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称呼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称谓语。在公务活动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的风尚,因此绝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

根据礼仪规范,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有三点务必注意:其一,要合乎常规。其二,要照顾习惯。其三,要入乡随俗。与此同时,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国际交往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等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一、 生活中的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切不可肆意为之。

1.对亲属的称呼

人们对亲属的称呼,往往有常规与特例之分。

一是常规。亲属,即与本人直接或间接有着血缘关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的称呼业已约定俗成,人所共知。例如,父亲的父亲应称为“祖父”,父亲的祖父应称为“曾祖父”,姑、舅之子应称为“表兄”、“表弟”,叔、伯之子应称为“堂兄”、“堂弟”,大家对此都不会搞错。

对亲属的称呼,有时讲究亲切,并不一定非常标准。例如,儿媳对公公、婆婆,女婿对岳父、岳母,皆可以“爸爸”、“妈妈”相称。这样做,主要意在表示自己与对方完全已是一家人。

二是特例。面对外人,对亲属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谦称或敬称。对本人的亲属,应采用谦称。称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称辈分或年龄低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称自己的子女,则可在其称呼前加“小”字,如“小婿”。

对他人的亲属,应采用敬称。对其长辈,宜在称呼之前加“尊”字,如 “尊兄”。对其平辈或晚辈,宜在称呼之前加“贤”字,如 “贤侄”。若在其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可不分辈分与长幼,如“令堂”、“令郎”。

对待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可以直呼其名,使用其爱称、小名,或是在其名字之前加上“小”字相称,如“娜娜”、“小刚”等。但对比自己辈分高、年纪大的亲属,则不宜如此。

2.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以下几种皆可采用。

一是敬称。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相称。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对待晚辈,则可称为“你”。以“您 ”称呼他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对于有身份者、年纪长者,可以“先生”相称。其前还可以冠以姓氏,如“王先生”。

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均可称之为“老师”。在其前,也可加上姓氏,如“赵老师”。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之为“公”或“老”。其具体做法是:将姓氏冠于“公”之前,如“沈公”。将姓氏冠于“老”之前,如“程老”。若被尊称者名字为双音,则还可将其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老”之前,如可称马叙伦先生为“叙老”。

二是姓名类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例如:“梁飞虎”、“杨一奇”。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么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可如此这般。

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分别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称,而免称其名。例如:对年长于己者,可称“老刘”、“大孙”;对年幼于己者,可称“小高”。

对同性的朋友、熟人,若关系极为亲密,可以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如“爱英”、“家伟”。对于异性,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如家人、恋人或配偶可以称“徐嫣然”为“嫣然”,而关系一般的异性朋友则不宜如此称呼。

三是亲密性称呼。对邻居、至交,有时可采用 “大妈”、“大叔”、“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这种称呼,会令人感到信任、亲切。

在这类称呼前,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翟大哥”、“马大姐”等。

3.对普通人的称呼

在现实生活中,对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交往对象,可酌情采取下列方法称呼。

一是以“同志”相称。

二是以“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相称。

三是以其职务、职称相称。

四是入乡随俗,采用对方所能理解并接受的称呼相称。

二、 工作中的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

以职务相称,具体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仅称职务。例如:“局长”、“经理”,等等。

二是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李总理”、“谢处长”,等等。

三是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它仅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习近平主席”、“王毅部长”,等等。

2.职称性称呼

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

以职称相称,也有下列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一是仅称职称。例如:“教授”、“工程师”,等等。

二是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周律师”、“白研究员”。有时,这种称呼也可加以约定俗成的简化,例如:可将“李工程师”简称为“李工”。但使用此类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

三是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洪宏教授”、“庞英龙主任医师”,等等。

3.学衔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

称呼学衔,通常有以下四种具体情况。

一是仅称学衔。例如:“博士”。

二是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唐博士”。

三是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唐朝阳博士”。

四是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例如:“哲学博士任德”,“法学硕士郑菊”,“文学学士张诗语”,等等。此种称呼最为正式。

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它具体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称呼职业。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例如:将教师称为“老师”,将教练员称为“教练”,将警察称为“警官”,将医师称为“医生”或“大夫”,等等。

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二是称呼“小姐”、“女士”、“先生”。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可分别称之为“小姐”、“女士”或“先生”。其中,“小姐”与“女士”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在公司、银行、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以及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

5.姓名类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其具体方法有下述三种。

一是直呼姓名。

二是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

三是只称其名,不呼其姓。它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级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三、 国际交往中的称呼

在国际交往中,称呼的问题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显得千差万别,因此值得认真地进行区别对待。

在国际交往中,对待称呼问题,有两点必须切记:其一,要掌握一般性规律,即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其二,要留心国别差异,并加以区分对待。

1.一般性的规律

在国际交往中,称呼方面的普遍性规律具体如下。

一是对任何成年人,均可以将男子称为“先生”,将女子称为“小姐”、“夫人”或“女士”。

对于女子,已婚者应称为“夫人”,戴结婚戒指者也可称为“夫人”。对未婚者及不了解其婚否者,可称为“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否者,亦可称为“女士”。

上述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务、职称、学衔或军衔。例如:“麦克先生”、“波拉小姐”、“市长先生”、“少校先生”,等等。

二是在商务交往中,一般应以“先生”、“小姐”、“女士”称呼交往对象。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一般不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这一点与中国极为不同。

“夫人”这一称呼,亦较少采用于商务活动之中。

三是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称其职务;其二是对地位较高者称“阁下”。

在称呼职务或“阁下”时,还可以加上“先生”这一称呼。其组成顺序为:先职务,次“先生”,最后“阁下”;或为职务在先,“先生”在后。例如,“总理先生阁下”、“大使阁下”、“市长先生”,等等。在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则无称“阁下”之习。

四是对军界人士,可以其军衔相称。

称军衔不称职务,是国外对军界人士称呼最通用的做法。在进行称呼时,具体有四种方法:

其一,只称军衔,如“将军”、“上校”、“中士”。

其二,军衔之后加上“先生”,如“上尉先生”、“上校先生”。

其三,先姓名后军衔,如“朱可夫元帅”、“麦克阿瑟将军”。

其四,先姓名、次军衔、后“先生”,如“罗斯上校先生”、“开尔文下士先生”。

五是对宗教界人士,一般可称呼其神职。

称呼神职时,具体做法有三类:一是仅称神职,如“牧师”。二是称姓名加神职,如“洛斯神父”。三是神职加“先生”,如“传教士先生”。

六是对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称呼上应尊重对方的习惯。

对国王、皇后,通常应称“陛下”。对王子、公主、亲王等,应称之为“殿下”。对有封号、爵位者,则应以其封号、爵位相称。如“爵士”、“公爵”、“大公”等。

有时,可在国王、女王、皇后、王子、公主、亲王等头衔之前加上姓名相称。例如:“西哈努克国王”、“莫尼列公主”、“拉那烈王子”,等等。

对有爵位者,可称“阁下”,也可称“先生”。

七是对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其社会地位较高,颇受尊重,故可直接以此作为称呼。

称呼的具体做法有四种:

其一,直接称“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

其二,在其前加上姓名,如“亨利教授”。

其三,在其后加上“先生”,如“律师先生”。

其四,在其前加姓名,在其后加“先生”,如“泰勒博士先生”。

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或兄弟党的人士,可称之为“同志”。

除此之外,对方若称我方为“同志”,我方即可对对方以“同志”相称。不过,对“同志”这种称呼,在对外交往中切勿乱用。

2.国别性的差异

以下介绍一些主要国家姓名称呼方面的特点。

一是英美等国。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的姓名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例如,在“乔治·布什”这一姓名之中,“乔治”是名字,“布什”才是姓氏。

在英美诸国,女子结婚前一般都有自己的姓名。但在结婚之后,通常姓名由本名与夫姓组成。例如:“希拉里·克林顿”这一姓名中,“希拉里”为其本名,“克林顿”则为其夫姓。

有些英美人士的姓名前会冠以“小”字,例如:“小乔恩·约翰逊”。这个“小”字,与其年龄无关,而是表明他沿用了父名或父辈之名。

跟英美人士交往,一般应称其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女士”或“夫人”。例如:“布什先生”。在十分正式的场合,则应称呼其姓名全称,并加上“先生”、“小姐 ”、“女士”或“夫人”。例如:“雷蒙德·格林先生”。

对于关系密切的人士,往往可直接称呼其名,不称其姓,而且可以不论辈分。例如:“卡尔”、“戴维”、“菲比”,等等。在家人与亲友之间,还可称呼爱称。例如:“凯特”、“吉尔”,等等。但与人初次交往时,却不可这样称呼。

二是俄罗斯。俄罗斯人的姓名由三个部分构成。首为本名,次为父名,末为姓氏。例如,在列宁的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这一姓名中,“弗拉基米尔”为本名,“伊里奇”为父名,“乌里扬诺夫”为姓氏。

俄罗斯妇女的姓名同样也由三个部分组成,本名与父名通常一成不变,但其姓氏结婚前后却有所变化:婚前使用父姓,婚后则使用夫姓。对于姓名为“尼娜·伊万诺夫娜·乌里扬诺娃”的女士而言,其姓氏“乌里扬诺娃”与其婚否便关系甚大。

在俄罗斯,人们口头称呼中一般只采用姓氏或本名。例如:对“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可以只称“戈尔巴乔夫”或“米哈伊尔”。在特意表示客气与尊敬时,可同时称其本名与父名,如称前者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这是一种尊称。对于长者表达敬意时,方可仅称其父名,如称前者为“谢尔盖耶维奇”。

俄罗斯人在与亲友、家人交往时,习惯使用由对方本名化来的爱称。例如:可称“伊万”为“万尼亚”。

在俄罗斯,“先生”、“小姐”、“女士”、“夫人”亦可与姓名或姓氏连在一起使用。

三是日本。日本人的姓名均用汉字书写,而且姓名的排列与中国人的做法也一样,即姓氏在前,名字居后。所不同的是,日本人的姓名往往字数较多,且多为四个字组成。其读音,与汉字也大相径庭。

为了避免差错,与日本人交往时,一定要了解在其姓名之中,哪一部分为姓,哪一部分为名。在进行书写时,最好将其姓与名隔开一格来书写。例如:“竹下 登”、“小泽 一郎”、“二阶堂 进”、“桥本 龙太郎”,等等。

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则一直不变。

在日本,人们进行日常交往时,往往只称其姓。仅在正式场合,才使用全称。

称呼日本人时,“先生”、“小姐”、“女士”、“夫人”皆可采用。一般可与其姓氏,或全称合并使用。例如:“工藤先生”、“村上春树先生”,等等。

四、 称呼的禁忌

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称呼时,一定要回避以下几种错误的做法。其共同的特征,是失敬于人。

1.错误性称呼

使用错误性称呼,主要原因在于粗心大意,用心不专。常见的错误性称呼有两种:

一是误读。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如“郇”、“查”、“盖”这些姓氏就极易读错。要避免犯此错误,就一定要做好先期准备,必要时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二是误会。误会,主要指对被称呼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例如:将未婚女性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2.过时性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会贻笑大方。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彼此之间互称“公民”。在中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若将它们全盘照搬进现代生活里,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3.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例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将“爱人”理解为搞“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更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

4.不恰当的行业称呼

学生喜欢互称“同学”,军人经常互称“战友”,工人可以称为“师傅”,和尚可以称为“出家人”,这本无可厚非。但以此去称呼“界外”人士,并不表示亲近,没准还会不被对方领情,反而产生被贬低的感觉。

5.庸俗低级的称呼

在公务活动中,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切勿使用。“兄弟”、“朋友”、“死党”、“铁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而且带有明显的黑社会的风格。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6.绰号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至于一些对对方具有侮辱性质的绰号,如“北佬”、“阿乡”、“鬼妹”、“罗锅”、“四眼”、“青蛙”、“菜鸟”、“恐龙”、“傻大个儿”、“大脸妹”、“北极熊”、“黑哥们”、“麻秆儿”等,更不应该使用。此外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开玩笑。要尊重别人,必须首先学会去尊重他的姓名。每一名正常人,都极为看重本人的姓名,而不容他人对此进行任何形式的轻贱。在公务活动中,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LGvwJoYRfM5wqAcKtxV6C0eAEBntiLjCrSWKvD3l2NebU0lazoTzYc+mIEkFFA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