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文献评述与研究程序

(一)文献评述

1.不确定性与“流动的现代性”

在发达的现代性中,人们脱离并重塑传统的社会阶级、家庭模式、职业路径等社会结构与相应义务,进入需要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失去了其基本的生活行为的确定性和集体性,失去了与“实践知识、信仰和指导规则相关的传统安全感”(贝克,2004:156),开始能动地塑造其个人自传。这个过程伴随着个体丧失传统工业社会的认同基础和集体保护,进入风险和不安全感的状态。人们需要选择个体的社会认同和成员资格来管理自我,并且自己承担每一选择的风险与每一个人失败事件的责任;与此同时,个体以一种新的社会承诺与新的模式被重新整合(贝克,2004:160-167)。

鲍曼(2000)则提出了“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概念。“我们正在从一个前设的‘参考群体’时代,走向一个‘普遍观照’的时代”,即人的态度与目标不再受制于特定群体已有的准则,而是依据周围人的处境(这种处境往往是变动不居的)。这个时代的模式和规范不再是群体作用下不证自明的,而是如液体般可塑性极强地、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在个体身上得以重造。资本的全球性流动、政治在自由资本威逼之下的退却、文化的多元化等结构性因素使得个体不停地处于各方张力、推力之中而流变。传统社会约束的瓦解,几乎完全落在个体肩上的生活及道德责任,导致个体安全感丧失,不确定性增加。

每个被卷入现代性中的个体都不“自觉”或不得不顺应它的洪流,在这种漂浮不定的风险中尽可能理性地进行认知和选择,策略性地付出认同努力,在流变中组织自己的日常生活与个人生涯,以克服其在当前社会形态下的不确定性和本体性焦虑。

2.认同的基本概念

在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中,自我的反思性在于其可以将自身当作客体进行归类(Stets,Burke,2000)。在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过程中,一方面,个体突出了自身与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个体也突出了自身与外群体成员之间的不同之处(Abrams and Hogg,2006:19-20;Hogg,2007),而且这个参照边界是变动的、多元的,从而产生出多种表现或多样内容的认同。认同可以分为个体认同(personal identity),即个体对他/她自己的认知评价,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以及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即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也就是行动者将群体资格(membership)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并对该群体资格附有情感(Tajfel,1974)。

方文(2008a)以“群体资格”作为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群体资格,即行动者在社会范畴化或社会分类体制中所获得的群体成员特征或范畴特征”,认同是对这些特征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动承诺,它是多元的、主观性的、动态的、共识协商性的和能动的。行动者负荷多元群体资格并不断追求多元群体资格是其社会存在的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成员资格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建构多元、动态的社会认同。而认同的解构和重构则是行动者放弃或脱离某种群体资格、致力于寻求新的群体资格的过程。群体资格路径溶解了宏观的社会变迁、社会结构与微观的个体行动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个体作为行动者在与社会力量的互动中建构其多元品质及特征,即多元群体资格既是行动者在主观能动性下对自身雕刻的努力成果,又是社会力量在个体生命历程中留下的印记,后者使前者具有客观内涵。它是一个价值中立的事实性构念,相比于价值负荷的“社会认同”,以及凝固的、作为社会期望载体的“社会角色”,它将认同中的价值负荷剥离开来,使不同类型的认同在价值中立的同一切入点(即群体资格)上进行讨论,并通过群体资格的梯度特征区分了能动的行动者对角色期待的实现程度,因此显示了对认同事件更加灵活、有效的解释路径。

3.生命历程中的动态认同建构

在理解宏大制度变迁与个人生活机遇之间的联系时,“生命历程”为社会学提供了重要视角(周雪光,2015)。生命历程的社会学关注个体生活的模式、趋势变化,以及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规范、形势及变革对个体生活的影响(Green,2010),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它同样重视行动者及其能动性,重视个体的选择和行动过程(Elder,1994),很好地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耦合。

作为总结,目前的认同研究往往侧重静态的观照,而较少关注个体行动者在与各方社会力量的互动下建构认同的动态过程与行动努力。本文将以多元群体资格为切入点,从行动者个体认同建构努力的动态过程及其生命历程出发,关注研究对象过往的生活环境、个体生命事件、生活机会的变化,注重其对自己的记忆、经验和意义系统的诠释,强调从研究对象所述的个体经历、感受和体验来反观社会力量的影响。本文还将进一步讨论各类社会组织及社会群体是如何参与到他们的认同建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如何认识、争取或调配这些社会组织可为其提供的认同建构资源,以及遭遇了何种认同困境。

(二)资料收集程序

本文将选择深圳的移民白领群体,即从外地移民深圳、具有较高教育背景、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覆盖政府工作、金融、互联网、制造业、教育咨询几大行业。另外,由于条件所限,未能涉及属于不同同期群的移民白领,所调研的对象年龄均在20~30岁,来深年限在10年之内。

本研究为质性研究,第一手资料来源于对20名深圳的移民白领分别进行的时长一小时至两小时不等的深度访谈,其中一部分为半结构式访谈,另外一部分则相对开放,视具体访谈过程中被访者提供信息的意愿以及信息丰富程度而灵活调整访谈结构及内容。 JJRUSLOMgfzCaIaOuwvqNvPZVqLT++hgxIInav3HnZEST72siDaJyk6kMc5OxE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