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卓越都是密切相关的。人之所以追求卓越,是因为他感到自卑,力图通过追求富有成就的目标来克服这种自卑感。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这种追求,或当它由于器官缺陷而加剧到使人无法承受的程度时,自卑感才会衍变成自卑情结,衍变成一种心理问题。自卑情结是指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促使人们去寻求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放大困难,消解勇气,从而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这里可以运用前一章那个患口吃的13岁男孩的案例来说明。这个男孩持续口吃,有一部分是因为他的灰心失望,而他的口吃反过来又强化了他的这种状态。这就造成了通常所说的神经性自卑情结的恶性循环。自卑情结压迫着男孩,他想把自己藏匿起来,不想与人交往。他甚至放弃了希望,想去自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口吃成了他生活模式的表达和延续,也使他成为周围人所关注的中心,这从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内心的困惑。
这个案例富有启发性,因为这个男孩生活的主体还是朝着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的。男孩制定的人生目标相当高远,他期望自己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总是在追求认可,追求声望,因此,他必须表现得友好和善,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但是,以防万一,他还必须为自己的失败找个情有可原的借口——口吃。尽管积极向上,但在这一阶段,男孩的判断力和勇气依然在遭受破坏。
当然,口吃只是这些丧失勇气的孩子所采取的众多手段之一。这些手段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像大自然赋予动物的利爪和锐角,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这些孩子认为,没有这些本不属于他们的手段,他们就无法应对生活。他们也不相信可以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来取得成功。不难看出,是他们的脆弱和绝望促使他们采取了这些手段。有些孩子不去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这表明他们不想告别自己的婴儿时期,不想告别那种没有任何烦恼的日子。这些大小便失禁的孩子中只有很少人的确患有大肠和膀胱的毛病。他们使用这些伎俩是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同情,尽管有时也会遭到同伴的嘲笑。因此,孩子诸如此类的行为不应该被看成某种生理疾病,而是他们自卑情结的外在流露,或者是他们追求卓越的病态或危险的表现。
我们可以想象,小男孩的口吃也许是从很小的心理问题发展而来的。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是家里的独子,母亲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后来弟弟出生了,而他也逐渐长大,于是家人对他的关注也逐渐减少,他表现的机会也在慢慢减少,因此,他便想出了新的花招——口吃,以吸引家里人的关注。因为他注意到,口吃时与他说话的人会观察和注意他的口型和吐字。因此,他通过口吃便把原本可能属于他弟弟的关注和时间争夺过来了。
他在学校的情况也如此类似。因为口吃,老师便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口吃便有了不寻常的意义: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他都因为口吃而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他像那些好学生一样,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喜爱,而这正是他极度渴望的。毋庸置疑,他是个好学生,不过,这个“好学生”的形象并不是他通过勤奋努力树立起来的。
虽然他通过口吃获得了老师的宽容,但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一旦这个男孩没有获得别人足够的关注,他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由于弟弟成了家庭的中心,他试图保持自己曾经拥有的关注度的努力就越来越艰难。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没能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别处。在家庭环境中,他的妈妈是他唯一重视的人物,他对其他人一概不感兴趣。
要对这种孩子进行治疗,首先应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天赋。我们要以同情的态度和他们相处,与他们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而不是用严厉的态度威吓他们。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利用这种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更好的成就。我们还必须使他们独立,运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的力量感到自信,并使他们相信,通过勤奋、毅力、练习和勇气,他们完全能够获得自己向往但尚未实现的一切。
在儿童教育中,对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评价是最严重的错误。这种评价对于情形的好转没有任何帮助,只会加重孩子的怯懦。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正如诗人维吉尔(Virgil)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一定不要认为贬损或羞辱能够有效地改变孩子,虽然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被嘲笑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假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案例来看看这种做法有多么无效。一个小男孩因为不会游泳而不断地遭到朋友的嘲笑。终于,他无法忍受跳入深水之中。人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他救上来。毫无疑问,这个男孩是个怯懦者,因为他害怕承认自己不会游泳。在面临失去尊严的危险时,他选择了铤而走险来克服怯懦。这也是大多数怯懦者的做法。但是他奋不顾身的一跳并没有克服他的怯懦,而是加强了他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
怯懦是一种破坏所有人与人关系的性格特征。怯懦带来了一种个人主义的、好斗的人生态度。一个怯懦的人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会为了赢得认可而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怯懦毁坏社会情感,却没有消除对别人意见的恐惧。一个懦夫总是担心被他人嘲笑、忽视或贬低。所以,他总是受别人的意见影响。他犹如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度里,并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
有这种性格的儿童常常会变成挑剔的人。他们不愿意赞扬别人,并且当别人被赞扬时,他们会心存不满。如果一个人寻求超越他人的方式不是建立自己的成就而是贬低他人,那么他就是怯懦者。一旦发现儿童有对他人产生敌意的苗头,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他们从这种敌意中解放出来。但是教育者不可能去矫正由这种敌意而滋生的不利的性格特征。正确的儿童教育方法是,指出他们的错误,向他们解释不应该期望不通过努力就赢得别人的尊重。教育者必须加强儿童相互之间的友好感情,教育他们即使别人因为做错了事而得分较低也不要蔑视他们。否则,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情结,丧失生活的勇气。
如果一个孩子被剥夺了对未来的信心,那么他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在对生活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要确保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即使丧失了勇气,也要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老师的天职,或者说是最神圣的职责,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获得成功。
儿童对自己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只是简单地询问,我们是不可能了解儿童对自己的真实评价的。不管问题设计得多么巧妙,我们也只会得到不确定和模糊的回答。一般来说,儿童的自我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自己举足轻重,另一种则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持后一种评价的孩子总是会听到身边的成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他们重复“你将一事无成!”或“你真蠢!”之类的话。
很多儿童都会被此类消极负面的责备深深刺伤。不过,也有少数儿童不会感到受伤,因为他们通常通过贬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来保护自己。
既然不能通过询问来了解儿童如何自我评价,那么我们只能去观察他们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他们面对问题时是自信果敢,还是优柔寡断。后者是缺乏信心和勇气最为常见的表现。我们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一点。有个孩子面对问题时,先是勇气十足,但他越接近问题,就越缩手缩脚,甚至止步不前,与问题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儿童有时被认为是懒惰的,有时则被认为是心不在焉的。这两种描述尽管不同,但其实质都是相同的。他们不像正常人那样集中精力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而是绞尽脑汁去逃避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成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些儿童缺乏能力和天赋。但是,如果了解事情的原委,并用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来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儿童缺乏的是自信、勇气,而不是能力和天赋。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只关注自我的个体是社会生活中的畸形人。有些过于追求卓越的儿童就属于这样的畸形人,他们从不顾及别人、敌视他人、反社会、贪婪无度、自私自利。
即使是在那些行为备受指责的儿童身上,我们也总能发现一种明显的人性特征。他们有时会感到一种人群的归属感,但是我们很难发现他们的社会情感,因为这些孩子的生活规划总是远离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但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总是存在的,它暗含或表现在一定的形式之中。自卑感揭露了这种关系的藏身之处,因此只要找出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就能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自卑感有无数种表现形式,眼神就是其中之一。眼睛并不仅仅用来接受和传递光线,它还是社会交流和理解的器官。一个人打量他人的方式就显示出他与人交往的倾向和亲密程度。因此,所有的心理学家和作家都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眼神。所有人都可以根据别人打量自己的方式来判断他对自己的看法,而人们也能够通过眼神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灵魂。尽管我们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或理解,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比较容易能根据一个人的眼神来判断他是否友善。
众所周知,那些不敢正视他人的儿童都心存疑虑。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品德败坏,也不意味着他们有什么不良的习惯。他们躲闪的眼神只不过是在表达他们不愿与他人发生亲密接触,表明他们想从伙伴中退缩出来,哪怕这种接触是短暂的。人与人之间靠近的距离也是类似眼神的一种信号。如果你召唤孩子过来,一般情况下,他会先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他想先判断一下情况如何,然后再在必要的时候接近你。孩子对亲密关系持有疑虑,这也许因为他对此有负面的体验,而他又以偏概全,把自己片面的认识普遍化,并滥用这种认识。同样有趣的是,对孩子来说,他所乐于亲近的人要远比他所宣称的最爱的人来得重要。
有些孩子走路昂首挺胸,而且声音坚定,无所畏惧,这都显示出他们无比的自信和勇气。而有些孩子则在别人与他说话的时候唯唯诺诺,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不能应付处境的胆怯和自卑。
在探讨自卑情结时,经常会有人持这种观点,即自卑情结是天生的。如果父母胆小怯懦,他们的孩子也可能胆小怯懦。那些在学校里郁郁寡欢的学生通常来自与人交往甚少或没有交往的家庭。这些情况自然会使人们首先联想到他们性格的遗传。但是,这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他在充满怯懦的环境中长大。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况且,一个人不能与别人建立交往关系,并不是由大脑或者器官的物理变化造成的。事实上,每个小孩无论他多么勇敢,我们都有办法让他丧失勇气,胆小怯懦,这也反驳了“自卑是与生俱来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来理解这种情况,至少在理论上理解。一个小男孩生来就有器官缺陷,曾一度身染疾病,并饱受病痛和身体虚弱的折磨。于是这个孩子开始沉溺于自我之中,认为周围世界都是冷漠和充满敌意的。一个虚弱的孩子必须依赖别人来减轻自己的生活负担,依赖别人全身心地照顾他。正是因为别人对他的照顾和保护,才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儿童在体型和力量上和成人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儿童又经常会听到成人说:“儿童应该被照顾,而不是被倾听。”所有这些印象都强化了儿童相对于成人的自卑感,促使儿童认为,他确实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他发现自己要比他人(成人)的身材更矮小,力量也更微弱,自然感到很不平衡。他越是强烈地感到自己矮小微弱,就越是努力追求比别人多,比别人强。他追求别人的认可又多了一份动力。但是,他并没有努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却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处事原则,“只为自己着想”。落落寡合的孩子就属于这一类。
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大多数体弱、残疾和丑陋的儿童都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通常表现为两种极端的行为方式。他们说话时,要么退缩胆怯,要么咄咄逼人。这两种表现从表面上看截然相反,实际上都出于相同的原因,都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认可。他们的社会情感很弱,因为他们对生活不抱希望,认为自己实际上没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或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社会情感用来服务于个人目的。他们希望成为领导者,英雄人物,备受世人瞩目。
如果一个儿童多年来一直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我们就不能期望只通过一次谈话就可以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例如,一个儿童两年来数学成绩一直很糟糕,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两周内把成绩给补上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成绩最终是能够补上去的。因此,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一个儿童开始取得了进步,可是后来又出现了反复,这时就需要向他解释清楚,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的解释可以让他安心,不至于丧失信心。我们一再强调,儿童的能力欠缺是因为他的总体人格走上了错误的发展道路,因为他偏离了常态、有欠缺、陷入了困难的境地。帮助这些有行为问题的儿童是能产生效果的,只要他们不存在天生的智力障碍。因为正常的、富有勇气的儿童能够弥补一切。
儿童能力欠缺,或表面上的愚蠢、笨拙、冷漠,并不能充分证明他是有智力障碍。弱智儿童大脑不正常,并且这种不正常造成了身体上的缺陷。有时,这些身体上的缺陷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但它们仍会在心理上留下痕迹。换句话说,曾受身体缺陷之苦的儿童,即使在他们体质强壮以后,也仍然表现得相当虚弱。
进一步来说,心理上的自卑感和以自我为中心,可能缘于身体缺陷,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例如,家长对孩子教育错误,或缺乏慈爱,或管教太严。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认为,生活就是一场苦难,因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由此产生的心理缺陷和由于身体缺陷引起的心理缺陷即使不是完全相同的,起码也是相似的。
可想而知,要治疗那些在无爱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将会困难重重。他们会以看待那些曾伤害过他的人的方式来看待我们,任何为促使他们上学而做出的努力,都会被理解为对他们的压制。他们总是感到被束缚,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反抗。他们对于自己的伙伴也没有正确的态度,因为他们对那些曾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充满嫉妒。
这些心怀怨恨的儿童通常会有一种破坏别人生活的性格特征。他们缺乏应对环境的勇气,因此,便试图通过欺凌弱小并陡然提高对弱小者的友善来补偿其无力感。只有当别人接受他们的控制时,他们的友好态度才会维持下去。许多孩子在这方面陷得太深,他们要么只与那些处境比较差的孩子交往,这正如有些成年人只与遭遇不幸的人交往一样;要么偏爱和那些比他们年幼、贫穷的孩子交往。这种类型的男孩有时还乐于与那些非常温柔、顺从的女孩交往,当然这不是因为异性的吸引力,同样是为了补偿自己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