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建设、宣传与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概括凝练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或基本特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文献浩如烟海,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博大精深,为了便于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做出准确而简明的概括和凝练。

(一)如何凝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事物的特征是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表征,把握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基本特征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一环。特征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它不等同于事物的本质自身,但也不等同于事物的现象呈现,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特征又称特性,属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的系列,而不属于现象系列。大体上说,特征与属性应该是同一序列的范畴,只是表述角度或习惯不同。属性侧重于内在固有的一面,而特征侧重于外在表现的一面;对于属性而言需要的是发现,对于特征(特别是基本特征)而言则需要做出概括和凝练。另外,属性概念多用于自然科学对物体的描述,而特征概念多用于社会科学对事物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而言,我们通常不说它的“属性”如何,而是谈它的“特征”。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指马克思主义所固有并在自身历史中体现出来的带有根本性的特点和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带有概括性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们或直接或间接,或具体或概括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其中更直接地反映本质的特征是“本质特征”或“基本特征”。这种特征有很强的概括性,往往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和字句上的凝练。

那么,应该怎样来概括和凝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呢?应该遵循什么依据和原则呢?

首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性质,特别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本质的体现和反映,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本身、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去概括和凝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固有的,但又是内在的,它需要通过自身的内容,特别是通过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概括和凝练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时候,不仅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且要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并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功能的发挥。

其次,要依据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的论述与指示。经典作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理论的特征有所概括和评论,这些概括和评论比任何其他人的看法都有更大的权威。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特别是领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因而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观点也具有政治上和理论上的权威性。总的来说,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的相关论述是比较零散的。较成系统的意见主要有: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明确概括,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显著特点”即阶级性和实践性的论述,胡锦涛的《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概括。尽管比较系统的意见不多,但他们在不同情况下有许多零散的提法和指示。对此我们必须去认真发掘和阐发。

再次,要借鉴理论界和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工作者,特别是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就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这些概括散见于教材、著作以及论文中。其中较为系统的主要有: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 ,时代性、实践性、批判性、科学性、开放性 ,科学性、整体性、革命性、阶级性、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 ,等等。当然,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相比,学界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

最后,要考虑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我们现在之所以要凝练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主要不是出于抽象的学术兴趣,而是出于当今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和凝练,不仅要在精神内涵上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际,而且在语句表述上要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可否认,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接受心理都有了新的特点。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要适合他们的需要,便于拉近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地有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和接受。

综合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的论述,以及理论工作者们的研究,大约可以看到有十几种表述,如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批判性、整体性、实践性、价值性、人民性、开放性、发展性、时代性、先进性、创造性、朴实性等。所有这些概括都有一定道理,可以说都是从不同方面和层次上来描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这十几种都算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因为:一是太多,用这么多的特征来描述马克思主义是笨拙的,显然不利于学习和掌握;二是太杂,各种特征之间关系不清晰,有的重复,有的交叉,有的包含,也有的层次不同。因此,应该从中加以筛选、合并和归类,使之更加简明、准确和典型,同时也更加适应当前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基于此,本书拟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并用一个命题即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来实现归总。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际上指的是正确性,即它是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理论是否正确,是衡量该理论的意义和价值的首要标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它正确。当然,“正确”是结果,而“科学”才是过程和依据。如果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所在,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明确的论述。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 。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 他还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 邓小平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也从科学性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做了理论界定:“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与发展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论内容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主要在于,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反对从理论原则和主观愿望出发。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 肯定客观事物的存在,肯定客观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存在,从事实出发去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唯物主义立场,毛泽东将其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进一步将“实事求是”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找到了客观规律,形成了理论认识,还需要接受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致力于发现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自觉接受人类社会实践的检验,以使自己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考验的。

其次,理论体系的严整性。任何科学理论,特别是比较成熟的科学理论,自身都应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是对一事一物的认识,而是对整个世界即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是对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全过程规律的科学认识,因此它必然具有体系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他甚至还说,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不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严整性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性来对待,不仅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逻辑联系上的整体性,而且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一脉相承的整体性。

最后,理论探索的可错性。科学性指的是性质,但这一性质是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客观真理,当然是要说明它的正确,但这并不是先验地做出断言,并不是一劳永逸地宣布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正像人类的科学事业是一个过程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是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是可能而且甚至必然会出现某种失误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不在于它能担保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不会出现错误,而在于它能通过接受实践检验来不断地克服探索中的失误,从而走向更正确更全面的认识。那种无论如何总是“正确”的“常有理”诡辩,那种“教皇永远不犯错误”的教条,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毫无共同之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谈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时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科学性。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也不易理解和把握的科学性。如果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的学说,那么没有人会怀疑其“科学性”,我们也没有必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了。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具体的实证的科学,而是一种理论形态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那么,世界观性质的理论学说能否成为科学?如果能够,那么它的科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这还是一个有一定争论的问题。

这里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证性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摒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思辨传统,主张终结思辨而走向实证科学。他们说,思辨终止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一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证精神和科学性。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实证研究和实证科学的成分,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研究,其本身就带有实证性。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一门具体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世界观性质的科学,它的实证研究是包含在它的世界观框架和体系之中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归结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证科学。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实证研究并不是特指某种具体科学的研究,而是指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对真实世界的真实课题进行的客观研究。因此,他们批判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脱离实际的思辨,但不是完全否定哲学抽象和哲学思辨方法本身。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可以有实证精神,但并不是用具体的实证科学的方法来代替理论研究。抽象的哲学思维,现在人们通常称之为“哲学思辨”,它是必要的,也与科学性并不矛盾。有人认为,哲学无所谓科学不科学,也不能用是否科学来衡量和要求。也有人认为,哲学根本不可能成为科学,它是非常抽象的、个人化的东西,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但不能当作科学的结论。这样的观点虽然看到了哲学的特殊性,但由此否定了哲学可能的科学性,特别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不正确的。凡是科学理论都有抽象性,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即使是具体科学和实证科学,也有它的抽象性。因此,人类的知识是否科学,不在于其抽象的程度如何,而在于这一抽象是否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的是世界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由于它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它是科学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学说,而是有自己的价值立场。这种价值立场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表现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共产党的党性,表现在为人民谋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也表现在面向人民大众的理论风格,等等。所有这些方面,可以用“人民性”来加以概括和标识。

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这里的“阶级性”不是一般的“阶级性”或什么别的阶级的“阶级性”,而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这种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从其产生起就具有的特性。经典作家之所以创立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向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理论指导,是为了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解放;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创立,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主要是因为阶级关系发展的成熟,由于无产阶级作为自觉的力量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而且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这一点直接规定着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无产阶级性的放大,就是人民性。毛泽东讲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如果说在阶级社会中,有的阶级是反人民的,是不属于人民范畴的;如果说有的阶级虽然属于人民之内,但不能代表人民;那么,无产阶级则不仅是人民的一员,而且是人民的主体部分,是人民的代表者和领导者。因此,无产阶级性与人民性是完全统一的。“人民性”不是抽象的超阶级的说法,而是包含“阶级性”在内的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同时,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因而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时候,不能不谈到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它既具有阶级性,也具有人类性,而且二者是完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谋求的并不只是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处境,而是要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始终不渝追求的最终目标。正是从这个目标出发,他看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治解放)的局限性,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人类解放)的崇高境界。因此,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种致力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最终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而否认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可以也有必要在有限定的语境下,从特定的角度去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崇高境界。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是以阶级性和人民性为基础的,是依靠阶级性和人民性来实现的。不能脱离阶级性和人民性去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性,否则就是阉割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断送人类解放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还具有朴实性和群众性,是朴实的道理,是普通大众都能理解和掌握的思想。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和人民性,是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因而它必然具有朴实性和群众性。这一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得非常清楚。毛泽东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要求用人民大众熟悉的语言去表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而他本人用“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人民熟悉的语言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朴实性。他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朴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的重要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经典作家十分强调他们的学说的实践性质和实践作用。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他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实践的共产主义者。列宁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属性,一再反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一切人都可以接受的与革命行动无关的所谓“合法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也一再重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明确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改革开放新时期,胡锦涛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来说,它不是一种纯粹致力于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为改变世界而产生的,它具有自觉的实践性。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的理论只是在解释世界,对改变世界没有兴趣,而且也无助于改变世界;有的理论虽然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也对改变世界产生了影响,但理论本身对此并没有明确而自觉的意识,而只是把这看作理论本身的外在遭遇,具有偶然性。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从其产生时起就明确地提出了改变世界的目标,并使理论服务于这一目标。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讲,实践的观点是其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的精神贯彻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从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来强调实践的作用,认为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发生分化,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区分、自然与社会的区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分的基础,也是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切重大的社会理论问题,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实践的正确理解中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依赖作用,认为实践是认识的产生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着眼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工人的劳动过程,即着眼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实践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着力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及其规律。

再次,从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来讲,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行动指南,具有指导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的巨大作用。理论的性质是通过功能和作用表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也是通过指导实践的作用而表现出来的。恩格斯有句名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一命题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主观的理论观点,而是指导行动的实践准则;二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通常只是从后者来理解,是不全面的。

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呈现来讲,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自身展开的实践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活动,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近170年的历史,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进展的过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正因为如此,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要求“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在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既要看到它的理论形态,也要看到它的实践形态。

(五)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严整性,但它不是封闭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使命,但它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但它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用“开放性”来概括和表征。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论来源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以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开放的,它充分吸取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成果而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就是在经典作家吸取以往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列宁的著名论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就是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来源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来从理论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的。针对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是“有害的宗派”,列宁尖锐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

其次,理论体系的非封闭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虽然严密而完整,但是这一体系并不是封闭的僵化体系,而是具有弹性的、与外界进行思想信息交流的活的体系。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在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往往有意无意地追求一种完美而封闭的体系。这对于不懂得人类认识辩证法的人来说,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即使是像黑格尔这样的辩证法大师,他虽然知道世界的发展是没有终点的,但在面对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时候,也还是落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追求了一种封闭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露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原则(辩证法)与哲学体系的矛盾,批判了黑格尔主义者以及一些年轻的博士和大学生对体系的盲目崇拜。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体系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内容本身更为重要,内容和方法创新更为重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有机的体系,是活的具有开放性的体系。

再次,理论内容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不仅向着过去和现在开放,而且向着未来开放。这种面向未来的开放,就是它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无疑具有自己的时代性,但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代,而是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经典作家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学说。恩格斯写道:“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毛泽东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百五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理论的发展包含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可以说,创新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也可以叫作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

最后,理论运用的灵活性。马克思主义是必须得到运用的,在运用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列宁更进一步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这种理论运用中的灵活性和弹性空间,也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一种表现。

(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仅仅从几个特征上单独地去考察,而是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

如果从这一角度去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将这些特征归结为两个统一:一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抓住了这两个统一,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两个统一都是经典作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所强调的。可是,如果出于宣传教育的需要而加以简化,比如只用一个统一来代表,那么建议用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要对这个统一做更为宽泛而综合的理解。也就是说,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之中。

列宁明确提出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他写道:“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的这一论述,成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最经典的表述。对此,我们应该加以认真的研究,揭示它的丰富内涵。

在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中,科学性的含义是比较明确而相对单一的,今天的人们比较容易把握,而革命性的含义则相对宽泛和模糊,不太容易把握。革命性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多样的概念,它既有哲学上的含义,也有社会政治上的含义;既有本来的含义,也有后来添加进来的含义;既有直接的含义,也有引申的比喻性的含义;既是事实性判断,又是价值性判断;如此等等。“革命”概念的宽泛性是历史地形成的,它既可以说是一种缺点,也可以说是一种优点。从本书的视角来看它是一个优点,因为正由于“革命性”概念的含义比较宽泛,它才可以具有很大的综合性,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之外的其他所有的基本特征概括在内,从而使我们可以用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哲学上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取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写道:“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唯物辩证法虽然讲究全面而没有片面性弊端,但是它作为关于发展的学说,还是有自己的最突出特征和价值取向;它不是一种平庸保守的中庸学说,而是能动的革命性的学说。

其次,对社会不合理性的批判,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斗争。哲学上的批判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中,就是对社会现实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列宁正是从这个角度阐释革命性的:“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性质的确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地消灭任何剥削。”

再次,阶级性,即表现为无产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在革命性上得到集中体现。虽然一般来说“革命”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就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一方面表现在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服务的性质和功能上,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它的理论品格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品格的内在联系上。对于前一方面,我们以往已经讲得很多,但对于后者关注不够。其实,文如其人,理论的品格也体现了理论创始者的性格,体现了这个理论所代表的那个社会群体的性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革命性,不仅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是革命者,更是由于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由此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支抚慰受伤心灵的安魂曲,而是催人奋进的集结号。

又次,实践性。思想上的革命虽然也可以存在,但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革命”最主要指的是社会革命,是社会政治上推翻旧制度的革命斗争,它通常情况下表现为物质性的暴力革命。这样的革命,当然不只是一种思想理论革命,更是一种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的革命实践。因此,革命性也是一种实践特征,革命精神也是一种实践精神。

最后,革命性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建设性。不能把革命性和建设性对立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革命不只是破坏旧世界,更是建设新世界。建设新世界是目的,破坏旧世界是途径。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是全面的,它一方面讲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另一方面讲无产阶级是建设新世界的依靠力量。从经典作家到我们党的领袖,历来把无产阶级与流氓无产者区分开来,认为后者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无产阶级革命内在地具有建设性,而且从革命过程来说,它本身是一个包含着多方面建设任务的过程,比如党的建设、工会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甚至文艺建设等。特别是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事业从革命时期进入建设时期,建设越来越具有突出的意义。“建设”也越来越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把革命与建设统一起来,在革命性中突出强调建设性的内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挥历史上形成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使之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要勇于自我革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总之,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容纳了科学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的统一等,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集中概括。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则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又是受剥削压迫最深的不幸者,是彻底革命的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科学追求目标相一致,因而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jYLvVzF95VgiB33qqexYaZEo9X3mIa7UwS+3ObToyXucW+xVxU7dd3EaJWIfKsm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