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全球价值链范式:新—新—新贸易理论?

自从两个世纪前David Ricardo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以来,从Heckscher-Ohlin到Samuelson的主流贸易理论,一直取决于三个经典假设: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技术规模报酬不变;

·同一个行业的生产者是同质的;

·各国仅从事最终品贸易——传统上称为“用葡萄牙生产的葡萄酒交换英国生产的布”,即每一种贸易品都是完全使用出口国的生产要素制成的。

第一个假设被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新思潮——“新贸易理论”所动摇。这一新学派以Krugman(1975,1980)为先驱,由Helpman和Krugman(1985)进一步扩展,主要特征是考虑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同时考虑用户偏好的多样性),从而奠定了在不完全竞争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这一理论为技术和资源相似的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行业内贸易提供了合理解释,而这种现象是不能用经典的比较优势概念来解释的。

理论分析框架的演进通常是由经验研究中新发现的事实与传统模型的预测结果之间的差距所推动的。正如“新贸易理论”紧随以Grubel和Lloyd(1975)为代表的对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而出现,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新经验证据推动了对生产者同质性(第二个经典假设)的重新考量。Bernard和Jensen(1995,1999)对企业微观数据细致的实证研究表明,任一给定行业内出口商和非出口商之间的生产效率存在极其明显的异质性。Melitz(2003)率先提出了对这些实证研究中所发现的企业异质性新经验证据的理论解释,推动了后来被称为“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该模型通过假设参与出口活动需要的固定成本,考虑了企业自主选择市场进入或退出的内生机制,从而为行业内的异质性企业共存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对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三波重构正在进行当中,全球价值链领域的文献基本都与这一重构相关。随着运输模式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生产过程现在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生产环节,每个环节对应某个特定的任务,如设计、零件采购、装配或分销。这些环节一般被跨境外包到能够最有效完成该任务的地点进行。所以,当前国际贸易文献关注的重点已不再像古典贸易理论那样(其依赖的第三个假设),仅考虑最终产品的跨国流动,而是关注各种生产活动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创造的附加值的跨国转移和流动。

全球价值链研究范式的主要特征是其思想起源的多样性。生产过程分节化的初始理论(Jones & Kierzkowski,1990)是建立在对中间品贸易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Feenstra & Hanson,1996b;Campa & Goldberg,1997;Yeats,1998)基础上的,并由此更精确地定义了全球价值链研究的关键概念,如生产活动的“分解”(Baldwin,2006)和“任务贸易”(Grossman & Rossi-Hansberg,2008a)。

与上述贸易理论的发展平行,全球价值链分析的方法论框架在社会学中也得到了发展。根据企业管理到产业组织理论等不同学术领域的交叉,社会学家们在对国家间价值分配结构和机制的综合研究中,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Gereffi,Humphrey,& Sturgeon,2005)。

相比之下,全球价值链的实证研究开展得较晚。早期基于企业经营数据进行的单个产品附加值分析(Dedrick,Kraemer,& Linden,2008;Xing & Detert,2010)随后被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的产业层面价值链分析所补充。利用多国投入产出数据库,可以构建各种全球价值链指标,如“增加值贸易”(Johnson & Noguera,2012)和“供应链长度”(Dietzenbacher,Romero,& Bosma,2005;Fally,2011)等。

整合不同全球价值链研究领域的关键性文献之一是Antràs和Helpman(2004),它在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中把“新贸易理论(规模递增)”和“新—新贸易理论(企业异质性)”相结合,而契约理论又可以和社会学家分析“全球价值链”的方法相联系。这一分析框架在Antràs和Chor(2013)的模型中被进一步扩展,并将投入产出经济学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上的新进展也包括在内。

图1-1 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的谱系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正如本书所展示的,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这种跨学科特征开辟了不同学科之间大规模合作研究的前景。全球价值链文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有些与政治和政策高度相关,包括

·工业化战略(全方位工业化与全球价值链驱动型工业化);

·就业问题(全球化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区域发展(通过国内生产关联的利益均沾效应);

·创新和技术溢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学习);

·经济危机(生产与贸易外部冲击的传播机制);

·供应链弹性(自然及人为灾害对供应链的影响);

·环境保护(碳足迹和全球治理);

·消费者保护(食品安全和认证);

·消除贫困(公平贸易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贸易制度(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贸易协定);

·国民经济核算(总贸易数据的统计偏差)。 RGuiNQJArFCq1pq4nyeIhDpMQ89lZfOITth4S55STtPYCQnKb/ajXzmnhtIxWL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