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见图1-1),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振华教授认为,经济发展犹如滚雪球一样,当雪球小的时候,可以很快翻一番,随着雪球体积的增大,必然要减速。世界各大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中都出现过这种趋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要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引领新常态,关键是要尊重经济规律。
图1-1 2005-2015年中国犌犇犘增长情况
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什么时候人们从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国民经济就能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之所以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都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说白了就是要“放”,把不需要政府干预的放归市场。因此,引领新常态,就要为政府列出必要的“正面清单”,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为企业列出“负面清单”,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
三是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一年有四季,经济有周期。宏观调控可以起到削峰填壑、减少波动幅度的作用,但不能保证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直线式上升状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能够始终保持直线式上升状态。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下行,更需要看到其对促进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的作用。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和收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凯恩斯认为,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这种变动一般呈现3~5年的周期性。而熊彼特认为,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各种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长周期内含中周期、短周期。发展新经济曾使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十多年的繁荣。中国经济要想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新经济。
四是经济改革是有规律的。中国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国外没有为我们提供可供照搬的模式,老祖宗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唯有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同时,改革中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等都是改革规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那么,靠什么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呢?答案之一就是新经济。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新硬件、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全球正经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国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互联网+”、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假设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率是5%,如果没有生产率的进步,正常情况下产出或GDP增长也应该是5%。如果显示出的产出或GDP增长大于5%,譬如说是8%,这多出来的3个百分点,在经济学意义上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或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技术进步,二是生产要素重组。
资料来源:蔡昉:《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载《北京日报》,2015 1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