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过程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过程。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而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了优质要素和广阔的需求市场。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演进和互动关系看,在工业化初期,主要是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而到了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牵引了工业化进程的推进。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快速地推进了工业化,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9~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6%,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总体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快速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总体而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总体上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演进规律。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工业化进程牵引作用明显。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创举,包括集聚现代产业发展要素的经济特区、产业园区、经济新区、特色小镇等各种实践,其中仅产业园区又划分为很多种类,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科技部和住建部的相关统计口径,我国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其他国家级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九种类型,而这九类中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园区开发的两个重要类型。另外,我国园区开发还有现代农业园区、物流园区、创意园区、科技园区等基于产业的细分类型,产业新城也是众多创举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虽然从严格角度界定,各类园区会有具体的差别,但本质上都是产业和区域的融合,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推进的集中载体。

产业新城的概念,源自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产业与城市发展不协调问题的反思和创新,源自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现实需求的把握和满足。在现实中,产业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时间上不同步”和“空间上无互动”的双重错位:一方面,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正常步伐;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制约了城镇承载功能的完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能良性互动就会造成产业因缺乏城市而孤岛化、城市因缺乏产业而空心化。产业新城试图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开发模式,针对上述错位问题,建设以产业为先导、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新型城区,通过“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城乡协调”实现产业要素成长和区域空间配置的科学协调。如果我们从直观上理解,可以从“产”“城”“新”三个关键字来诠释“产业新城”试图达到的理想模式:所谓“产”,就是产业发展,产业新城要求发展的产业应该是能够实现要素集聚、产业效率提升、促进就业增长、符合城市需求的产业。按照现代产业成长的路径和趋势,在建设产业新城中,可以有孵化创新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推进产业生态化绿色化改造等一系列实践和做法;所谓“城”,就是城市发展,产业新城期望发展的城市是满足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完善、人口集聚合理以及自然环境宜居等各项要求的城市,这要求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完备的城市市政、生活、住宅、商业、教育医疗和休闲娱乐等功能配套,满足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所谓“新”,就是创新发展,产业新城的开发模式是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实现“产”和“城”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方式,产业新城的“新”不仅体现在与传统园区的区别,而且意味着其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促进整体产业健康发展与城市科学发展的协同。

作为新城运动的一种创新模式,产业新城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但在实践中产业新城非常具有生命力,其内涵和外延在实践中也不断得到丰富发展。从现有的实践看,产业新城作为区域经济开放型发展的窗口和平台,改变了封闭式单一的政府直接开发模式,融入外部市场体系,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中效果比较突出。如河北省固安县等一度落后的农业地区,通过引入战略合作方共同建设产业新城的探索,为破解县域经济难题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产业新城发展模式所凝结的思路、做法和经验,对大多数产业结构封闭、初级化特征突出的县域经济体而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推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也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新城开发的摸索过程中,除了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作为第三方的国家资本和社会资本也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比如,华夏幸福借助在资本运作、产业孵化、招商引资方面的相对竞争优势,一方面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帮助其解决城市开发过程中的融资、招商、产业培育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将产业新城作为一个集规划、建设、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产品,纳入到城市开发的市场供给中,形成了具有创新价值的商业模式。另外,以中信集团、招商局集团为代表的国家资本,凭借自身的资本、行业资源、品牌等竞争优势,在产业新城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中更多体现了国家在城市发展与改革中的导向价值。新的开发主体的介入,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意义深远,在实践中产生的新的理念、模式、规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中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产生的新的问题,同时也将倒逼改革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但是产业新城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产业新城与其他产业园区的学术概念界定和现实开发模式究竟有何区别,产业新城和特色小镇有何关系,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理视角如何看待产业新城,这些都需要持续跟踪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首先要对现实问题及其进展把握清楚,这也就是我们编写《中国产业新城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的基本初衷。

这是第一本《中国产业新城发展研究报告》,我们期望通过连续编写《中国产业新城发展研究报告》,从而真实记录产业新城的发展足迹,研究产业新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总结产业新城发展的优秀实践,为产业新城问题研究提供相应的系统性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诚恳期望大家批评指正,以期未来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黄群慧
2018年8月 DVdiYvdYE9L0n9AUuwdugGvQwzwyJVElKO+gqBpmpg5EC7pkJ2K7AyKinLeP7P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