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农户经济的基本特征

要对农民的经济合作进行研究,首先要对农民特有的经济模式有所了解。城市,以及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工、商、服务业,通常将个人作为行动和计算单位,个人的经济行为具有相对完整、独立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也就是说,通过个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经济(工、商、服务业经济)的大致特征。而在农村,无法单凭个人的活动抽象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模式,因为农民是以家庭为经营和生活单位的,只有家庭-农户才具有较为完整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需要提醒读者注意,后文中大量出现的“小农”“小农经济”,乃指中国特色的、分散而小规模的农户及其经济模式,而非农民个体的某种经济特性。

本书的“农户”指以父母及其未分家的子女组成的农民家庭。在现代,此类家庭通常只有2~3代人。这与当今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即小家庭(核心家庭)是基本的生活、经营单位。

中国农户有多业经营的传统。多业经营不仅体现在家庭成员的具体分工方面,还体现在劳动周期的安排方面。历史上,所谓“男耕女织”,就是家庭成员在农业和副业之间的分工。这是由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单纯经营种植业收入过低,只有通过从事其他产业才能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后,人口持续增多,而耕地却由于城市和工业的扩张快速减少。在“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情况下,单纯经营农业连维持家庭温饱都有困难。恰逢东部地区经济崛起以及乡镇企业快速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受此吸引,欠发达农村地区的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赚取现金;家里的老人则留在家乡经营农业,并承担抚养孙辈的责任。因为家庭内部有两代人同时务农和务工,赚取两笔收入,农民才获得了相对体面的生存条件。正是依靠这种亦工 亦农的生计模式,中国的小农经济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其中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笔者再次强调,以个体农民的经济行为作为中国“三农”研究的基础,会产生严重的认知偏差,应该以农民的家庭-农户作为观察和分析的最小单位。

由于种植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一个农民完全有可能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专门从事农业,某些时候又专门从事农业以外的工、商、服务业。这样也有助于农户部分地弥补经营规模过小、农业收入过低的不足。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农户在劳动周期上的多业经营。

改革开放前,为了避免关乎国家安全的粮、棉、油生产受到冲击,多业经营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几亿农民大多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农业生产环节获得收入,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显著改善。

一个“标准的”农民,应该是居住在农村,并且一年中要有较长且固定的时间从事农业劳动。本书提到的“农业”,指的是以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产品的人类活动或社会生产部门,因此笔者使用的农业概念较为广义,包括传统种植业、微生物培养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户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产前阶段。农业的产前阶段在不同种类的产品中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种植业中,种苗、肥料、农药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如需自己育苗,也许还要购置塑料薄膜、育苗器械等。如果是大棚种植,还包括大棚等相关设施的建设,需要的物资和人力就更多,投入就更大。在养殖业中,种苗、饲料、药品的准备同样必不可少。此外,还有生产设施的搭建、修缮、清洁消毒等。

如果生产规模较大,产前阶段还须做好场地的租赁和整理、雇用工人、联系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等工作。

在现代社会,生产周期开始之前,通常还有收集市场信息、对产品前景进行预测的阶段。对个体经营的小农而言,通常缺乏收集和研究信息的能力和手段。即便有这样的门路,由此所产生的成本也是小规模生产所难以承受的。因此,在中国,多数农户会把这一步骤省略,导致产品上市后很容易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是产中阶段。种植业的产中阶段包括播种,以及反复多次的灌溉、施肥、除虫、除杂草等,最后才能迎来收获。现代农业对农民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检测土壤以便施用成分和分量最佳的肥料、种植一些新引进的作物品种、应对新的病虫害等,都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手段,这些条件是大多数小农不具备的。

养殖业的产中阶段包括喂饲、清除排泄物、病虫害防治、分栏(分池)、训练调教等。一般来说,养殖业受病虫害的影响更大。高品质的精细饲养、新品种的引进、繁殖等所需要的科技和管理水平远高于传统种植业和饲养业,虽然收入也更为丰厚,但个体经营的小农通常无力涉足。

除了要面对市场风险外,与工业相比,农业生产还要应对更多环境和气候的突变。比如,为了应对旱、涝,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但个体农户无力修建可发挥抗灾作用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即便是现有的设施,也往往因为农户过于分散、缺乏组织而无法协调使用或提供起码的维护。

三是产后阶段。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还要经过烘干、运输、储藏、加工、包装等环节,不过这因农民所提供的产品而异。但有一道“工序”是所有产业都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产品的销售,它是产后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农户在一个生产周期之中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产品能卖个好价钱,这也是下一个生产周期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一个地区某种产品的产出量太少,是不能吸引商人上门收购的,也不会形成专门的批发市场,这样就会极大地增加农民的人工、运输、交易成本。如果这个地区某种产品的产量足够大,吸引商贩到田间地头直接收购,农民是不是就能大赚其钱了呢?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相对于小农而言,握有现金的收购商是强势群体,鲜活农产品一旦耽误了上市时间,很可能变得一钱不值,所以收购商具有天然的优势,产品以什么价格收购,往往是他们说了算,农民虽然拥有货源,但不掌握定价权。为了能尽早卖出产品,不存在共同利益的独立农户还会相互压价,形成恶性竞争。除非这种产品恰好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所以在当今这个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时代,销售成为农民家庭经营中的大难题。单家独户的生产规模那么小,怎么才能收集农产品的供需信息、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呢?

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的农户经营规模很小,但他们获取收入的方式与单纯出卖劳力、技能、知识的劳动者有很大差别,反而与企业主的经营方式更为类似。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把自耕农(即中农)归类为“小资产阶级” 。从他们的资产状况和经营特性而言,是有道理的。劳动者进入一个企业或组织,完成一定工作量之后,就能取得相应的报酬,市场风险主要由经营者承担,因为特殊情况不能拿到工资,还有政府和社会的各种救助。而农民则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正如上文所介绍的,为使生产过程顺利,农户必须进行一系列前期投入。在产中阶段,农户不可能获得收入,还必须继续投入劳动力进行管理,以及花钱灌溉、施肥、施农药等。这个只有投入却没有收益的时间间隔有长有短,如果是种植果树、林木,至少需要数年的培植才能迎来第一次收获。收获前的劳动环节难以体现出价值,只是劳动和物质的单向投入。劳动价值只能体现在最终产品上,但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影响最终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一个本质区别。只有在产品完成销售之后,农民才能一次性获得现金收入。一般而言,生产周期越长,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越多。

故此,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农户当年“纯收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纯收入,因为还未减去来年所必须投入的各项生产成本,逐年计算也不一定符合特定产品的生长周期。而城市工薪阶层通常无须再支付生产成本,他们的“纯收入”可以完全用于消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收入。如果不了解农户经济的这个特点,像一般经济学研究那样,仅凭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很容易得出脱离实际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个阶段不可能单独存在,而是按照时间先后接续成一体的。只有上个周期的产后阶段顺利完成,下个周期的产前阶段才能正常开始,并根据各种生物的生长特性不断地循环往复。 3MFbQBnw2e978hxmKI+K8CrEJSDiBDh8dzkNiM9asmI5E8xQaE3Sg739Gw4I6s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