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几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同学在“中国革命史”的课堂讨论中,争论了下列问题:(1)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同“独立自主原则”有无区别?(2)“独立自主原则”是只适用于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中的一个根本原则,适用于任何时期?(3)为什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这个口号,而没有在别的时期提出?它和“又联合又斗争原则”的关系如何?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和“独立自主原则”,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这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领导权。

我们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问题,意思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在和资产阶级及其他阶级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时,不论有无共同纲领和共同组织形式,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自己的共产主义旗帜和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自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保持对同盟者的批评和斗争的自由;都要在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立活动的自由;都要在战略策略上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战略策略,包括对同盟者的联合和斗争在内。

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为了真正掌握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使革命的胜利真正成为工农大众的胜利,仅仅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才算完整。

所谓“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就是除了上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这个概念所具有的含义外,还包含这样的意思:革命统一战线必须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力量为中心支柱;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绝对领导的阵地——包括武装力量、根据地、群众运动等等。不管同盟者同意不同意,必须坚持这种阵地,发展这种阵地,并把革命胜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无产阶级独立领导的这种阵地的壮大和胜利上面。

本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一思想,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中,在论述到怎样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独立性”而不是形式上的“独立性”,怎样才能不被资产阶级“溶化”时,就已说到了。他说:“无产阶级要在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作斗争时不致被束缚住手脚,就应当有充分的觉悟和足够的力量把农民提高到自觉革命的程度,领导农民举行进攻,从而独立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列宁全集》,第11卷,42页)

毛泽东同志则根据中国革命的经验,把这一思想更加具体、更加丰富、更加发展了。他在论述到1927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时,教导我们说:“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共产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工农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其结果是帝国主义命令它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伸出千百只手来,首先把蒋介石拉去,然后又把汪精卫拉去,使革命陷于失败。那时的革命统一战线没有中心支柱,没有坚强的革命的武装队伍,四面八方都造起反来,共产党只得孤军作战,无力抵制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的各个击破的策略。那时虽然有贺龙、叶挺一支军队,但还不是政治上坚强的军队,党又不善于领导它,终归失败了。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1卷,143页)

他在论述我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必要性时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一方面是在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略出发地,丧失了这个阵地就一切无从说起了。但是主要的目的还在另一方面,这就是为了发展阵地,为了实现‘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个积极的目的。保持阵地和发展阵地是不可分离的。”(《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364页)这就是说:只有依靠我党独立自主领导的革命力量和革命阵地的扩大,才能使抗日和革命的胜利成为人民群众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政策》等一系列的著作中,都着重地从理论到具体政策上阐明了这样一个根本思想:只有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才能使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只有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者,革命统一战线才能胜利。因此,无产阶级政党是否在统一战线中保持了独立自主,这是革命胜败的中心关键。所以,毛泽东同志说:“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这个原则的说明、实践和坚持,是把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之途的中心一环。”(《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选集》,第2卷,364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一般说“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和“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具体含义上还是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就是后者更加发展了更加完备了。一般说,提出“独立性”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而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则是完全解决了领导权问题,就是说它使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落实了;所以,“独立自主原则”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学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因而,这一原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而且,一般说,在和资产阶级联合时,容易发生右倾,所以在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期,独立自主原则都是应该强调的。

一般地说,右倾机会主义者比较容易在口头上承认“独立性”原则(虽然在实质上也是不承认的),而必定要反对“独立自主”原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方面,“独立性”原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里讲得很多,右倾机会主义者也不敢公然违反;另一方面,因为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原则,有时资产阶级同盟者也可以在口头上表示承认,因此,右倾机会主义者觉得讲讲“独立性”不大会触犯资产阶级,不至于“破坏”统一战线。至于讲到“独立自主”原则,这就是说无产阶级要在统一战线中自搞一套,有自成系统的、绝对领导的、工农大众占绝对优势的一批力量和阵地,作为统一战线中的中心支柱和主力军,这是作为同盟者的资产阶级老爷所不能容许的,他们就要叫嚣:你们这不是“另起炉灶”吗?不是“破坏统一”吗?不是“封建割据”吗?不是“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想从内部来破坏统一战线,篡夺领导权”吗?资产阶级老爷一反对,作为资产阶级尾巴的党内投降主义者也就必定跟着反对,说什么:这是“破坏统一战线”,“破坏统一战线就是破坏革命”,“这是破坏共同纲领,也就是破坏革命”等。而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自己手足束缚起来,不敢超出资产阶级所能容许的范围。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只有根据“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阵地和力量,统一战线才有可靠的中心力量,资产阶级才不敢叛变,即使叛变了也才能将其击败。只有这样做,统一战线才是巩固的,才能发展和扩大统一战线。

那么,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只适用于抗日战争时期,还是适用于革命的任何时期呢?根据上面所说,“独立自主原则”既然是党的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中的一个根本原则,而统一战线,按照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在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主要经验之一、“三个法宝”之一,是任何时期都需要的,因此,“独立自主原则”也是适用于任何时期的。我们可以从中国革命的几个发展时期的经验中,略加论证: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什么失败了呢?就是由于党在后期没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表明的都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大众“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的思想。尤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讲的“一切权力归农会”、“武装农民”、“十四件大事”等,就是无产阶级“独立自主”地搞工农联盟、根据地和工农武装的思想。共产国际五月指示也可以说是要中国无产阶级独立自主搞一套的思想。陈独秀投降主义者的错误,就是在于虽然在口头上承认“独立性”原则,但却反对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搞一套”的思想。所以,本来有很多机会搞起一支党所独立领导的七八万人以至十来万人的武装力量,但陈独秀投降主义者却不搞,“两湖”农民运动如此蓬勃发展,陈独秀投降主义者不乘机搞起农民政权、农民武装,以农民为革命的主力军,以工农联盟为统一战线的基础,把“两湖”搞成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相反地,由于怕“破坏”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竟向农民运动头上大泼冷水。当国民党反动派在“三二〇”、“四一二”、“五一七”、“五二一”发动猖狂进攻时,既不防范,又不敢独立自主地组织革命的反击将其坚决打退,这就是引导那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毛泽东同志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在提出反对党内阶级投降主义和迁就主义,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时,特别强调指出:“一九二七年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引导了那时的革命归于失败。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忘记这个历史上的血的教训。”(《毛泽东选集》,第2卷,361页)

有的同志说,当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有“共同纲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有“共同组织”形式——国民党,可以利用“共同纲领”在“共同组织”内作斗争,所以不需要“独立自主原则”;如果提出这个原则,就会使资产阶级抓住借口,破坏统一战线。我认为,恰恰相反,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的巩固不巩固,资产阶级遵守不遵守共同纲领,决定于无产阶级有没有力量,有没有独立自主的革命势力。如果有,资产阶级固然要反对,但他们不一定敢破裂;如果没有,就一定要破裂。历史事实证明:陈独秀投降主义者当时不搞无产阶级独立自主领导的中心力量,结果是统一战线破裂了。抗日战争时期,有的同志不执行党和毛主席的“独立自主”原则,结果是发生了皖南事变。相反地,抗日战争时期,党和人民为何能打退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从解放战争至今,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我们为什么不怕资产阶级造反?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坚强的无产阶级独立自主领导的革命力量作为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的缘故。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本来就是我们党独立自主领导的。当时,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应该是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建立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在西安事变前,一般说主要是反对“左”倾关门主义。西安事变后,既要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右的倾向的抬头。到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特别是1937年底,毛主席就着重提出了反对右倾投降主义的问题,强调了“独立自主原则”。应该说,在抗日战争中党和毛主席强调“独立自主原则”是有它特别重要的意义的,这是因为:一则党内否定这个原则的新投降主义者在1938年曾经嚣张一时,他们曾经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投降主义口号,抗日与革命有走到重复1927年陈独秀阶级投降主义道路而招致失败的严重危险;再则,与我们合作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有着同我们合作又破裂这种合作的丰富经验,这时,他们时时刻刻想在再度合作中来吞并和消灭我们,他们的口号是:溶共、防共、阻共、反共。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毛主席总结了1927年革命失败的经验,强调提出了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这一思想。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共会谈和召开旧政协期间,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就在于国民党反动派想用诱骗和武力威胁的手段,要我党交出我党独立自主领导的阵地(军队和根据地);我党则为人民解放的利益而坚持和发展这种阵地。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逐渐形成起来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就是在我党的独立自主的绝对领导之下的。

解放以后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是如此。就是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的:“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毛泽东选集》,第4卷,1368页)就是说,革命领导权是不能与别的阶级、党派来平分、来“轮流坐庄”的,这就是独立自主的思想。如果别的阶级、党派来参与领导权,就不是“独立自主”了。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作为一个口号,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强调提出,而在别的时期没有强调提出呢?这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因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虽然毛主席已有了这个思想,但全党来说,党还处在幼年,还没有充分经验来提出,而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党正需要这个口号的时候,由于党的主要领导掌握在陈独秀投降主义者手里,所以没有条件提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资产阶级破裂了统一战线;遵义会议以前曾经三次在党的领导机关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又都不搞统一战线,所以也无从提出。到抗日战争时期,在前面说过的历史条件下,才由毛主席强调提出。

其次,这个原则虽然任何时期都适用、都起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口号,何时要强调、何时不必强调,这也要看历史情况,不一定在任何时期都作为一个口号提出,如像“独立性”、“又联合又斗争”这些原则一样,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都起作用,但不一定在一切时期都作为口号强调提出。为何在抗日战争时期要强调提出“独立自主”这一口号呢?这是根据这时同盟者的情况(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的力量比我们占很大优势,他们的抗战极不可靠,并在时刻想消灭我们)和党内情况(新投降主义的一度嚣张)以及党的成熟程度而提出的,而且主要是在党内提出的,目的是要全党掌握这个精神,是去实干,而不是去空喊。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解放后,我们都照这一原则做了,所以不需要单独再作为口号提出,但是毛泽东同志在许多文章里也都讲到了这个意思。

至于“独立自主”原则和“又联合又斗争”原则的关系问题,我认为两者都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具体来说,则“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是对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所应采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原则则是实行这一原则的中心环节,是实行这一原则的基础。因为没有了“独立自主”,也就谈不到对资产阶级的联合和斗争。故而,毛主席在《论政策》一文中,总结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时把这个政策具体化为十条,第一条讲必须组成一个统一战线,第二条便是“统一战线下的独立自主政策,既须统一,又须独立”,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意见,写出来供同志们讨论。 dp/zVSQflXiGEyWLQu6i2z3JQZhTfiCNNf+Jv+A7DtkkZeiVFNVxwvVNskHaPC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