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其风靡全球的过程本身也是全球化的体现。长期以来,中国被视为全球化的被动接受者,中国对全球化的最大影响是它在经历多次挣扎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选择再次主动拥抱全球化浪潮。回看20世纪初的头30年,中国无疑已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参与者。当时,上海已是国际一流大都市,蜂拥而至的国际旅行者数量并不输于伦敦、东京与巴黎,那些穿梭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革命活动家与企业商人的身影也相当普遍;翻看中国的一些著名大学,例如当时的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史档案就会发现,其教员留学的比例竟然远远高于当前的中国著名高校,其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也有一大部分是使用英文撰写的。
一般认为“全球化”进程有几个阶段,最近一次是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迅速成长。然而从更大的历史叙事角度看,19世纪中后期,中国被列强强行拉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这是中国与世界的第一次近距离相遇,而实际上这次相遇留下了很多悲伤的记忆,因此说“卷入”全球化,而非“参与”全球化,或许更加贴切。当时的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逼入全球化大潮之中,成为这个体系中被剥削与压榨的边缘者。然而,正是这个进程给了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机会,在审视陌生的外部世界时,中国发现自己必须从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真正实现救亡图存。中国的国际化进程由此开始,在碰撞中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902年梁启超先生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中国政府越来越开始从国家利益、权力政治与国际法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格局。这样,近代中国被卷入国际体系的第一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的国内改革与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以及改革立宪进程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全面脱离西方影响,“一边倒”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美很快成为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中美在朝鲜战场进行较量,美国对华实施全面禁运和制裁,中国则视美帝国主义为头号敌人。20世纪60年代,随着“极左”思潮泛滥,中国关闭了面向全球化的大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才主动做出重新加入国际社会、参与全球化的历史性转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第二次拥抱全球化,与鸦片战争以后的第一次卷入全球化不同,这一次是中国主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第二次拥抱全球化并不是接受“主权”“民族主义”这些近代以来已经内化的观念,而是致力于在现代国家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转型。与参与第一次全球化所做的努力相比,改革开放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是从成本收益角度核算而言对中国有利的决定。改革开放并不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存在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英美等国推出“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扩大海外市场;而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为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并塑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奠定了一定基础,为此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做出判断,整个时代的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的外交一直恪守“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塑造全球规则,而是在努力融入与学习。
表1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三次历史
从大历史角度看,全球化意味着世界秩序的一次又一次“扩容”。从15世纪的麦哲伦环球航行开始的全球化是一个仅仅局限于欧洲的1.0版本;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全球化开始整合西方世界,演进成为美欧跨大西洋共治的2.0版(英国霸权)与3.0版(美国霸权)全球化;随后,冷战分裂了世界又整合了世界,中国改革开放与跨太平洋合作的时代到来,形成全球化的4.0版。 从理论上看,大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四种不同的发展状态:Revolution(革命);Evolution(进化);Devolution(衰退)与Involution(内卷)。“革命式”的关系意味着一种激进的突变或中断。“进化式”发展则是指大国与世界形成命运共同体,当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危机时能够决定性地推进世界格局的进步与演化。正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扮演的角色一样。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衰退(Devolution),表现为历史上衰落的霸权国为了维护原有地位,发动预防性战争或实施扩张性战略。在衰退(Devolution)与进化(Evolution)的两端是内卷化(Involution)阶段,是一种转型期的状态。更准确地说,在经历冷战结束后的“历史终结”“单极时刻”后,今天的西方世界面临更多看不见的“敌人”,不仅来自非西方大国的竞争,更来自恐怖主义、金融动荡、难民危机、网络安全与经济萎靡等非传统安全领域。21世纪前半叶是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将发生深刻变革。与此同时,西方国内社会也在经历深刻变革,每一次西方国家选举中呼声最高的一个词语都是“change”(变革)。中国在变革,西方也在变革,全世界都在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