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偏见的认知过程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最重大的学术贡献在于他对偏见形成过程中认知因素的强调。奥尔波特的认知视角体现在两方面:范畴化和刻板化。范畴化解释了刻板印象的起源,刻板印象是有关范畴的一套固定信念;合法化解释了刻板印象的内容,人们对某一社会范畴或群体持有怎样的刻板印象,取决于人们想要实现的社会文化目的,因此刻板印象内容经常是不合逻辑、与事实相反的(Jost and Hamilton,2005)。

(一)范畴化

奥氏以一种在他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态度强调社会范畴化(social categorization)对偏见的作用(Dovidio et al.,2005)。

“社会范畴化主导着我们整个思维生活……人类心智必须在范畴的帮助下才能思考……范畴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平常的预前判断(normal prejudgment)的基础。我们不可能避免这个过程。生活中的秩序端赖这个过程。”(p.20)范畴化倾向是人们为了在一个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生存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自然趋势。我们依据“最少努力”原则(“least-effort”principle)对事件归类,新刺激或新体验总是要被纳入旧范畴,我们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范畴化让我们对生活的调试快速、顺畅和一致。”(p.21)

范畴化的一个结果是:范畴内部的相似性和范畴之间的差异性被夸大。并且人们对范畴的看法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人们将那些与观念中的范畴不相符合的新个体和新体验当作特例看待,而对整个范畴的看法维持不变。范畴化在降低社会世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同时,提升了不确切性(Yzerbyt and Corneille,2005:175-191)。

与范畴化相伴随的是本质主义信念的发展,即相信一个社会范畴拥有某种固定的、与生俱来的、不可移除或改变的本质,这种本质为该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有,并且可以据此解释该群体外显的行为表现。社会范畴原本是文化的产物,而本质主义却将其视为自然范畴,越是被自然化的社会范畴,越有可能成为偏见的受害者。

在奥尔波特对范畴化的讨论中有一点需要强调,即价值系统对于范畴形成和外群偏见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范畴是他所持有的价值。个体对其价值有积极的依恋和偏爱。人们之所以贬低和憎恶他人,是因为他人的价值对自身价值构成了威胁和挑战。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对这一取向的延续和发展,1990年代成型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同样讨论到了价值系统与偏见的关系。当死亡的必然性被启动,人们开始思考存在的价值。为了从死亡带来的恐惧中解脱,人们会倾向于更加维护他所信奉的文化世界观。文化世界观中蕴涵一系列的价值标准,群体成员认为,坚信这种文化观并遵守价值标准的人可以不朽。内群文化价值是个体自尊的来源,它让个体感知到他们是共享价值体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成员,由此获得安全感和永生体验。因此,在死亡启动、恐惧提升的情况下,那些对内群价值和世界观构成挑战的外群成员(如妓女、践踏国旗者)将会遭遇更严重的偏见和歧视。

(二)刻板化

奥尔波特强调刻板印象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这被称为“奥尔波特最有影响的遗产之一”(Dovidio et al.,2005)。“刻板印象不同于范畴,刻板印象是与范畴相伴随的固定信念。”(p.191)刻板印象一词最初被提出时只是作为对群体的描述,而奥氏将刻板印象的作用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它不只是一种群体描述,更是一种认知结构,具有型塑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正是因为信息加工者对刻板印象的依赖,人们头脑中预先存在的信念和偏见才得以维持,现状才得以长久存在。

除最大化认知效率,刻板印象还能够解释偏见性的文化和制度形式,并将其合法化,而后一种功能更重要,即“刻板印象所具有的合理化(rationalizing)和合法化(justifying)功能要超出它反映群体特质的功能”(p.39)。因为存在“黑人是懒惰的、愚笨的,犹太人是精明的、不诚实的”这种刻板印象,对黑人和犹太人的排斥、贬低,以及这一群体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才具有合理性。

宙斯特和巴纳吉(Jost and Banaji,1994)将刻板印象的合法化功能总结为三方面:自我合法化、群体合法化和系统合法化。奥尔波特对刻板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自我合法化功能,即人们通过刻板印象贬抑他人,进而获得对个体自身的良好感受。对群体合法化功能虽有提及,但没有详细讨论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即刻板印象将指向外群体的歧视行为合法化,并同时提升内群的正向特异性;对于系统合法化功能,奥氏则完全没有讨论到,而这恰恰是刻板印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指刻板印象为那些明显体现偏见的制度形式提供合理性,使其看起来合法、合理、必需甚至高贵,例如奴隶制、种族隔离制、种姓制、父权制等。

因为奥尔波特强大的学术影响力,他的主张左右了当代群际关系研究的关注点,使认知视角一度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路径。其贡献在于,他让人们将偏见看作一种常态现象。但是,社会认知路径也因“去社会性”(asocial)而受到抨击,因为它无法解释刻板印象如何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也没有讨论到为何对内群的刻板印象是积极的,而对外群的刻板印象是消极的。在这一点上,社会认同论显示出其独特的解释力。

社会认同论通过引入自我范畴化/自我归类(self-categorization),将刻板印象与社会认同联系起来。人们有积极看待自我或尊重自我的动机,而在自我归类之后,社会认同(群体资格)成为自尊形成的重要源泉。这一动机的实现途径是,建立起提升内群、贬抑外群的积极群际差异。对于刻板化感知中的我群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仅从认知路径无法提供完备的解释,只有借助社会认同,我们才能理解偏见生成背后的心理过程。

刻板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共享性。共享性起源于社会影响。这种影响被自我范畴化所增强,即群体内部参照性信息影响导致对内群规范的遵从。建立在自我范畴化之上的社会认同过程,为社会一致性或者说内群共享认知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豪格、阿布拉姆斯,2011:91-93) dAHP+RXrh1EPDqsYe+CxBE4uH2F8+f0M9slxMMYzEMkROBJ4VDlFikT0kv3cxm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