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7 |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和哲学工作者的使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光辉灿烂的20年,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20年。20年来,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到恢复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路线,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威力。而这些原理本身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挥。这个事实说明,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陈旧的课堂哲学,应该另外创立一个什么体系之类的看法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20年来,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证明,关键是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已经陈旧或过时的问题。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并根据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总结了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教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原则,既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总结,又为我们指明了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 0WNFWBth+Z5LtsNztYhxknnI2OBEvlBlENvYIKeyUb9k1ZeziLJDiEDZkFQl0Z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