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现代性的生产和消费

当前乡村社会的后乡土特征还表现在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现代性特征增多。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村和农业并未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但现代性的一些特征已经广泛渗透到乡村,与乡土特色结合起来,构成既非传统亦非现代的农村,也就是后乡土社会。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从人民公社化的集体经营回归到个体家户经营,农业生产从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劳动,走向家庭承包经营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属于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其特点是依托于传统的亲属关系来进行分工与合作、组织劳动力和积累生产资本。家庭经营由于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因此其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规模通常较小,故被称为“小农”及“小农家庭”。小农家庭经营通常是相对于大规模现代农场而言的。这两种经营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生产经营机制上的资本性经营与生计性经营的差别;(2)生产规模上的大与小之别;(3)生产效率上的高与低之别。

现代的农场经营是按资本化的运作模式来组织和安排生产经营的,所谓资本化运作模式,就是通过成本投入,并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现代农场经营的根本目标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与现代农场经营不同,小农家庭的经营模式是把家庭的生计作为第一目的的,也就是说小农经营遵循着生计第一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小农家庭为了自己的生计有基本保障,他们会不顾高风险而去租种地主的土地,以及向高利贷者借钱,因为为了缓解家庭一时的生计困难,他们必须冒险。这一点在斯科特对东南亚的小农经济研究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由于小农家庭的生产的首要目的只是保障家庭生计,而且土地、劳动力和资金都局限于家庭范围,因此小农家庭生产规模通常也较小,大多数农户基本维持着“一亩三分地”的经营状态,大规模承包他人耕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户还是极少数现象。就目前农村生产经营的一般形态而言,以家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仍是普遍现象。现代农场由于是企业化经营模式,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农场就需要不断扩张耕地和生产规模。因此,农场经营一般都是以大规模的生产为主。人民公社化时期,农业的集体经营试图改变小农家庭的小规模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化,所以,形成“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规模生产模式。

农场经营组织通过规模化经营,可以促进利润总量的增量。在大规模的生产经营中,可以通过提高和细化分工合作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规模化的农场通过高效管理和深化分工协作,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但是,仅仅规模化并不满足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人民公社时代的集体经营虽实现了单位生产规模的扩大化,但结果因为没有相应的高效管理机制与之相配合,导致生产效率的大幅下滑,甚至较多地方出现农业生产的崩溃。

在土地资源和资本有限的乡村,以家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生产,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和亲属关系在分工与合作中的积极功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扭转了集体经营体制下的低效率状态,使得温饱问题或生计问题得以解决。就目前中国农村的基本条件和文化传统而言,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经营模式依然是而且在一定的时期内仍将是农业生产的较为合适的经营模式,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局部地区或部分农户将发展起现代的农业经济组织。但是,小农的生产经营模式仍将维续,难以被其他模式完全取代。

虽然小农家庭的经营传统仍在农业生产中得以维续,但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小农生产也越来越多地受现代化因素的影响,小农生产的现代性特征也在逐渐增多。与传统小农生产相比,现代小农生产越来越多地吸收现代化的技术或工具手段,如杂交种子、机械耕作、农药化肥等。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农民已经在广泛使用现代农业的各种技术手段,而不再像以前主要凭经验和传统来安排生产。如今,实际上多数农户都在采用农业科学技术。例如,以往农户都是自家选留种子,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购买农业技术部门推荐的种子。此外,为了提高产量,农户更倾向于扩大化肥的使用量。

现代性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对增长的无限追求,在微观层面上就是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目前,农民之所以自动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工艺,而去接受那些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手段,正是为了追求产量的不断增长、收入的不断提高。而在传统乡土社会,小农家庭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即自给自足,而人们的基本需要总是有限的,因而传统小农对增长的欲求并不强烈。后乡土社会的小农生产并不仅仅以满足基本需要为目的,而是越来越追求财富和收入的不断增长。所以,在后乡土农村,农民会根据市场规则,来调节和安排家庭的经营结构,以使自己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在农村消费领域,同样存在着现代性的趋势。消费的现代性特征是指人们消费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而是为了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即显示社会差别。也就是说,现代性的消费,需要取向越来越弱,而炫耀取向则越来越强。

目前,随着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性的消费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农村的住房消费中,很多农民的家庭收入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消费在建房上。农民在村庄建房,主要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去安排建房标准,而是根据其他人的标准来做比较。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建房,不是为了居住舒适,而是要与其他人攀比。

此外,乡村居民在婚姻方面的消费比重也比较大。人们在婚姻方面之所以需要消费大量的收入,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传统观念在起作用,而更重要的是现代消费主义观念在产生影响。因为当前的乡村居民在办婚事中,并不一定按照传统礼俗,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此过程中来与别人攀比和炫耀。

后乡土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的现代性走向,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乡土社会。即便在乡村结构形态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生巨大变迁,这也正是后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Lbw1kxZ4yM3ZchlL7ezbfKV68Oly5MdPc5u8XW7KExhnj2YHLlmvf9PyR8+hnA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