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如果我们可以将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这些不同的哲学形态统称为“哲学”,那么西方哲学作为其中的一种哲学形态,其源远流长的形而上学传统肯定是它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的形成、繁荣和衰落构成了西方古典哲学兴衰史的一条主线,虽然批判和消解形而上学传统是现代西方哲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所从事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在现当代西方哲学中仍然为一些哲学家所讨论(例如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即使在英美哲学中,哲学家们亦在语言哲学的背景下恢复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因此,尽管以形而上学为基本特征的古典哲学一再被宣布已经“终结”从而变成了历史,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形而上学问题仍然是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研究形而上学问题对我们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形而上学看作起源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一门学问。毫无疑问,世界各大文明都有对于终极关怀问题的思考,而西方哲学自希腊哲学以来则采取了形而上学的方式,这构成了西方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形态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思想当然也有关于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根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而译metaphysics为“形而上学”即是一例。由此可见,在中西哲学中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问题,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哲学走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哲学没有形成类似西方哲学形而上学那样的学科而已。西方哲学从巴门尼德开始,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逐渐形成了通过理性认识把握宇宙万物之统一、普遍、一般的存在基础或根据的基本思路,我们可以一般地称之为“科学思维方式”,乃有蔚为大观的形而上学,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对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深刻反思则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从而在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开拓了不同以往的思路。

由于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使之几乎关涉到西方哲学的所有部门乃至所有问题,一部详尽的形而上学史无异于一部详尽的西方哲学史,对之进行全面、系统、详尽的讨论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乃是目前我们的研究力量难以胜任的。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于西方哲学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及一些哲学家或哲学思潮的分析研究,大致梳理出形而上学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期为形而上学的深入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尤其是古典哲学的核心部门,其内涵之复杂、范围之广阔、思辨之抽象、玄想之辽远,是西方哲学研究中最复杂、最令人困惑当然也是最有魅力的难题,而形而上学的形成、演变历经2 500多年,涉及许多深刻而晦涩的哲学思想,对它的描述和分析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所以本研究是集体合作的成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把形而上学作为研究的课题,以“历史”与“现实”之“视界交融”的方式,尽可能地展现它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以期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本书分为十章。第一章作为准备工作,概述了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张志伟),以下各章分别讨论了柏拉图的形式论(余纪元)、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聂敏里)、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张旭)、近代早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韩东晖)、康德对形而上学的贡献(张志伟)、黑格尔与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张志伟)、20世纪语言哲学视野下的形而上学(韩东晖)、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张旭),以及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吴琼)。需要事先说明的是,鉴于形而上学的复杂性,西方哲学本身关于形而上学的性质、对象、方法、概念和体系框架等问题并没有形成严格一致的规定,而在对形而上学的理解方面,甚至关于西方哲学概念的译名方面,国内学术界也是见仁见智,并不统一。我们尊重本书各章节的作者(他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的意见,并没有强求一致。我们可以把形而上学看作一个复杂丰富的“问题域”,本研究力求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关于形而上学的理论学说的分析研究,深入到这个“问题域”之中,展示形而上学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z1zmEijgecEs80PvGHPdPvhQxg1MX7wFS8ji68R6Q3wOKi/ltSZhWOaW0rbNFE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