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串雅内编》的作者赵学敏(约1720—1805年),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人。他主要生活在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当时的钱塘(今杭州)一带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

赵家是一个名门大户,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一名儒生,通过仕宦途径去求取功名利禄,可是赵学敏却淡泊名利,但怀救苦之心,违背父命,转而学医,并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医药学的研究。

赵学敏从医一生,关心患者,同情苦难,同时具有怀疑突破精神,不盲从经典。当时,《本草纲目》一书,已被一般医药学家奉为医药学中的经典,要修改、补充它,是会遭到一些墨守成规的人反对的。正如他在《本草纲目拾遗·小序》里提到的:“客有问于予曰:闻子有《纲目拾遗》之作乎?予曰:然。客曰:濒湖博极群书,囊括百代,征文考献,自子史迄稗乘,悉详采,以成一家之言,且其时不惜工费,延天下医流,遍询土俗,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如《癸辛杂识》载押不芦,《辍耕录》载木乃伊,濒湖尚皆取之,亦何有遗之待拾欤?”总之,人们认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经尽善尽美了,不应该再搞什么补遗了。然而赵氏却大胆地冲破这种束缚,在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和发展,终于著成了《本草纲目拾遗》。

认识来源于实践。赵学敏在医疗活动中,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获得知识,充实理论。他曾和弟弟赵学楷开辟药圃(养素园),亲自栽种试验,从中取得直接经验;同时又善于向有实践经验的医生和广大群众学习,吸取间接经验,发展了医药科学。对于从书本和调查访问中得到的材料,他注意分析研究,确有功效的才会选用。由于他这种勇于实践,注意调查研究,加上勤奋好学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使他在医药学方面,能够有所成就,著有《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囊露集》、《本草话》、《摄生闲览》等十二种,但多已散佚,现仅存《本草纲目拾遗》及《串雅》两种。《串雅》一书内容,十分之三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走方医赵柏云所提供的,十分之三取自《百草镜》、《救生苦海》,另十分之三取自《养素园传信方》及江闽方本,余下的十分之一取自一些医生传用的成方。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走方医游乡串户,看病卖药,所得微薄,聊以糊口。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贫苦的劳动人民,他们的技术多半是师传口授,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大都累积了许多民间治疗经验,掌握着一技之长或某些独到之处。但他们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出身,在封建社会里,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社会地位极低,因此不能很好地把经验总结出来。另外,由于当时走方医衣食得不到保障,迫使他们把自己的经验、效方视为至宝,不愿轻易传授,更不愿公开出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赵学敏能够重视搜集、整理走方医的经验,是很可贵的,为我们研究和继承走方医的经验提供了条件。

赵氏把走方医的经验整理编写成册,取名《串雅》,意思就是使串铃医(走方医以摇串铃为标志)的经验登上大雅之堂。赵氏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社会进步和革新思想对他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分不开的。正因为他具有革新精神,在他为《串雅》写的原序里,一开头就向旧的传统挑战,指出《周礼》分医学为四(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而没有走方医之名,后来一些医家总结医药学经验,编写医书,都不记载禁、截、顶、串诸法,这是因为他们看不起走方医的缘故。赵氏高度评价走方医的经验说:“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药物不取贵,下咽即能去病,山林僻邑,仓卒即有”,即具有贱、验、便的特点。因此,他认为走方医的技术不是“小道”,而是大有可为的。同时指出对那些专靠“摇铃求售”、“游食江湖”之流,要和“救世济危”、“颇有道理”的走方医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赵学敏搜集、编写《串雅》所遵循的“不悖于古,而利于今”、“可济于世”的原则也是可贵的。这种从实际需要出发和那些是古非今、因循守旧的观点截然不同。赵氏就是在这种“不悖于古,而利于今”的思想指导下,保存和发掘了民间医药知识,在中国医学史上做出了一定贡献。从《串雅内编》搜集的大量民间秘方、验方中,很多具有贱、验、便的特点,如五倍子研末涂脐治盗汗,吴茱萸贴足心治咽舌生疮,陈小粉(麦)治疗痈疡发背,秋葵花、地榆治疗烫火伤,雷丸组方治疗蛊臌,水蛭组方治疗血臌,皂矾组方治疗黄肿病等,这些方法简便易行,既有良好的疗效,又少副作用,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和喜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赵氏在《串雅》中继承了祖国医学中“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认识到疾病不但可以治疗,而且可以预防。当时对于流行病的病原体和传染媒介,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书中集录了避瘟丹,利用药物焚烧,杀除害虫,避瘟除邪,净化空气,以免“疫气”侵染。在当时预防疾病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在今天,这些防疫方法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

总之,赵学敏的医学成就,主要是收集、发掘了民间医药资料、文献,敢于向那些因循守旧,瞧不起民间医药的保守势力挑战,敢于跳出固有的圈子,对医药学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但赵氏毕竟是二百年前的医药学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串雅》内容里还存在一些问题,尽管他自己在《串雅》序言中说,对“夸新斗异”者删去,在《拾遗》凡例中也说:“若稍涉疑义,即弃勿登”。可是一些迷信糟粕在《串雅》不少条文里仍然散见,如制药要“安西方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端午重阳腊月修合”;还有“男子用蒜八瓣,女七瓣”;在外科一些处方中,选录了有高贵药品麝香之类的组方,不能为普通百姓所利用;还有一些走方医为了炫耀技术,把一些取信病家的江湖术语也搜了进来,甚至在一些条文下照样写上“神方”、“神授”、“仙传”、“即愈”、“极效”、“永不复发”、“除根”等,这些是违背辩证原则的,把这些内容写进《串雅》,反倒影响人们对《串雅》的正确认识。对于这些,我们要分辨剔除,分析批判。

我们选择《串雅内编》中体现赵学敏进步革新思想、具有一定科学性、药物来源较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对广大群众现实防治疾病工作仍有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一部分内容,编了这个选注本,供广大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发掘研究祖国医药学及防病治病参考。

由于原书初刊于1980年,现已很难买到。近因读者需求,我们加以修订再版,以供研究发掘民间走方医学流派参考。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所限,这个选读本难免有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八十八老朽胡永盛
识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室
2014年1月 jvkKusCTBfwGqcZ62y3FAS4JqSR+CIWdY8B+sURpCE3Np9D/KBLGcJNHZ8xZnG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