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诸子游仕年

其实钱穆在《孟子生年考》中,曾提出一个很好的但他自己没有着力去实现的解决办法:“知人论世,贵能求其并世之事业,不务详其生卒之年寿。今谓孟子生于烈王四年,或谓生于安王十七年,前后相去不越十五年,此不过孟子一人享寿之高下,与并世大局无关也。苟既详考孟子游仕所至,并世情势,及列国君卿大夫往来交接诸学士,则孟子一人在当时之关系已毕显,可无论其年寿之或为七十或为八十矣。无征不信,必欲穿凿,则徒自陷于劳而且拙之讥,又何为者?” 也就是说,对于先秦乃至秦汉诸子,除了孔子及其弟子这样极少数的可以考究生卒年代的人物之外,其他人物的生卒年代既然在当前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那么我们应该看重的是诸子的游仕活动,而不是其生卒年代。有很多人的游仕活动是比较清楚的,但是生卒年代则无法考定。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已经做了很多的诸子游仕活动年代的考订,但是这些成果被诸子的生卒年代给掩盖住了。很多人拿起《先秦诸子系年》,往往是查检附录部分的《诸子生卒年世约数》。然而这个生卒年代只是一个约数,是不太可靠的,尤其是有一些和本书的考订大相径庭(如书中引朱子说孟子、庄子年岁相近,孟子稍长,但结论却是“庄子生年当在周显王元年至十年间,若以得寿八十记,则其卒在周赧王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间也”,亦即公元前368年到前289年,或者公元前358年到前279年。《诸子生卒年世约数》选用公元前365年到前290年,孟子与庄子差了25岁)。真正有较大确定性的,是诸子的游仕活动。

因此,在今天,是继续考察诸子的生卒年,还是考察诸子游仕活动的起止年代,是可以选择的研究方法,并非只有考定诸子生卒年代这一种方法。本书主要选用第二种方法。由余嘉锡的《古书通例》,我们可以先大致地认为古代子书是学派著作集合,如此则人物游仕年和子书的年代两个问题可以分开讨论。

按照考察游仕年的方针,我们可以将一些人物的游仕活动年代范围大致确定下来。比如孟子,他清楚的游仕活动是起于见梁惠王,约在公元前320年 ,其时孟子应已在五十以上;大约终于鲁平公未访见他,就归邹著书了 ,而鲁平公在位是公元前314—前296年。又《史记》说荀子年五十始游学,比照孟子,看来也很有可能,这比后世《风俗通》等所说的“年十五”要可信一些。再如惠施,有可能是在魏相公孙痤死后(公元前361年)游魏 ,至晚可以确定在公元前354年就已经在梁惠王身边活动了 ,而钱穆考惠施卒于公元前314—前310年 ,较可信。再如庄子,楚威王聘庄子当是在公元前339—前329年,论者或不信此事,那么庄子去见为相的惠施以及梁惠王,当在张仪逐惠施于魏(公元前322年)之前。庄子卒年,在惠施卒之后。商鞅事魏公叔痤,公叔痤于惠王八年(公元前362年)败韩、赵 ,次年终于相位,因此商鞅游仕当不晚于此年,而被杀于秦孝公卒年(公元前338年)。钱穆曾指出:“鞅败时其母尚在,知鞅非高寿。” 子华子在韩、魏相争时见韩王,或谓事当韩昭侯二年(公元前360年) ,余事不可考,钱穆推测其为沈尹华或莫敖子华 ,不可信。申不害,《战国策·韩策一》说“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其年乃公元前354年,而《六国年表》记申不害卒于韩昭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白圭大概确如钱穆所说,并非有两人。惠施在梁,白圭曾见之,此事后人有不同解读,钱穆谓白圭先惠施游梁 ,恐不可信,则二人相遇之事当在惠施游梁(公元前354年)之后,早于白圭筹划逢泽之会年(公元前344年) 。《战国策·魏策四》载白圭与新城君交谈,钱穆指出秦昭襄王七年(公元前300年)拔新城,此后才有新城君 ,则白圭卒于此年后。匡章责惠施王齐王,其事非钱穆所谓针对徐州相王 ,而是魏惠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马陵战败之后的对策 。匡章被记载的最后活动,并不是杀唐昧(公元前301年),这是将匡章、陈章误为一人 ;其最后活动可能是孟子第二次游齐时与孟子的交往、谈话,年代当在宋称王(公元前318年)之后,应该在孟子离齐[大约在“燕人叛”之后不久(公元前314年) ]之前。至于田鸠、田俅子,钱穆以为即田系,乃许行弟子。方授楚已驳之,并指出田鸠游秦“在惠王初即位时(公元前337年),盖始诛商鞅,疾六国辩士,故苏秦既碰钉子,鸠亦留秦三年不得见也……秦不用则往楚,以‘将军之节如秦’……” 慎子在齐宣王时为稷下先生,笔者曾指出《战国策·楚策二》的楚太子傅慎子就是慎到,时当楚怀王三十年,齐愍王二年(公元前299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这包括了慎到,他可能在齐愍王时亡去,等齐襄王重建稷下学宫之时再次回到齐国。齐襄王在位为公元前283—前265年,而田单复齐国在公元前279年,重建稷下学宫当是此后之事。 公子牟又称中山公子牟、魏牟,中山被灭时(公元前296年)当已出生,游于秦辞应侯,当在应侯受封期间(公元前266—前255年) ,而后有过赵见建信君之事,当在赵悼襄王元年至八年间(公元前244—前237年) 。《庄子·秋水》有公孙龙请教魏牟事,魏牟当长于公孙龙,且学道而长寿。公孙龙在燕破齐后曾以“偃兵”游说燕昭王(《吕氏春秋·应言》) ,时间在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之后不久,其时他的一些学说应该已经成型,且颇有名气了 。公孙龙在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邯郸解围后游说平原君,后在平原君前被邹衍所黜,当在平原君卒年(公元前251年)前。吕不韦当如钱穆所说,在秦昭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1年)或以前已经入秦游说,而卒于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g4IB/i3QTTwEwcDpXWeWRiEXqVKLUGF0PmH2AicmzlnZeG66jwIIefw4Z9TlR9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