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后马克思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高潮与低潮交错的时期。亚洲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原发区,但它在亚洲得到重大发展。继十月革命后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亚洲其他国家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曾红遍半个世界,可谓霞光满天。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苏东剧变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制度崩溃和逆转相伴随,马克思主义的威信受到极大的打击。在苏东剧变后,西方一些政治家弹冠相庆,欢呼共产主义的崩溃和没落。自由主义一时成为最流行最时髦的思潮。

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打倒,也不可能被打倒。不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创造性发展,而且在世界上不少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人士从苏东剧变的打击下重新集结,总结经验,探讨发展的前景和方式。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会议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时召开的国际会议,都表明世界并没有忘记马克思,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仍在世界政治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变化。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名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派,它们的理论视野和理论风格迥异。可是苏东剧变后,它们的政治态度很值得注意。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它开始产生时,是以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可在苏东剧变后,其中有些人却采取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对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而我们对各种不同旗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政治立场应该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既不能一概赞同,也不能简单拒绝。

此外,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后现代主义甚为活跃。后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中消极方面抗议的理论表现。它在批评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过程中,往往援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程度的接近。但它们的根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相同。然而,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表现不是“作秀”,而是表明在当代任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不可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就。其实,说得极端一些,人们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更不用说自称实行第三条道路的政府推行的政策,如劳资政策、社会福利和社保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调节两极对立的政策中,都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影响,看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批判的作用,都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事情正像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所说的,我们都是马克思的幽灵即处在马克思的阴影之下,我们不能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在当代世界,不仅马克思主义的坚决拥护者,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反对者,都绕不开马克思。可以说,全世界都受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然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不像1848年时的欧洲共产主义那样是一个幽灵,而是一个在思想理论领域和现实政治生活中,最具真理性最有影响力的学说。

尽管如此,与20世纪上半叶相比,马克思主义总体上还是处于低潮。但这种情况只是前进中的曲折。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的世界性交往,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通过经济全球化而变为一种具有世界性质的矛盾;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扩大为世界范围内的富国与穷国的矛盾。这更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有利于世界人民对新的更公正更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追求和选择。

当今世界,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世界并非别无选择。事实上,尽管当今社会主义发展处于困难时期,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成就已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的前景是光明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世界真正能给世界人民解放以精神支持和理论指导的科学学说。当然,这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本主义世界矛盾激化过程,经过长期的工人阶级组织和教育的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队伍的各自重新集结和壮大,需要群众革命意识的重新觉醒,需要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如果用毛泽东当年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描述马克思主义的前景,我认为非常恰当。

马克思逝世已经120年了。经历了这120年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历史考验,马克思依然是世人心目中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导师;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我们时代的旗帜,依然是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理论思想。黑格尔说过,“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原则)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 。历史上不少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不死,因为它通过文字物化为著作,可以为后人研究、吸收、借鉴。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与其他对历史和现实发生影响的思想家不同,那些历史上对人类思想有长期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一般都是在思想领域中,没有变成也不可能变成一种改造社会的运动,更没有千千万万的实践者和最广泛的群众支持,而马克思是永远的马克思,因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世界许多地方为群众所掌握,变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传播,在实践中发展,而不是只存在于图书馆中,存在于典籍中待人阅读和研究。马克思永远是“活着”的马克思,虽然他在120年前就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中;尽管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但它具有的真理性认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推翻的。真理无新旧,可以有古老的真理也可以有最新的谬误。邓小平和江泽民一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的原因正在于此。马克思的英名由于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朽;马克思主义也由于他的后继者的不断发展而永葆青春。

(原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2)) CZtxZawS/JlgbUEDf1Hf7afQtKBJYfrsXfYFqBWivPfOTjo6r/VLJVTBZDoii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