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定律很好地描述了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规律,但却不能够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运动。开普勒固执地认为这是由于磁力的作用,但椭圆轨道却与这种观念难以调和。
1687年,牛顿对行星运行的动力问题做出了解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后文亦有此类简称,并非同一本书,注意区别)之所以难懂,绝对不是因为牛顿缺少简练有力的笔法,主要是为了规避“门外汉”的纠缠,但对于看明白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部奇书。
这本书不仅解释了关于行星为什么总是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被誉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原理》的核心是牛顿三大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力与加速度,F=m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认为,宇宙中每个质点都以一种力吸引其他各个质点。这种力与各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两个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和m,并且在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F可以用公式表示:
其中,G为引力常数(或万有引力常数)。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的尺寸时,它们才可以近似看作质点,这个公式才是适用的。否则需要把物体分割为足够小的质点,两两之间计算引力,而后进行积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适用性是牛顿深受人们尊重的原因之一。
磁力的发现远早于引力的发现,于是开普勒在发现行星椭圆轨道的现象之后,想当然地认为是磁力维持了这一种运动。他将发现引力的荣誉留给了晚他近一个世纪出生的牛顿。
威廉·吉尔伯特(1544—1603)认为天体并不是等距离的,它们像地球一样拥有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地球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这是罗盘总指向北的原因。他推测月亮可能也是一个磁体,从而导致它被地球吸引而围绕地球运行。这或许是人类首次认识到天体运行轨迹可能是由外力导致的。
开普勒汲取了吉尔伯特《论磁石》(1600年)中磁性地球的理论,假设太阳发射的动力(或动力个体)随着距离减弱,当行星靠近或远离太阳,运动会加快或减慢。根据对地球和火星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测量,他认为行星的运动速度与它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1602年底,开普勒重新阐述了这个比例:行星在同样的时间内扫过同样的面积。
万有引力公式
牛顿提出引力的观点,用来解释行星的绕行问题。在万有引力的理论中,宇宙中每个质点都以一种力吸引其他各个质点,这种力随着质点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