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日本有个哲学家说,这是对哲学家最难最毒辣的问题。至今仍在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岂止中国,国外也如此。道理很简单,不同的哲学家都把自己感兴趣的哲学问题当成哲学的全体,而排斥其他。本体论者强调哲学是本体论,而认识论派则据理驳斥,强调哲学是认识论。同样,方法论的提倡者们强调哲学应以思维方法为对象,是关于思维的科学。人学论者说哲学是人学,是使人成为人的学说。而反驳者则说,如把自然与历史置于哲学视界之外,人就变为幻影,是不可能研究的抽象存在物。每一种学说都把自己心目中的哲学当成哲学的唯一对象。其实本体论是哲学,但不能认为哲学是本体论。其他同理。如认识论是哲学,哲学却不能归结为认识论;人学是哲学,但哲学不能只是人学。我们不少哲学家的哲学定义,只是哲学研究的领域或一个历史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而非是对哲学自身本质的把握。
哲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世界观,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一直这样强调的。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致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著名通告信中也提到反对把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世界观带入党内,“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中说:“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 斯大林也说:“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这是哲学和各门具体实证科学的分界线。但世界观绝不等同于存在论或本体论。以为世界观就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这是望文生义。仅仅以无人的纯自然或宇宙为对象的世界观是旧唯物主义哲学。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包括人与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自为的世界表现为人、自然、社会的辩证统一。因此本体论作为哲学只是哲学考察的一个方面,哲学不能归结为其中一个侧面,而是要研究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本性和一般规律,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认识和改变这些关系的途径和方法。由此可见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就其领域来说,它包括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等等。可是哲学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是一样的,都是全面的、无所不包的。由于时代的需要不同,哲学会突出不同的方面或重点。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就和重点,突出地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哲学定义就包括在哲学史中。一部哲学史就是哲学研究重点的转移史,但哲学仍然是哲学,它绝不会丧失它作为世界观的特性。哲学永远不会融化为实证科学,它是对整个世界的本性和规律的研究。在哲学中任何局部性问题的研究都是从总体角度并作为总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才具有哲学的价值。
在中国,把哲学仅仅归为逻辑分析、语言分析的观点不多见。即使研究语言哲学、逻辑哲学也是作为哲学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的,也并不认为哲学就是语言哲学、逻辑哲学。可人学不同。在当今中国,把哲学视为人学,而且认为从来哲学就是人学的观点是很为新颖而受到一些同行赞许的观点。我对此一直有点不同的看法。毫无疑问,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全部与人密切相关。其实与人无关的问题,任何科学都不会感兴趣。但不能因为哲学的问题与人相关,就说自古以来哲学就是人学。这样说,既不符合哲学史实,也不符合理论。从哲学史来看,无论中西,哲学都不是从人开始的。西方哲学从自然开始,自然哲学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显学。在中国,古代关于道的学说、关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也不能说是关于人的学说。虽然中国儒家的重点在人的道德和人际关系,但人伦不等于人学,人伦是客观的人际关系,而关于调整人伦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严格说是伦理道德学说或称为伦理学而不能简化为人学。人所处的各种关系都应该研究,都各有特点和对象。研究人的经济关系叫经济学,研究人的伦理关系是伦理学,研究人的阶级关系是政治学,研究人的心理是心理学,如此等等,尽管都与人不可分,但却并不称之为人学。当然如果因其最终归结为人或以人为最后依托而称之为人学,那其实等于什么也没有说。而且即使就哲学来说,如果谁要说唯心主义是人学,因为它研究人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依理唯物主义也是人学,因为唯物主义关于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都是关于人的,尽管也可言之成理,但只能看成是笑谈,不能认真。而且,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称为人学是勉强的。因为它本质上是个认识论命题,是以人的主体性来论证感觉相对性的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命题。讲认识论不能离开人,任何认识都是人的认识,但认识论不是人学。同样,说古希腊的神庙中的铭文“认识你自己”是人学命题也是脱离历史条件望文生义的解释。这是神学而不是人学,因为它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该认识自己的主宰是神,即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是神的奴仆。这同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观点是大异旨趣的,它不是肯定人而是否定人。
其实关于人的观点古已有之,哲学不能归为人学。因为没有与人无关的哲学问题。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比人的问题要广泛得多,因为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必然要求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个看法,这就是世界观;要求对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看法,这就是自然观;要求对自己生活其中的社会有个看法,这就是社会历史观。西方有些哲学家倡言拒斥形而上学。你尽管在哲学中可拒斥世界观,可你无法拒斥世界的存在,拒斥自然和社会的存在。因此,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哲学都离不开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故而哲学也绝不能仅仅是人观。我们很难说,人是哲学真正的主题和核心,哲学就是探求人的本性,寻求人之为人的根本,寻求人的家园归宿和人的价值与意义。把世界、自然、社会排斥在哲学视野之外,仅仅追求生命的意义、价值、归宿和所谓人之为人的根本,将哲学完全宗教化或伦理化,变成人的安身立命之学,那哲学除了自我修养即修身养性之外,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曲解了哲学的本质并弱化了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最多是回到哲学是心性之学或义理之学的老路上去。我想,当马克思把哲学说成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时,绝不会如此来理解哲学,即他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为分析世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消灭剥削制度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锻造思想武器,而是创立一种新的人学。如果我们说,无产阶级是什么?劳动者是什么?不是人吗?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是人学。这样论证下去,所有人面对的问题七转八转都能转到人的头上来。这等于说了一句空话。可是人是哲学主题的真正本意倒不是说哲学问题都与人有关,而是说宇宙中最根本的是人。因为物质宇宙的奥秘集中在生命的本质之中,而生命的奥秘又体现在人的本质之中。人的最终归宿是要使生命去融化宇宙,也要把生命融化于宇宙,对此没有很高的哲学修养和思辨能力是很难领会的。不过我还是要说,这种看法在中国古已有之。别的不说,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儒家生命哲学就是这种观点。例如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就强调“在宇宙大生命里头,除了人类以外,其他的生物,都已经入于一种盘旋不进的状态,不能再代表宇宙大生命的创进不已的精神……还能代表宇宙大生命创进不已的精神者,亦即还能创进不已者,只有人类”。这种人与天地同参、与宇宙一体的观点虽然具有辩证法的因素,但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生命宇宙观。把宇宙奥秘全部放在人身上,要用生命去融化宇宙,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理解,是对类本质的错误的或者说是夸大的神秘化的理解。人是宇宙奥秘中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探索宇宙奥秘的各种科学家包括哲学家要想把握宇宙的奥秘还是要面对宇宙而不能仅仅面对自我、面对人的生命本性。即使人的创造物包括人化自然和人的文化世界,也不是用生命化为宇宙所能概括的。哲学如果不想成为毫无用处的空谈,而是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就不能局限在人自身。这是由全部人类的实践和认识史证明了的真理。
哲学转向以人为对象,产生当今所谓的人学具有时代的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几十年西方工业化国家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而导致人的价值观念混乱、道德失范、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疏远化,发生所谓人的生存危机或者所谓人的失落,哲学家倡言人应该寻找自我,而大力提倡人的研究或人学,试图从人学中寻求摆脱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危机的出路。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极左思潮干扰,法制不健全,践踏人格,破坏社会主义应该坚持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事不断发生。因而随着清算“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问题研究也成为哲学工作者注意的热点问题。这是一种哲学意识的进步。但这只是哲学问题研究重点的转移,而不是哲学本质的根本变化:哲学由世界观变为人学。哲学仍然是哲学,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本性并不会因为哲学问题的变化而变化。从哲学角度来研究的人学仍然是哲学,因为它总是从一定的哲学前提出发来探讨人的问题,没有哲学前提的所谓人学是没有的。当代西方的哲学,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存在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它们没有超出哲学,也不可能超出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关于人的学说,关于人的本质、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特点是,它指的是现存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解放,即无产阶级革命问题,它没有脱离无产阶级革命抽象研究人和人的解放问题。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人学也不能归结为人学,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当代对人的问题进行深入独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发展的,它应该研究时代突出的主题,它不能脱离时代。但马克思主义对人学的研究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即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一般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哲学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