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 关于“心即理”的讨论

明确提出“心即理”的陆九渊,对这一重要的命题给出过一段别具意趣的论证:所有的心灵本质上都是同一的,因此可以称为“一心”;作为万物根源的理是唯一的,因此可以称为“一理”。最高的善一定是统一的,所以,“此心”与“此理”是不可能分做两个的。 这个论证里,有宋明道学传统的一个根本原则——“一本”。陆九渊的潜在逻辑是:既然万事都根源于此心,万物都根源于此理,那么,根据“一本”的原则,心和理当然是同一的。

“心即理”的提出,所要凸显的恰恰是心灵的能动性。从心灵作为最具能动性的形式这个角度,强调心灵与理本体的同一性,显然是说得通的。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被质料化这一点来说,心灵其实可以被视为理本体在个别存有层面的完整体现。“心即理”这一命题的提出,使得心灵的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强调。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个命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朱子对陆九渊批评甚多,特别是在晚年。但批评的重点始终在为学和修养功夫上。指陆学为禅学,也主要着眼于此。对于陆氏的“心即理”说,朱子并没有提出根本的反对,反倒在言语间颇有赞许之意。 朱子应该不会反对心灵的能动性,是理本体的能动性的完整体现。但直接强调心灵与理本体的同一,则是朱子不能赞同的。在这方面,心与性的分别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明代思想家罗钦顺批评心学传统“知心不知性”,是不无所见的。

如果忽略了心性之别,强调心灵与理体的直接同一,那将无法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心灵与理体是同一的,那么,心灵作为个别存有层面上最具能动性的形式,其能动性应该能始终充分地实现出来,而不需要任何的涵养功夫;而且,每个人的心灵就应该都是一样的,不应该有高下善恶之别。但这显然与我们的一般经验相背。就此而言,“心即理”说在理论上的确是不够完善的。

当然,由于“心即理”说明确地标举出了心灵与理本体在能动性上的同质性,所以,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创见。 wTlzpLvuU4u6C41MshAC5Qgh01OpCfiMYMt7fb4yGREi1KtiHOmReKyA92u4HB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