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目标。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证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与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既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生态的主宰,其核心理念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就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表征。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中国共产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之时,实际上已经合乎逻辑地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了。两者之间的这种根本一致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社会发展观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上是一致的,都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反对资本主义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对自然界的无限制掠夺和破坏,强调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符合生态原则。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都要求它们必须摆脱原先那种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新的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历史使命的实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致的。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把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制度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的社会制度保障。

在价值追求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靠的是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优劣,不仅要看谁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还要看谁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谁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谁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不以追求利润的无限扩张为目的,而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同样,生态文明建设也倡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体系,保障人的发展、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在国际关系中,生态文明内在地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和环境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所以,二者在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布局的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五位一体”,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并列,使它们具有了同等的地位。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是重要动力,社会建设是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基础。

第一,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作为血肉之躯,人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从事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文明发展为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所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粗放的经济发展使得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切经济活动都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这种时代要求促使经济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建设,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模式,促使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第二,政治建设是制度保障。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借助国家权力的强制力和引导力,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化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着政治区域内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一系列的论断说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治建设的保障,政治建设应该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第三,文化建设是重要动力。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树立全面的生态文化意识并努力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包括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文艺、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生态文化是把人对自然的掠夺、破坏逐渐转变为对自然的尊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人类需要不断地丰富生态文化,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进,并用这种新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四,社会建设是重要支撑。社会建设关系国计民生,也关系着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民群众期望的“更好生活”,也包括美好的生态环境。所以,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状况,深刻地影响与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状况。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等问题,也从反面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其他四个建设的基础性意义。

总之,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是对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与否成为衡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基本尺度与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只要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就能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Vcvf/RCWG7/bM5D4eRBAT6WGMmO1/NgZLFmZVvn3ANvBavsQg8RtokWVEQPlV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