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公正:社会主义制度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最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最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且代表人类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基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公平正义就是最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公平正义,简言之,即公正可以被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最内在的价值观。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第二个倡导都是围绕公正展开的,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平等都直接指向公正的价值观,只有公正的社会才能实现人人自由和人人平等;法治是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实现的保障,在这里,公正是目的,法治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当然,公正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更是由其内在实质和历史现实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1.公正是古今中外人民群众的期盼

公平正义一直是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和仁人志士的理想价值,同时也反映着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引导人类历史进步的世界历史意义。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就是说,对于国家而言,不怕贫穷,而怕财富分配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社会不安定。儒家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农家则倡导“并耕而食”,希望人们一起劳动并且分享劳动成果。《吕氏春秋》从大自然总是普惠万物来证明公平的合理性,既然“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那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所以,“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公平正义的理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史中,几乎历次农民起义都把贵贱平等、上下同一当作自己的旗帜。例如,南宋初钟相起义提出了“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的纲领。基于公正理念的传统,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而孙中山也有土地国有、大企业国营的大同思想。在欧洲,斯多葛派学者最先提出人人皆兄弟的平等理念,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也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可见,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

2.公正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公平正义都是基本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反对把公平正义仅仅视为一种道德理想,而是试图改造影响不公平现象的历史条件和制度原因。这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认真对待公正的。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追求。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历史上所有关于公平正义的论述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不停留在价值理想的认识层面,而是试图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实践,铲除造成社会不公正的前提条件,为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备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以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人民民主和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为己任。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仅希望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而且要铲除造成不公正现象的基础;不仅限于理念的倡导,而且力求通过革命性的变革彻底改造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立意高远的公平正义之核心价值理念,从而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设公平正义之和谐社会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公平正义还反映了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长久的历史目标,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提出,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了实现建立公正社会的理想,因为社会主义实践是从经济基础到社会制度全面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途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有超越一切不公正、不平等的旧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及价值理念,并且指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的现实道路。

3.公正是调节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最重要价值规范

公平正义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之中。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天下为公”的原则,追求人间“大同”的理想,这些原则和理想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所以高歌奋进,就是因为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即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重要,同样是因为这些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正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所要求的。

我们所主张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为国际进步力量所欢迎,我们将公平正义当作我们最核心的核心价值观,肯定会提升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譬如,孟加拉国共产党(马列)总书记迪利普·巴鲁阿指出:“我们深信,中国的未来发展是与整个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中国共产党能够继续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并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公平与正义。” 实际上,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全人类的普遍追求。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之价值诉求,具有世界历史的普遍意义。当我们打出公平正义的旗帜时,我们就已经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道德制高点上。

尽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早已经提出,但是,将其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显然已经超越了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的范畴。例如,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主要指向其不平等、不公正。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价值追求之一。再如,古今中外都有公正的价值规范,但将其当作核心价值却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公平是最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性质的价值。尽管古今中外都有“均富平权”的理想,但历史上的公平正义的主张,不是带有空想色彩的幻想,就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资产阶级在早期革命时期曾经短暂地高扬平等价值,将平等与自由、博爱并列为核心价值理念,但他们获得政权之后,就逐渐让平等淡出核心地位。罗尔斯也讲公正,可是只要碰到自由,他就毫不犹豫地把公正降到次要的位置。在资产阶级价值体系中,公正从来没有获得“核心”的位置。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公正问题,2011年秋天爆发的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就是以99%的人的名义抗议1%的人的巧取豪夺。这个运动已经蔓延到所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过分关注个人自由,而忽视了社会实现每个人真实自由的条件,即公正。无产阶级必须在资产阶级止步不前的地方迈步向前,进一步实践公平正义的理想。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可以通过发展公平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克服、扬弃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的自由、空洞的人权。实际上,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公平正义的理念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实现。性别之间的平等就是重要一例。据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2013年3月8日报道,调查显示占据商界高位的中国女性人数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内地女性在这个方面超过香港和英美等其他发达经济体。调查是在2012年11月到2013年1月间展开的,大陆企业有51%的高层管理职位由女性占据,这个数据比去年一项类似调查的结果(25%)增加了一倍多。在这个方面,全球平均水平是24%,美国是20%,英国是19%,日本是7%。 这些事实说明,即使中国社会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而言是向越来越公正的方向发展的。 5Cly4XjPdoENvUzXKxdaV+aXENDRMPaItLqSDRVlXx/IRd7pAdjVOMaML3S7c5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