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在当今世界文化融合趋势日益强烈的形势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有品性,使其不被同化、消解的任务与形势依然紧迫和严峻。这其中也包括对中国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回顾历史,我们在历史的画作、影像中,在前辈先贤的学术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征和演进的轨迹。秦之古朴,汉之肃穆,唐之飘逸,宋之娟丽,明之端庄……一直是我们美好而鲜活的记忆。

2002年,我随团访问欧洲。在那里,我看到日本人、韩国人、阿拉伯人经常穿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装,昭示着自身民族和国家的特点,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国家形象。而我们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不仅显得散乱,而且也没有自己的特色。自那以后,我对民族服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富强、兴旺和发达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由中央政府制定的规范性很强的服饰体系,反映着当时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倾向,上至帝王、官员,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服饰具体的规范,也开创过不同辉煌、绚丽的历史。这种传统和做法一直延续到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建立以后设计、制作的中山装。中国服饰在历史上、在世界上来说都是很辉煌、很有成就的。而从清初“易服”至新中国成立的300多年里,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民族服饰文化也随之被破坏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服饰的发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有的着中山装,有的着西装,也有的着布军装等,农村妇女则是大对襟衣衫,民族服装的特色完全被模糊了。

在当代中国,各少数民族仍保持了各自的服饰文化传统,每逢节假日、重要会议都着盛装出席,非常醒目。但占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却没有任何标志性的服饰,服饰历史基本处于中断的局面,日常服饰五花八门、严重西化,没有汉民族文化的特征、品性和标示。这几年通过社会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对各民族文化各个领域加以重视、保护、传承,并将其纳入非遗保护的范畴,但是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传承却没有得到重视。这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所幸的是,来自民间的一群汉服复兴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让这种尘封了几百年的服饰,逐渐抖落厚厚的尘埃,重返大众视野,也成为当代社会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我们都是整体向前发展的。在阔步向前的道路上,我们提倡汉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是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展示大国形象的具体表现。即使在服饰的外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些“复古”,那也是积极的、科学的、向上的。当然,衣服只是开端,只是恢弘的传统文化殿堂中最表层、最显著、最通俗、最容易传播的那部分。就像汉服“同袍”们口中所说的:“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自衣冠,达于博远。”这件衣裳的复兴,带动的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复兴,祖先的智慧、审美和生活方式,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散发出更美妙的光辉。

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多次提出《关于确定汉族标准服饰的提案》,引起了不少委员的共鸣和许多媒体的关注。现在民间自发推广的汉服,设计标准不统一,影响相对有限,确实需要有国家层面权威机构的推动和促进。一旦汉服标准制定下来,不仅能给全体汉族人以一种服饰上的独特标示,对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多多关注了解汉服和这场来自民间的汉服复兴运动,开展对这个课题的调查研究,给之以多方面的支持。我也将竭尽所能,继续为恢复汉服而奔走、呼吁。

《汉服归来》这本书,记录的是汉服复兴运动的历史,也是这群汉服复兴者的故事。这个过程,真实、感人、艰辛而又顽强。不管外人如何看待或者评价,那些真正身体力行推动汉服运动往前走的人,在质疑猜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汉服传承了下去。这段历史,这些故事,只是艰涩而不失精彩的开篇——未来,还在不断开创着、记录着。

张改琴(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0Fnqw81zOdNkPOXcYpPBWZhSvvGEU7QocyKhJSpgJRs9IDwsxVttCQtWcXaFhM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