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我国的一个资源大省,煤铁资源很丰富,也是一个人文大省,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与尧舜禹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是中国的一个“文明老区”,文物古迹众多,有昔日的光荣。研究历史地理的人,对于山西相当看重,许多年前谭其骧先生就谈过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山西在全国,至少在黄河流域,多次占有突出的地位,政治经济文化都有辉煌期。
观察山西的历史地理特征及其历史时期的发达经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突出的特征:对外联系加强了,山西地区就飞跃发展。山西省的范围,在自然地理上是很清楚的(这种按自然地理单元划分行政区域的办法在古代称“山川形便”),基本上是中国中部的一大块山地,其间有一系列山间盆地,从南到北分布。山西这一大块山地,有个天然的不便之处,就是交通阻塞,高山大河把山西包围起来,对外联系很不畅通。克服交通上的障碍是山西发展的关键,山西虽然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并不适合关起门来过日子,像煤、铁、盐等,对于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的作用,只有把它们放到大范围的商品流通机制中,这些资源才能产生巨大价值。
历史上山西人靠外出经商致富,而不是靠在家种田出名,是有原因的。明清时期的晋商天下闻名,就是因为当时的山西人抓住了对外联系的商机。当时的发展机会首先是来自中国北方。说到与北方的联系,历史上的山西具有特别的优势。在地理区位上,山西直面北方民族(不包括东北的民族)活动的一个重心地区,即阴山河曲地区,历史上山西的兴衰利弊多与这一人文地理大形势有关。古代北方民族如戎狄、匈奴、鲜卑等对于山西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民族间的争战常常发生,山西地区文化成分的丰富性也是华北最突出的。南北朝时期,南下的鲜卑人曾在大同建立统治中心,当时叫平城,发展约百年,史家称为“平城时代”。这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期,考其缘由,显然与北方人文地理形势的整合方式有很大关系。
明代的大同镇是北方“九边”之一(明朝人不愿意称“长城”,多称“边墙”),驻有大批军队。明朝的边饷政策,为商人大规模地介入创造了良好机会。“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就是让商人运送粮食到边镇来换取盐引(即商人运销官盐的凭照),于是大批商人来往于边镇与盐场之间,得利甚多,出现巨商大贾。晋商得天时地利,发展最猛,他们又抓住凭盐引到东部沿海盐场贩盐的机会,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淮扬,后来更是遍天下。那时的山西人,走口外、下淮阳,闯劲颇大。费孝通把当年的“闯口外”比作今天的“下海”。可以这么讲,晋商之所以成功,闯出山西是一条重要原因。而今天的外出打工人员,山东、河南、安徽的都很多,山西人却不多见,不知是什么原因。
从经验上与道理上都不难看出,与外面的联系加强了,山西就繁荣,封闭起来,经济上就没有什么生气。不过不得不承认,在对外联系上,现在山西人似乎面临行政区划与自然形势的双重限制,山西省界与自然的山川相重叠,这种两类界限整齐合一的状况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山西人要与外面联系协作,必须要同时翻越这两种不算小的界限。
克服自然山川的界限,靠修路造桥。克服行政管理的界限,则要做体制改革,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有各类政策调整,但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想到谭其骧先生当年提出的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设想。谭先生说:“行政区划是国家的一项大政,设置得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团结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还是沿用元明清时期的格局,难道能适合新中国成立四十年(现在已近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吗?”当然,一级政区改革是涉及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大政,不容轻率。不过,对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却可以先行。山西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划历史上有不同的划法,其中的利弊得失应该认真研究。
山西晋商故宅常家大院院门(重修)
总的看来,山西的封闭型地理边界框架是山西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从技术、工程、政策、精神上克服这个障碍,是山西发达的必由之路。一部描述晋商故事的电视剧主题歌唱道:“谁曾想一代晋商驰骋九州方圆,谁曾见玲珑小城气吞八方地面。”当年晋商驰骋八方、名满天下,今日仍有传颂。只要晋商的精神未倒,则山西发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