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儿童曾有身体功能的缺陷,那么他原本正常的心理发展就会受到强烈的影响。他甚至会因此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功能的缺陷消失,当初的心理影响也依然存在。许多得过佝偻病的儿童,即使在痊愈之后也仍然保留着这个疾病留下的生理上痕迹:罗圈腿、行动笨拙、支气管炎、头部畸形、脊骨弯曲、膝盖肿大、关节无力、体态不良等。而这些儿童在患病期间形成的挫败感和悲观的人生态度也一并持续了下来。看到小伙伴们在行动时如此轻松熟练,他们就会感到一种压抑的自卑感。他们要么低估自己,甚至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很少努力获得进步;要么不顾身体上的缺陷,绝望地追赶那些比他们幸运的伙伴。很明显,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力来正确判断自己的处境。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天生的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如果儿童的错误是天生的,那么我们也不可能教育他或改善他。如果我们相信儿童性格是天生的,我们就不能够也不会做教育儿童的工作。同样,成人从自身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人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错误判断。成人不要期望儿童的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成熟的理智来行动,而是要意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经常犯错。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
俗话说,健康的灵魂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但情况不见得都是如此。健康的灵魂也完全能够寓于有缺陷的身体之中,只要这个儿童能够克服身体的缺陷,勇敢地面对生活。相反,健康的身体也会培养出不健康的灵魂,如果这个儿童遭遇了不幸事件,并由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误解的话,任何一个挫败,都会使他认为自己很无能。
有些儿童除了运动障碍外,还有语言障碍。儿童说话和走路的练习经常同时进行。不过,说话能力和行走能力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它们取决于儿童的教育和家庭环境。有些儿童本来不会出现说话困难,可是由于父母忽视了教育,他们便出现了说话障碍。一般来说,生理正常的儿童,到一定的年龄自然能学会说话。可是,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视觉极为发达的情况下,儿童说话会延迟。在另一些情况下,例如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总是在孩子开口之前就代替他们说出一切,也会阻碍孩子试图去表达自我。这样的孩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说话,他们甚至会被认为患有耳聋。这种孩子一旦学会说话,他们就乐于说话,并通常会成为能言善辩者,甚至演说家。作曲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到4岁时仍然不会说话,到了8岁时,也只能说很少的话。她非常古怪,也特别内向,喜欢待在厨房消磨时光。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人关注她。她的父亲是这样评价的:“令人诧异的是,这一如此明显的精神不协调,却是她那异常和谐的一生的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聋哑儿童应该获得特别的训练和教育,不管他的听觉存在多大的缺陷,他都应该得到最大可能的治疗和改善。因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完全耳聋的例子并不常见。罗斯托克的大卫·卡茨(Katz)教授就曾证明,他如何成功地把那些被认为是缺乏音乐听觉的人,引向了能够全面欣赏音乐及其他美妙声音的道路上。
通常,有些孩子的大部分功课都很好,但有某一门科目不尽如人意,这时他们的能力就会遭到怀疑。特别是当他们不擅长的是数学时,这种怀疑更会加深,甚至会有人怀疑他们存在智力障碍。儿童算术不好并非一定是智障,还有许多其他原因。他们可能曾经在学习某一课题时遇到困难丧失了信心,便不再在这方面下功夫。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家庭不懂计算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少数艺术家家庭。另外,还有可能是因为这样一种普遍的观点,即男孩比女孩更擅长数学。这种观点会使女孩对数学丧失信心。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女性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数学家和统计学专家。
我们把一个孩子是否会运用数学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数学是少数几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学科之一。数学是一种把我们周围混乱的世界用数字稳定下来的思想操作。具有强烈不安全感的人通常都在计算方面有一定的障碍。
其他同样能给人安全感的学科还有写作、绘画、体操、舞蹈等。写作就是把存在于内在意识的声音在纸上表述出来,从而给予写作者一种安全感;画家用线条和色彩把流逝的光学印象保留下来,从而获得安全感;体操和舞蹈能让练习者和谐地控制身体,从而给予他们安全感。也许这就是很多教育者热衷于体操的原因吧。
儿童在学习游泳方面有障碍是自卑感的一个明显表现。如果一个儿童很容易就学会了游泳,那么这也是他克服其他困难的一个好兆头。与此相反,一个学习游泳有障碍的儿童会对自己和他的游泳老师丧失信心。值得关注的是,许多最初学习游泳时有一定障碍的儿童,最终却成了游泳健将。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儿童对当初的困难过于敏感,耿耿于怀,而一旦学会了游泳,便受此激励,追求游泳方面的完善目标,于是便成为这方面的高手。
了解儿童与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孩子和他母亲的关系最为亲密,要不就是和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员建立这种亲密联系。每个儿童都有这种能力。如果一个儿童主要由他母亲抚养长大,却与家里的另一个成员关系亲密,那么就应该好好找一找其中的原因了。很明显,任何儿童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全部兴趣和注意力都放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因为母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儿童的兴趣和信任扩展到儿童的同伴那里。祖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常会溺爱儿童,因为老人常常担心自己老了没多大作用了,便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自卑感。于是他们要么吹毛求疵,要么心软和善。他们为了使自己在儿童眼里显得重要,从不拒绝他们的任何要求。通常,那些在祖父母家中被溺爱的儿童不愿意回家,因为在家里,他们受到的纪律和约束要相对多一些。回家之后,这些孩子会抱怨在家里没有在祖父母家里舒服。那些研究某一特定儿童生活风格的教育者,应该重视祖父母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儿童由佝偻病引起的行动笨拙(参见附录A个体心理学问卷问题2)没有得到改善,通常是因为他受到太多照顾而被宠坏了。母亲们要学习教育的智慧,即使孩子生病,需要特殊照顾,也不要扼杀了他们的独立性。
一个重要问题是,孩子是否制造了太多的麻烦(附录A个体心理学问卷问题3)。如果情况属实,我们可以肯定是因为母亲太过溺爱孩子了,她没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制造麻烦通常表现在睡觉、起床、吃饭或洗澡的时候,他们会做噩梦或者尿床。如果儿童表现出这些症状,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有问题。他不断制造麻烦,似乎是不停地寻找控制成人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惩罚是没有用的,他们还会制造更大的麻烦去刺激父母惩罚他们,让父母明白他们不惧怕惩罚。
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目前,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仍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人们用比纳-西蒙量表来测试智力,但是,结果并不可靠。其他的智力测试也同样如此。人的智力不是终生不变的。一般来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那些物质环境较好的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帮助,让孩子不仅获得较好的身体发展,而且还能获得较好的精神发展。那些精神发展顺利的儿童往往会被预定从事脑力劳动或较好的职业,那些精神发展较慢的儿童则会去做体力劳动或较差的职业。后者绝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家为那些学习较差的儿童开设了特殊的班级,让他们享受良好的成长环境。经过特殊培训后,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家庭贫困的儿童能够在较好的物质环境下生活,那么他们也完全能够取得相应的好成绩。
再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儿童是否会因为被取笑而灰心失望。一些孩子能够忍受别人的嘲笑,另一些孩子却可能会因此丧失勇气。他们回避困难,并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外在形象上,这就表明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一个儿童不断地和人争斗,并总是担心如果自己不主动进攻就会受到他人的攻击,那么由此就可以推断出他对环境充满敌意。这种儿童不愿意顺从,把顺从视为卑微的标志。他认为,对别人的问候予以礼貌地回应也是屈辱的行为,因此总是傲慢无礼。他从不抱怨,因为他把在人前抱怨看作一种低声下气的表现。他从不哭泣,甚至在本该哭泣的时候反而大笑,给人一种缺乏情感的冷酷印象。实际上,这恰恰证明了他的脆弱。每一个冷酷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脆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冷酷感兴趣的。这类儿童经常不修边幅,他们咬指甲,挖鼻孔,顽固不化。事实上,他们需要鼓励,也应该让他们明白,在他们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恐惧——害怕表现出脆弱。
第四个问题是,孩子是容易和人相处还是不善与人交往,或者是一个领导者还是追随者。这个问题和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关,即与他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或信心的多少有关,更与他控制别人的欲望大小有关。如果一个孩子自愿与人隔绝,这就表明他对与别人竞争没有足够的信心,表明他对卓越的追求过于强烈,以至于担心他在交往群体中无法起到主要的作用。喜欢收集物品的孩子通常想增强自己,超越别人。有这种兴趣的孩子比较危险,他们容易野心膨胀,贪婪无度。他们这种寻找外在支持的行为体现了内心的脆弱。一旦被人忽视,他们就容易偷盗,因为他们比一般儿童更渴望被关注。
第五个问题涉及儿童对学校的态度。我们应该注意他们上学是否磨蹭拖拉,上学时是否会情绪激动(这样的激动经常表现为拒绝上学)。在不同的情况下,儿童对学校的恐惧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旦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他们就会神经激动、紧张,还会因此心悸。有些儿童甚至还会表现出器官变化,如性的兴奋。有些儿童面对考试时总会极度紧张,因为考试分数就像终生的判决,学校会按照分数对他们进行分类,所以给学生打分数的做法并不应该提倡。
儿童是否愿意做家庭作业?忘记做家庭作业表明他有逃避责任的倾向。家庭作业做得不好和做作业时显得不耐烦,都是儿童用来躲避上学的手段,因为他们更愿意做其他的事情。
儿童是否真的懒惰?其实有些孩子并非真的懒惰,他们只是不想被视为无能。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完成任务,那么他宁愿被视为懒惰而不是无能或者没有天赋。一个懒惰的孩子一旦做好某件事情,他就会得到赞扬,并且听到“他如果不懒惰,就能做好许多事情”的评价。这种孩子对于此种说法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认为,他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那些缺乏勇气、精神不振和总是依赖别人、无法独立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些扰乱课堂教学以吸引别人注意和被宠坏的孩子也属于这种类型。
儿童对老师是什么态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孩子们会隐藏他们对老师的真实感情。
最难对付的是那些满不在乎、感觉冷漠以及消极被动的孩子。他们戴着一副假面具,事实上,他们非常在乎。这种孩子失去自我控制时常常会大发雷霆、暴跳如雷,严重时甚至会自杀。他们只做那些被要求和被命令去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害怕失败,缺乏勇气,并过高估计他人,所以他们同样需要鼓励。
我们会看到,那些想在体育运动方面大显身手的孩子,在其他领域也想一展风采,只是他们害怕失败罢了。那些阅读量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孩子,通常也缺乏勇气,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来增加力量。这样的儿童虽然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一旦面对现实就会恐惧不已。观察孩子偏爱哪种类型的书籍也非常重要,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很容易被色情图书吸引。不幸的是,这样的作品在每个大城市都有出售。强烈的性欲和对性经验的渴望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这一方面。为了平衡这种有害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手段:让孩子为将来成为一个好伴侣做好准备——进行早期性启蒙教育并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
第六个问题涉及家庭的健康情况,即家庭成员是否患有疾病,例如精神病、肺病、癫痫病等。家庭疾病也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知道家里有精神病患者。因为精神疾病会给整个家庭投上一层阴霾,人们迷信地认为,这种病症会遗传。其他的疾病如肺病和癌症也是如此。所有这些疾病都会对儿童的精神和心理产生可怕的影响。患有慢性病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负担,家庭中的慢性酒精中毒和犯罪倾向就像毒素一样,让孩子难以抵御。癫痫病患者经常容易激动、发怒,破坏家庭的和谐。所有疾病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梅毒。父母患梅毒的孩子多数非常虚弱,他们自己也身患梅毒,在应付生活问题的时候,常常遇到悲剧性的困难。有时,把小孩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转移出去会对他们更有好处,却经常很难为孩子找到合适的安置地方。
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会影响儿童对生活和未来的看法。与家庭物质条件较好的儿童相比,出身贫困的儿童会有一种匮乏不足的感觉。家庭富裕的孩子在家庭堕入困顿、失去了往日他所习惯的舒适时,也往往难以应付生活。如果祖父母的家庭物质条件比父母的优越,孩子所感受到的不安就更为强烈,就像彼得·根特(Peter Ghent)总是摆脱不掉这样的困惑:他的祖父权势显赫,而他的父亲一事无成。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通常都异常勤奋努力,这实际上也是在抗议父亲的懒惰。
初次遭遇死亡通常会给孩子带来震撼,让他们认识到生命也有终结,并让他们从此能够同情他人的不幸。很多医生之所以从医,是因为经历了一次可怕的死亡。但这种认识也会令他们灰心丧气,或至少令他们胆怯恐惧。孤儿或继子通常会把他们的不幸归咎于父母的死亡。这也表明死亡的阴影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尽量避免让孩子背上这种负担,因为他们还不能完全应付此事。
了解家庭由谁做主,对于认识儿童心理也非常重要。家庭通常都由父亲做主,也应该由父亲做主。如果家庭由母亲或继母做主,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父亲通常也得不到孩子的尊敬。如果一个男孩来自母亲做主的家庭,那么他通常会对女人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畏惧。这样的男人要么会回避女人,要么会让他们家里的女人(包括妻子)苦恼不已。
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对孩子的教育是过于严厉还是过于温和。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教育方法都是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的。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理解孩子,不断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或者严厉的教育会使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或溺爱的教育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来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自如地应对未来。如果孩子没有接受教育,那他怎么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呢?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试图回避所有的困难,使自己的生活范围越来越狭小。
我们还应该了解孩子的抚养者。这个人当然并不一定总是孩子的母亲。不过,即使不是母亲亲自抚养孩子,她们也应该熟悉管教孩子的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当然,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孩子的行为就不是受他人强迫和限制的结果,而是遵循了客观事实逻辑。
第七个问题涉及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这种地位对于孩子的性格发展也意义重大。独生子女的地位通常非常特殊,只有兄弟的独生女和只有姐妹的独生子的地位也都很特殊。
第八个问题涉及职业选择。这也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显示出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及他们的生活节奏。
白日梦(第九个问题)和对童年的记忆(第十个问题)一样富有意义。童年记忆是孩子整个生活风格的缩影。梦境也会显示出孩子的发展方向,显示他们是尝试解决问题,还是逃避问题。
如果孩子长到15岁还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那么他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治疗。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家庭成员的职业、兄弟姐妹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及父母婚姻状况。老师的任务就是审慎行事,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并利用问卷调查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矫正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