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在今天讨论政治应该首先归功于古希腊人,正是他们通过城邦共同生活的安排为人类贡献了“政治性”的组织和生活方式;而我们能够在《政治哲学史》这样的书中探讨政治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柏拉图,在苏格拉底将哲学拉回到人间之后,柏拉图(Plato)为西方文明传统树立了政治思考的典范。
面对柏拉图的文本和政治思想,我们首先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柏拉图所要解决的政治难题是什么?如果仔细分析柏拉图写作的历史与理论语境,以及他最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就会发现他所要解决的首要政治问题是城邦内乱(stasis)。将内乱作为柏拉图政治思考的起点是基于历史与理论的双重原因。在历史方面,柏拉图在青年时期亲身经历了雅典城邦非常残暴的一次内乱,即雅典战败于斯巴达后在城邦内部形成的三十僭主与民主派的战争。在柏拉图的文本中,他将内乱视为城邦最大的疾患所在,是城邦最大的恶。在理论方面,柏拉图最大的敌人是内乱背后的理论基础,即自然(physis)与礼法(nomos)分离所导致的强力正义理论。
内乱意味着城邦的分裂和永无休止的权力斗争,所以在严格的意义上,这样的城邦很难称为“一个城邦”,因为它总是陷入派系斗争,永远是多个城邦。为了克服内乱以及支撑内乱的强力理论,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建构围绕着统一共同体展开。统一共同体不仅仅是与内乱相对的政治概念,其内涵远远超出了字面意义。统一共同体的达成需要正义和友爱的安排,后者则是古希腊政治哲学的核心思考所在,即政体(politeia)与礼法的设置,而统一共同体最终是要看顾好人的灵魂,使城邦公民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正是通过内乱——统一共同体这一线索,我们能够将柏拉图总体的政治思考与核心的政治概念串联起来,并对其政治思考的内在逻辑和形态有相对明晰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