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持人语

周计武

在全球化、城市化的发展脉络中,现实中不断发生对空间正义和城市权利的诉求,亟须学术研究的关切。空间由社会生产,也同时生产着社会;其生产逻辑既关乎空间资源的生产、分配和再生产的方式,更关乎特定社会脉络下政治、经济、文化的象征结构和秩序。

本专题的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一问题。陆扬的《驱赶与迁移》详尽而细致地梳理了美国社会学家萨森(Saskia Sassen)如何从“驱赶”的逻辑反思当今全球化经济体制中内驱力的病因以及空间正义的问题。

阎嘉的《空间生产与全球化的资本逻辑》深度阐释了以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和哈维(David Harvey)的理论为代表的20世纪西方理论的“空间转向”。这两位重量级的理论家几乎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内部摒弃了西方传统固定不变的、物质性的物理空间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将空间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将空间问题理论化。作者认为,与列斐伏尔不同的是,哈维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和地理学介入空间问题的研究,他独创了“空间修复”这一概念,用以解释资本主义以及资本在全世界地理上的扩张和重构,指出这种修复是为了解决资本的过度积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造成的危机,从而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背后的“资本逻辑”。

刘怀玉的《城市马克思主义批判与中国实践》,从思想史的角度,既深刻反思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对城市问题的研究不足,又简要总结了城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能性、思想来源及其基本逻辑。作者指出,在城市马克思主义视野中,需要反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的局限性,突破、激活自己的概念逻辑问题域。基于这一批判视野,作者倡议在中国需要建设一种具有民族历史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空间,即尊重中国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参与城市建设的权利,处理好全球、城市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建设充满多元性、异质性、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格局与生活方式。

宋旭红的《被逐者史略:一种基于文学史的解读》以文学史为依托,从被逐者角度深入解析了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驱逐”本质,揭示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史意义。这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切入点。该文将空间正义理解为“在发生驱逐现象、处于特定时空条件之下,拥有特定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的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首要地位的价值观”,并依据空间中的行动者与空间正义的关系来界定驱逐者与被驱逐者。

袁梦倩的《〈我们家在康乐里〉的影像行动——空间抗争实践与都市更新的批判》从媒介文化研究的视角,以华语地区第一部关于都市更新与社会运动的纪录片为个案,聚焦该纪录片所形塑的社区空间经验以及抗争实践的过程与意义,分析围绕空间生产复杂的协商与冲突,探讨了当时台北都市更新话语与实践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作者敏锐而细腻地剖析了该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行动主义的实践,如何挑战都市更新的支配性话语,生产批判性的反话语,为弱势群体的城市权利与空间正义赋权,并呼吁新的都市想象与社会变革。该影像行动的意义在于为都市社会运动提供了一种另类的阐释框架。

在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之际,马克思对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依然言犹在耳:“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今日,在全球化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我们不再膜拜资本的神话和空间生产的力量,我们渴望在公共空间的舞台上展示音容笑貌,重塑不同阶层的城市权利与空间正义。 58xCLN7/JggGvsDQgvlqO8ccXt0GPK2IcqNVf7cRKczI3twL+LvgatGdL3TTxt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