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沟通是人类生活的核心

“2011年4月,北京地铁10号线,开往劲松方向,你在读Ayn Rand的‘ The Fountainhead ’,我在读Tony Blair的自传。我们聊了几句,你在金台夕照站下车,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我想认识你。”

这是2011年4月的一个深夜,一个名为“10号线金台夕照”的博主发出的一条信息。在人类的生命旅途中,有多少不可挽留的回眸一望泯灭在岁月的长河中,但这个手持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在留恋的惆怅中便获得了偶遇邂逅的可能。他发向网络之海的询问迅速被网友转发达8400多条。99个小时之后,那本该在时光中远去的女孩含蓄地回应了。

今天,你与70亿同类中的任意一个他(她)距离究竟有多远?一个名为“六度空间”的理论给了我们超乎经验的答案。

《六度分隔》的作者邓肯·沃茨对“六度空间”的诠释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很少的中间人与其他任何一个人联系起来。所以我认识一个人,你认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又认识一个人。而且这样的联系链条只有像6个人这样少的中间环节。我们把它们叫作‘小世界网络’,这种网络的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第一个人类的社交网站,因此被命名为“六度空间”,曾经的百转千回,曾经的距离和场所消失了,轻轻一击,包括时间和金钱在内的所有交往成本全都变得可以忽略不计了。

今天,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总数已超过16亿,1/4的人奔忙在社交网站上,占有人们上网时间最多的社交网络,正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让人们拥有了同一个地球社交圈。

“如果你问现在的人们,什么东西对他们而言最重要。你会发现并非食物,而是沟通,因为沟通是个人生活、商业、教育、娱乐和一切的基础。沟通是人类生活的核心。”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曼纽尔·卡斯特尔说。

来自全球860个城市的7900万居民在豆瓣网上组成的兴趣小组达39万个,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有兴趣相投的人在各自的小组中结交朋友。从“手工达人”到“密集物体恐惧症”,各种各样共同趣味的人聚集成常态或奇特的种类繁多的“趣缘群落”。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150定律”提出者罗宾·邓巴认为:“这是一个‘物以类聚’的模式。英语中我们说,同样羽毛的鸟汇聚在一起,这意味着,如果你观察一个鸟群,它们都是同种鸟。天鹅、鸭子都是如此。”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弱连接”理论提出者马克·格兰诺维特说:“这些泛泛之交就是弱连接。他们往往是你认识世界的窗口。‘强连接’对于你获得精神支持很有用,但是‘强连接’没有办法给你带来新的观念、新的信息,这是‘弱连接’的功能。”

每一个在过往岁月具有社会经验的成人,在他曾经依存的村庄、都市寻找到与自己兴趣一致的伙伴,那将是怎样一件艰难而让人兴奋的事情。满足人们特定兴趣的资源,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是稀缺资源。今天不同了,院墙街道、山川大海甚至国界洲际都不再是我们的束缚。

在地球半径上充分联结的人们,不仅享受着兴趣伙伴的富足,还有人们构建终身的爱恋。

在全国人口不到6300万的英国,有超过900万人使用网络交友平台寻找爱情。

美国Match婚恋网站副总裁史蒂夫·卡特说:“在2003年,网络见面的比重约为6%,而1995年,比重只是零。2005年这个比重已经上升到了15%。”

在东方中国,婚姻和家庭是所有价值最重要的基石,是中华民族所有家庭和亲近人群的公共工程。

熟人社会中,每个求偶者的半径和途径都是局促和有限的,寻找情感和生活的伴侣,成为单身人群及其家人和亲友,乃至整个社会急切而困扰的持久课题。

今天,注册会员数量达到7500万的百合网,在2013年婚恋调查报告中已经显示,中国单身人士通过婚恋网站择偶的比例已经达到71.2%。

“婚恋是人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很自然也会受到互联网的改变和影响。特别是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可以说他们对于互联网的熟悉和依赖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当他们长大之后,很自然也会利用互联网来寻找自己的伴侣。”百合网首席执行官田范江说。

千百年来需要经过漫长而谨慎的交往,并由家人亲友一起审视参与才能确定的婚恋模式,正在被互联网带来的最广阔的资源、最便捷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迅速解构和颠覆。

沟通与分享也正以另一种隐秘化的方式在延伸。一款以明信片的形式袒露隐秘心事的应用软件“whisper”(耳语),短短几年内就在美国学生中拥有几百万用户,每月浏览量超过了25亿。无数的私密心迹在这个平台上悄悄而又汹涌地升腾着。

该网站首席执行官麦克分尔·海沃德坦言:“人们总是倾向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生活是十分积极向上的。而有些事情是他们不会愿意与人分享的。那些关于不安全感,关于寻求建议、感情问题,以及人类其他的感情,很少会在其他社交网站上表达。我喜欢“耳语”中一位女士说的——我在我的婚礼上与两个人跳了舞,一个是我嫁的人,另外一个是我希望嫁的人。”

互联网创造了可以交往、倾诉而没有危害的庞大人群,压抑了千百年的无限秘密,终于找到了安全的倾诉对象,而不再畏惧秘密泄露在熟人的环境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群体性孤独》作者雪莉·特克尔认为:“这让你有自由的感觉。我认为匿名的感觉,以及你想成为一个人,但(现实中)却不能。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另一个自我。”

“你可能是在驱逐物质世界中的自己,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你在网上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自我,你渴望成为这样的人,但那个人又是遥不可及的,那么这个人就会有心理问题。”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莫妮卡·惠蒂如是说。

人类在分享与互动中重塑自我、重获认同,而被重塑的,还有新一代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fTXKyLFLp7r0HY4H5qsXn/ABzA42GAm4YUEToBOwcFCcXXSt6mAJv+q0b5+JWl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