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存在就是被感知”
——冯文潜先生指导我初会西方哲学原著

转入哲学系后,我在哲学的海洋里随意翻腾,碰巧抓到了一本英国经验论哲学家巴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的英文原著,翻阅了头几页,便被吸引住了,于是经常从图书馆借阅。我当时自学这本书的地点,既不是图书馆,也不是宿舍或教室,而是茶馆,今天的青年也许觉得不可想象。抗日战争期间,从沦陷区迁往后方的学校,校舍都很简陋,西南联大其尤甚者,二三十人住在一间狭长的人字形草房里,房顶是铁皮上加盖茅草,四壁是土砖,三五个熟识的同学自由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组(我们口头上爱说group),把一间本来就空间很小的房间分隔成四五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就是由两三个上下床围成的一个“小天地”。各个小组之间的人大多彼此不相往来,我与隔壁小组的一位同学只一床蚊帐之隔,相聚一年,彼此没有交谈过。每个小组有一张书桌,书桌往往成了上铺的踏脚板,我们很难坐在桌旁念书,而图书馆又小,于是同学绝大部分把茶馆当作自修室。早晨一起床,吃过早饭,就夹着书本到校旁的云林街“泡茶馆”,一杯茶从早晨八九点“泡”到十二点,然后回食堂吃午饭,午饭后又去“泡”,一天“泡”三次,也就只给三次的钱,茶馆老板并不因为你“泡”的时间长就多收费。巴克莱的那本著作,我几乎全部都是在茶馆里“泡”完的。

云林街一条街几乎全都是茶馆,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大多是联大同学,茶馆里高朋满座,也一样大多是联大同学,各种喧嚣声、议论声都有。一会儿从打桥牌的座位上冒出来什么“just make”,“他妈的”;一会儿从闲坐聊天的座位上冒出来什么“四大家族……”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茶馆的墙壁上还挂上几个大字:“闲谈莫论国事”。可我念巴克莱的书入了迷。巴克莱的那本书,千言万语,集中在一句话:“存在就是被感知”。任何东西,你不感知它、不感觉它,它就不存在,例如桌子就不过是一堆看起来是黄色、方形,摸起来是凉凉的、硬硬的感觉,除此以外,它就什么也不是,哪还有什么独立于人的感知、感觉之外的桌子?我念到这里,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巴克莱把我引入了一个非常人所能想象到的世界。我对茶馆里的各种喧嚣声、议论声置若罔闻,也似乎是,既然我不去感知它们、感觉它们,它们也就都不存在了。我那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哲学,只是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些哲学原著,便以为它们是哲学之全部。原来念经济系时的一位同系同学问我:“哲学是讲什么的?”我回答说:“哲学就是把桌子化解为无。我们平常人太现实了,你还在念经济系!什么银行、货币,说穿了都是无,一堆感觉。你不感觉它,银行、货币也就没有了,只有学了哲学才能使人真正高超起来。”经济系的那位同学回答我:“学这些有什么用呀?难怪哲学系尽出疯子,你可别学疯子。”不管我当时对巴克莱、对哲学了解得怎么肤浅,反正我觉得我已另有一番境界,不足为俗人道也。

我转入哲学系后念的第二本哲学原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是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学家冯文潜(字柳漪)先生在讲授“西洋哲学史”课程时要求我们必读的书。柳漪师问我:“你已经接触过一点西洋哲学原著吗?”我回答:“正在念巴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已经念了不少。”柳漪师约我到他家谈谈我对巴克莱的理解。他对我的回答似满意似不满意,大概意思是:很有些心得体会,但不够准确。我平日爱在课后追着柳漪师提问,隐约感到他喜爱我这个学生,便在一次谈话后明确表示,希望以后经常到他家请教。他满口答应。特别是冯师母,有一次,还热情地接着柳漪师的话头说:“你这位老师很愿意接待你。”我就这样成了他家的座上客。他特别嘱咐我,要我熟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说:“这才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最重要的必读之书,要像读《论语》一样地读。”我似乎感到我原来随手抓的那本巴克莱《人类知识原理》没有抓到点子上。我当时对西方哲学原著根本没有什么叫作重要什么叫作次要的观念。柳漪师还非常具体地教了我一套读《理想国》这样的经典著作的办法。他要我每读完一节或一章,就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话把原文的大意写下来,个人的心得和评论写在另一旁。他说:“我看你的读书报告,首先是注意你自己的理解和概括是否与原文的原意相符合,但又不准你照抄原文,要你合上书本再写,尤其不要满纸都是自己的评论,实际上,却连原意都理解错了,弄得文不对题。”的确,我在写读书报告的过程中,有时自以为懂了,临到执笔,却又表达不出来,概括不起来,这时就会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对原文懂得还不透,于是打开原书再看,再合上,再写。这样写完一次读书报告之后,原著的那一部分内容就不仅懂得比较透彻,而且也记得比较牢固了。实在不懂的地方,口头请教老师。这就更加终生难忘。柳漪师评阅时,既看我个人的评论,更着重在有失原意之处。他提醒我,基础性的东西,就得这样学。我当时暗想,老师有点“述而不作”,但后来每一回想,却越来越觉得从他那里学得的知识最准确、最熟透。巴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一书的后面部分,我就是用他教我的这个办法来自学的。巴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我与西方哲学“初会”的两本原著,也是我读得最熟的两本西哲原著。怎样打基础,怎样做学问,我在这些方面深深受益于柳漪师。我希望现在的青年对于打基础的东西也不妨试用一下这个办法,或许苦一点,甚至会有人不屑于这样做,但等到年纪大了,我猜想会感到终身受用。

这两本原著都是在茶馆里那种“我不感知那些喧嚣声和议论声,那些声音就不存在”的条件下念的。在政治气氛和学术气氛都很浓重的西南联大,常常会听到“走出象牙之塔”的进步呼声,我算得是身在茶馆、心还在象牙之塔的一个“落后分子”。柳漪师当年也没有“走出象牙之塔”,师生两人可谓“沆瀣一气”。他看重我,竟在我生病期间还打听我住的房号,到我床边问寒问暖。柳漪师对我那种慈父般的关爱,甚至引起了周围同学的羡慕之情。他在我病中了解到我因经济困难,在外“兼差”,由于时间冲突,常常不能听他讲授的“美学”课,便破例允许我可以不上课,以读书笔记和学年考试成绩结业,还说:“学习不一定非得围着老师转不可。”我的“美学”课成绩居然得了92分。

我大学毕业时,他要我到南开大学当助教,当助教的第一年就独立开课,这也有点例外。过了一两年,也许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要我翻译巴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你把《人类知识原理》念得那么熟,就干脆把它翻译出来吧,我替你校阅。”他的校阅也很特别,一字不改,尽作旁注,“此字不妥”,“此句待斟酌”,问号、感叹号,随处可见。我问他何意,他一一作答,显然比他亲自动笔还要劳神费事。一切都出自我之己意,但多有他的印迹。这大概也算得是一种学术上的自由之风吧。在翻译过程中,柳漪师经常提醒我,翻译首先要注意准确性:“做学问重在严谨扎实,翻译重在忠于原文,有人讲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讲得天花乱坠,但对照原文一看,却错误百出,做学问不先下一番我注六经的苦功夫,就想六经注我,一步登天,那只能是空中楼阁。”他的这番告诫至今犹在我的耳边,也是我衡量学术价值的主要标准。我译的《人类知识原理》几乎全部收录在北大哲学系编的《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中,《人类知识原理》的校阅者写的是冯文潜。每看到那“校阅者”三个字,就会引起我对他的怀念,他不是一般的“校阅者”,他是我哲学生命的养育者。1961年,他不幸病逝,我专程到天津南开大学参加他的追悼会。 d3F+CWHPWP9gSD9CoaMKKVDBtIhmecCbRfZ45zq9t0dTUrckH82f9/5DaDsHXM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