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寻觅汉家衣裳

一、“唐装”:汉服的“触发点”

对于汉服运动而言,还有一个事件可以称为“触发点”。这就是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APEC会议的看点不仅在于外交中的话语权成就,还有闭幕式上那独具特色的,由东道主国提供的传统民族服饰合影,而这通常会成为会议之外的另一个文化热点。2001年的会议闭幕后,各国家领导人穿“唐装”在上海黄浦江畔的合影,迅速传遍世界。不出所料,“唐装”一词成为2001年的年度热词之一。

但是有网友第一时间提出:“该服装是根据清朝的‘马褂’设计而成,与真正的唐朝服装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属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服装范畴。” 设计师在采访中其实也承认:“此‘唐装’不是彼唐装,‘唐’字取自国外华人居住的‘唐人街’,它是根据 ‘唐人’穿的衣服而取名为‘唐装’的。”

于是,网络上兴起了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到底是什么”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讨论随着同期的“国学热”现象一起浮出了水面。

二、文化复兴的符号与实践

在关于唐装的一片争议过后,一些网友开始寻求真相了。如果说唐装不能代表中国,那么什么可以呢?是旗袍,是马褂,还是中山装,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呢?后来,“汉服”这个尘封在历史书中的名词,终于出现在了互联网上。

网友“华夏血脉”于2002年2月14日在舰船军事论坛上发表文章《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这是当代第一次提出“汉民族服饰”的一篇主题性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汉民族服装的主要特点、消失原因,以及对日本和服的影响。此文被转载到海内外多家网站和论坛上,两年内点击量接近30万。 随后,在新浪军事论坛、铁血论坛、天涯论坛等热门社区,很多人开始对“汉民族服饰”予以关注与思考。

其实,汉服的重提并非时代的偶然。我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中华民族的民族服装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它呢?”只是课本上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长大后,也曾经羡慕古装剧、历史书上的那些人,觉得他们的宽袍大袖非常美丽与潇洒,只是也同样疑惑着:“那么漂亮的衣服为什么我们不穿了呢?是因为时代进步了我们只穿时装了吗?”再后来,在看到日本、韩国年轻人穿着和他们的古装剧中一样的衣服举行成人礼时,也曾经困惑:“为何他们的服装就是民族的象征,我们的服装就是被尘封了的历史呢?”

再到2001年,APEC会议的“唐装”只能算是“触发点”,“汉服”的出现并不是针对唐装而产生的。它的出场其实是在一套思潮的演绎过程中,以符号的形式被描绘出来的,其背后是有一套“形而上学”的价值观在做支撑的。大家后来经常提到的“华夏复兴,衣冠先行”,那是汉服运动的口号,却并不是恢复汉服的目的,更不是它的复出路径。换言之,“汉服”一词的出现,更像是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从思潮建立到符号转换的那一个环节。

事实上,汉服概念的抛出也是由多条线生成的,这里面有着21世纪初的网络民族主义,也有着全球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如果从文化的生命力来看,那么文化的复兴,不是仅仅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就可以的,还需要自身拥有的深厚历史传承。如果没有一个伟大的中华文化作为背景,中国也不可能出现一场迅猛兴起的文化复兴运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所以,很多人也就把汉服运动看作是当代传统文化复兴中的符号复兴了。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汉网—汉服运动的发源地

2001年“南乡子”在国外一个新闻商业网站的免费空间建了国家与社会论坛。2002年起,一些网友在国内的《舰船知识》杂志的论坛、西陆社区、西祠胡同等网站上,开始开辟论坛版块。网友“鸿鹄”还在通途网的免费空间建了中华复兴网。

2002年7月,网友“中军元帅”建立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论坛。之所以称之为独立的,是因为这个论坛首次注册了独立域名,并且租用了网络服务器,不再依托任何网站和公司了,在内容和运营管理上实现了自主独立。而且在随后的两年发展中,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由于对待日本的观点和立场有很多不一致,最终引发了很多争吵,于2004年7月被迫关闭。

2003年元旦,以网友“步云”为首,建立了第二个独立的网络平台—“汉知会”,该网站在建立后的3月份由“大汉”接手,正式注册一级域名为www.haanen.com。同时改名为“汉网论坛”,沿用至今。网站于2004年10月初通过了审核,取得了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 这个网站创立之初以民族思想讨论为核心,并逐步吸引了天涯论坛、强国论坛等论坛上的一些活跃网友,如上文提到的“南乡子”、“赵丰年”、“华夏血脉”等,他们把这里视为网上聚集地,并在这里发表思想类的原创性文章,为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支持。

四、文化认同的身份标志

但这个时候,尚没有“汉服”这个说法,在网络帖子中的称谓只是“汉民族服饰”。那么它究竟应该被称为什么呢?早期的讨论可谓是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应该叫“华夏衣冠”或者是“汉衣冠”,有人认为应该与“唐装”相对应,称之为“汉装”,或者是叫做“华服”来淡化“汉”的色彩。在这个各执一词的过程中,最终有人提出了“汉服”的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而将名称确定下来。

到2003年4月份,汉网论坛决定以恢复汉服作为网站的主要方向,并建立了汉服(衣冠)版块,起初版主一职空缺,后来找到李宗伟(网名“信而好古”)担任版主,专注于汉服的资料搜集、学术研究、制作实践和交流展示等。 此后,网站多次招募、组建志愿性质的宣传组,对汉服进行形制考据与历史资料汇总,为汉服的兴起和传播搭建了交流平台。

由此,这个网络平台,也就成为恢复汉服运动的发源地。而最早的那一批代表人物,纷纷提笔,开始撰写有关汉服的文章。网友“水滨少炎”的《大国之殇—汉服消亡简史》、林思云的《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网友“赵丰年”的《汉服重现与中国的文艺复兴》、网友“蒹葭从风”的《汉服—艰难的文化复兴之路》、阚金玲(网名“万壑听松”)的《衣冠国体—华夏服饰之我见》,这些文章中很多涉及哲学框架、历史典故、服饰特点,成为汉服运动发展中的理论框架。

与早期的思想类文章相比,这些文章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多以散文抒情的形式来表现,并充满了悲愤、悲凉和凄美色彩,体现了对于汉服消失的痛惜,以及中国没有传统民族服饰的悲凉,并对后期走入现实的汉服活动带来了主观上的情绪影响。二是2003年中国网民整体反日情绪高涨,在此阶段的一些文章中,夹带了很多对日本文化的描述,希望借助日本保留着传统服饰和文化的现状,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华夏文明。三是文章开始逐步淡化文化民族主义的色彩,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倾情呼唤,并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希伯来语复兴”的历程引进来,证明汉服复兴的合理性、正当性和可行性。

五、汉网汉服相依相伴

后来,汉网也进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初网站已经有36 000名会员,每天平均发帖量高达2 000篇。 当时汉网的主要结构是:

第一块是入门区,包括新人版、资料版,主要是新人报到、入门知识问答,并提供整理宣传资料。第二块是思想区,包括兴汉版、理论版、历史版、信仰版,主要是历史资料、思想理论的讨论阵地。第三块是关注区,包括时政版、军事版、经济版、人口版,主要围绕热点新闻、国家政策进行讨论。第四块是汉服区,包括汉服版、考据版、交易版,主要围绕汉服、汉服活动报道、形制考据、交易买卖进行讨论。另外还有互助区、文化区、休闲区等,涉及艺术版、文学版、地方社团等内容版块。

▲ 2004年9月汉网论坛首页截屏

注:2013年汪家文通过镜像网页截屏处理器获得图片。

从网站的结构可以看出来,这并不是单纯的汉服网,而是一个以兴汉为理念的网站,汉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和主攻方向。在2003年至2008年的5年中,汉网可以说对汉服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曾经是汉服运动的思想平台、讨论平台、研习平台、实践平台和产业平台。一是这里的网络写手,很多都成为汉服运动的理论家,他们的一些文章,为后续汉服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二是一部分骨干分子,开始实践复原制作汉服,并上传照片至汉网,他们中有的成为中国社会中穿汉服网友聚会的先行者,有的成为区域化中汉服宣传的骨干人员;三是这里的产业版,曾经设置了汉服商家的规范化标准,也培育了汉服的产业化市场;四是当时网站中最不起眼的地域交流区部分,却为汉服走出网络,走入现实,以及后期的地方社团活动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提供了网络聚集平台。

那件沉睡了三四百年的汉家衣裳,终于又一次醒来。这一次的它来自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又从网络思潮走向社会实践,不仅进入了中国社会,甚至还远播海外。在后来的岁月中,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传播效果之显著,也令人嗟叹。在潜移默化中,它甚至让部分公众适应了生活中、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峨冠博带、衣袂飞扬……可以说汉服运动是互联网之子,如果没有互联网,它就不会如此迅速地崛起。这也正是当前汉服运动能够比它在辛亥革命前后更成气候的重要原因。 3ZT0Dg0EjVJYEvTXjAfkf0EDAyFMUJO6O6bzLvy+6VNPoce+hfgI5vVp2QbuuP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