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前言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于1874年8月31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的一个牧师家庭。1891年至1895年,桑代克就读位于康涅狄格州中部小城米德尔镇的卫斯理大学。大学毕业前夕,桑代克深受詹姆斯《心理学原理》的影响,立志钻研心理学,并在毕业后入读哈佛大学,追随詹姆斯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其间受英国心理学家摩尔根的影响,他开始从事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在此之前,动物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采用轶事法和自然观察法。桑代克则对动物进行了严格的实验研究,确立了动物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成为动物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1897年桑代克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离开哈佛大学,前往纽约,成为卡特尔的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桑代克继续进行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其中“猫的迷笼”实验最富成效、最有影响,他提出的学习“联结说”及学习定律都起源于这些研究工作。桑代克于1898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动物的智慧:关于动物联想的实验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1898年1月,桑代克应纽约科学院的邀请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讲解了他的成果;同年6月,《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介绍自己工作的文章;他的毕业论文也成了当年晚期《心理学评论》的专题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桑代克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一边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工作,一边进行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并将他有关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推广运用于人类被试。1903年他的《教育心理学》问世,他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1913年至1914年间,他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概论》面世。后来又相继出版了《智力的测量》(1927)、《成人的学习》(1928)、《人类的学习》(1931)、《学习的基本原理》(1932)、《奖赏的实验研究》(1933)、《人的本性与社会秩序》(1940)和《人及其工作》(1943)等著作。1949年,他在去世前不久,出版了《一个联结主义者的心理学著作选集》。

桑代克对心理学做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受到心理学界的普遍尊敬和爱戴。1912年他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被《美国科学家》杂志评为全美排名第一的科学家,1934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40年,桑代克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但继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心理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这本书是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概论》的精编版,共三卷二十七章,分卷阐述了人类本性、学习心理、个体差异及原因。

第一卷,桑代克以动物学习实验的结论和神经元的生理解剖学为基础,从他的联结主义思想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性———“人当生命之初,即当父精与母卵结合为人时,就已经具备了无数确定将来行为的原始倾向”,即“情境”(situation)与“反应”(response)的“联结”(connection)。这些原始的联结倾向有三种:反射、本能和先天能力。情境与其所诱发的反应之间的牢固联结被称为反射(例如,膝跳反射)。“当反应不够确定、情境又比较复杂,而且联结可以发生改变时,则习惯上称其为本能。例如,一个人因受到蔑视而感到痛苦”。“当原始倾向是对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境做出极不确定的反应或一系列反应,而且联结的最后强度是由训练所决定的时候,就不能把这种原始倾向称为反射或本能,而应该称为能力、倾向或者潜能。例如,通过完成艺术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学校教育环境所做出的反应,就称为学识能力。”桑代克列举并剖析了人的大量本能和潜能,诸如感知能力、原始的注意……以及竞争、羡慕、嫉妒、慈爱、挑逗、凌虐和欺辱等。桑代克明确指出,这些本能和潜能中有些是好的(如慈爱),后天教育应该给予鼓励和发扬;有些是恶的(如凌虐和欺辱),应该受到抑制或消除;有些是要利用的(如感知能力和原始的注意);有些是需要利导的(如竞争和羡慕)。教育的科学主旨就是要对人的本性分别加以抑恶、扬善、利用和利导。这不仅是对古老的“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否定,更是对教育本质的科学阐述。

第二卷引用大量研究实例,系统阐述了学习定律(习惯定律)的普适性,解释了练习成绩的变化及原因,指出了心理疲劳的原因和心理卫生的措施。首先,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结果阐述了三大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和动物学习的五个特征(即五个学习原则或习惯定律)。进而在人类的联想学习、更精细的分析学习和更高级的选择学习中论证了三大学习定律和五个习惯定律的普适性。桑代克认为,人的一切学习从本质上讲,都是某种情境唤起的某种反应。而任何情境与反应的联结都可以用三个学习定律和习惯定律作出很好的解释。接着,桑代克引用大量各种练习实验所得出的“练习曲线”,用联结说的观点和学习定律解释了练习进步的内外原因和个体差异、练习过程中成绩起伏变化的原因,以及练习对不同心理功能的影响。桑代克认为,所有学习或练习的过程、表现和结果都可以用三个学习定律和五个习惯定律来解释,而不需要求助于其他什么神秘的能力、势力或观念。最后,桑代克关注到持续的无休止的练习或工作会使个体工作效率下降,出现心理疲劳。经过对各种练习或工作效率下降和心理疲劳的原因的分析,桑代克认为,练习或工作效率下降的表面原因似乎是个体的耐心、自我控制和精力等心理能量的耗尽,但是,其根本原因是工作或作业变得越来越令人烦恼(即学习兴趣下降、持续作业所导致的厌倦和对身体锻炼、娱乐、社交、休息及睡眠的剥夺)。因此,心理卫生的实质就是:提高效率,需要兴趣;维护健康,需要睡眠。

尽管桑代克所考察的是动物的学习以及人类个体单调和重复的练习,但是,他所提出的学习定律确有普适性,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运用。他的学习定义确实最切近学习的实质,是最有生命力的学习定义,精于学习研究的学者一定会有这样的认识。

桑代克在第三卷集中讨论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差异及原因,并利用当时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遗传(家族、近祖或血缘)、成熟、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差异的影响。其中许多内容至今仍有学术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首先,人的本性(即原始行为倾向)取决于人的“种子”(陆志韦译),即父精母卵的结合体———合子或人类的胚芽。因此,人类个体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必受父母遗传基因与变异的制约。因此,即使是同父母所生的亲兄弟、姐妹和异卵双胞胎(多胞胎),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同卵双胞胎(或多胞胎)儿童的共同生理特征很多,但心理特征绝难完全相同。因此,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其次,学习或心理发展无疑受成熟的制约。但是,成熟对学习和发展的“纯粹”影响无法测量。因为所有心理特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其原始倾向、成熟及环境(教育和训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无法分开进行测量。所有心理发展研究所报告的某心理特征、品质、能力等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结论都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最后,与成熟对学习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一样,学习和心理发展无疑也受环境或教育的影响。但作用的效果很难测量得准确,其作用机制同样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在人的生命全程中,哪个阶段或哪个时期应该吃什么或补充什么营养、应该学习什么或施加什么影响,都是永久的研究课题。

2013年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版)问世110周年,即教育心理学诞生110周年。1914年,桑代克出版了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后来又出版了这本精编版。1926年,我国前辈心理学家陆志韦博士翻译并出版了这本精编版的《教育心理学》。今天再次翻译它,既是一次深入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又是对桑代克以及教育心理学诞生110周年的纪念。

翻译本书是郭本禹教授对我的信任。翻译工作先由我指导的研究生自愿翻译初稿:张黎博士,第一至三章;杨俊萍硕士,第四、五章;杨金桥博士,第六至八章;贾威硕士,第九至十一章;葛秋芬硕士,第十二至十四章;林洪新副教授,第十五至十七章;蔡晨博士研究生,第十八至二十章;张华博士,第二十一、二十二章;阚洁琼硕士,第二十三、二十四章;李今朝硕士,第二十五至二十七章。最后由我复译并审校全书,所以,译著的质量还是由我负责。

张奇
2014年10月 xx4ofIJnHgHhVI6tsJFWuzg6czzAEA7YumF5Gu5jUmGV32WewkDzq5t4Nq9E6/7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