机关干部,工作繁忙,压力大时饮食不节,作息无度,致肝失疏泄,肝气犯胃故出现胃脘胀满,嗳气泛酸,肝火亢盛,扰动心神,而口苦,失眠,烦躁,易怒多梦。

【治疗】

治则: 疏肝理气和胃。

1.体针

取穴: 内关(双)、公孙(双)、神门(双)、内庭(双)、梁丘(双)、足三里(双)、中脘、行间(双)。

治法: 梁丘、足三里用补法,行间、内庭用泻法,余穴均平补平泻,一日1次,10次一疗程。每疗程停治3天继续下一疗程。

2.耳针

取穴: 神门、胃、肝、胆、心、交感、皮质下、三焦。

一日一次,每次3~5穴,两耳交替针刺,10次为一个疗程。

二诊: 2个疗程治疗后,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但未拍X线复查),由于患者工作较忙,不方便每天坚持来针灸科治疗,遂改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选用耳穴:肝、胆、心、胃、皮质下、神门、三焦等穴位,左右耳交替贴压。同时内服香砂养胃丸以巩固疗效。

【按语】

胃缓多因长期饮食失调,或因劳倦太过等,使中气亏虚,脾气下陷,肌肉瘦弱不坚,固护升举无力,以致胃体黏膜脱垂。患者面色萎黄、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是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致肝胃不和。内关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主治胃系病证。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通冲脉,主胃脘不适、嗳气返酸。公孙配内关为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也属于上下配穴法,两穴配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胃系病证的功效。内庭为足阳明胃经之荥穴,可以泻胃热。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古人云“肚腹三里留”,为胃系病证常用穴位。梁丘为足阳明经郄穴,有调理胃气之作用,且该部位肌肉丰厚,适合针刺,故临床上乃胃痛、胃胀不适常选穴位。中脘乃任脉经穴位,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主治腹痛腹胀等胃系病证,足三里、梁丘、中脘三穴配合使用,共奏调理胃肠之经气之功。行间是足厥阴肝经之荥穴,可以泻肝经之热。神门调心安神,结合针刺和耳穴治疗可以增强疏肝理气、和胃调心、安神之功效。

严师点评

“胃痛”、“胃痞”乃中医之病证名,泛指胃脘疼痛及胃脘胀满之证候。见于西医之“慢性胃炎”疾病中。“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从病理特征看,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分。针灸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较好的效果。

“八·五”期间至今我及所在的科研团队以“经脉脏腑相关”作为主攻方向,选择了跨越人体多个节段的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突破口,开展了大量的人体与动物实验观察,对“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规律进行了早期观察。发现刺激健康人头面四白穴,可使胃窦面积明显增大,其效应与足三里等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针刺四白、足三里,可使胃电、胃阻抗总功率增强,与此同时血液中胃动素(MTC)、胃泌素(GAS)的释放亦有增强,生长抑素(SS)释放降低。动物实验发现,针刺四白、梁门、足三里,可使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胃黏膜血流量增强,血液及胃组织前列腺素E2(PGE 2 )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增加。“九·五”期间开展了中枢与外周通路与体液机制的研究。发现针刺传入信号进入延脑孤束核(NTS)后通过激活SP能神经对胃功能起调整作用,率先提出“经脉-脏腑-肽能神经相关假说”。“十·五”期间进一步从器官-细胞分子-胞内信息物质传导等途径开展了研究,揭示了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初级中枢神经传导通路及脑肠肽受体、受体后信息传导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组学、基因表达谱的多方研究。“十一·五”“十二·五”结合临床开展了“一经调控多脏”与“多经司控一脏”以及三段取穴(四白、梁门、足三里)对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推广运用。

所举胃痛胃痞六案中,有五案为浅表性胃炎,一案为胃黏膜脱垂,根据脉症以“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居多,其治疗特点以三段穴(四白、梁门、足三里)与八脉交会穴配伍(内关、公孙)为主,若肝气犯胃症状明显则用太冲或行间兼疏肝和胃,脾胃虚寒、四肢不温,多加脾俞、胃俞或中脘、气海等,针上加灸注重随证加减。并配合耳针疏肝和胃,兼调理交感,必要时针药结合,常获良好效果,但治疗贵在坚持。 N1QNTT9vLZtuR68kB0+6CoYG0W1LKAK8WjgM5TWEfQn5Dwek31YRuoTslEno7b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